第370章分一杯羹 - 贞观开荒人 - 五谷丰登庆丰年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历史军事 > 贞观开荒人 >

第370章分一杯羹

“梧县胡县令之妻,贤良淑德,疏财行善,当岭南女子楷模,敕命‘乡君’!”圣上又道。

胡二郎呆住,还有?

“还不快叩谢圣恩!”福忠低声道。

“谢主隆恩!”胡二郎回过神,欢喜道。

在古代,各朝对高官的母亲或妻子加封,称诰命夫人。

一至五品官用宣命,叫诰命;六至九品用敕牒,叫敕命。

唐代官员母、妻诏封外命妇的规定是一品官妻、母为‘国夫人’、三品以上为‘郡夫人’、四品为‘郡君’、五品为‘县君’。

母亲与妻子的区别为封号上加一个“太”字。

‘县君’以下,还为四品勋官(流外官)的妻、母设置了‘乡君’封号。

“梧州有几所官学?”圣上心情好,多问了几句。

“回陛下,就州府一所官学。”胡二郎回道。

“整个州府才一所官学?县学、村学呢?”圣上很惊讶。

“回陛下,岭南偏远、蛮荒,地广人稀,汉俚杂居,时常为争夺资源发生纷争,互不往来。

去年梧县普及制粉条、榨茶油、养蜂,关系大为缓和,汉俚互动。

乡村中识字之人甚少,县衙贫困,衙役薪水俱无出处,无力办官学。

学生母亲开铺子挣的钱,十几年来全补贴父亲的县衙支出。

幸得福管事带学生做生意,胡家商队才起死回生!”胡二郎道。

“这般贫困?”圣上第一次听到岭南基层的声音。

“一年时间,梧县已大为改变,百姓生活渐渐富足,苏大人家几位郎君去年办了村学。

荒沟村、金风寨的孩子都去念书,除了四书五经、律学、书学,算学还学打算盘。

为增长见识,随商队一路游学,如今也抵达长安!”

“哦?荒沟村苏家,那不就是苏卿家?”圣上来了兴致。

“回陛下,正是!由苏二郎君与金风寨的阿黑带队。”

“他们在何处?竟从岭南走到长安,勇气可嘉!”圣上想看看岭南村学,想看看岭南孩子。

“回陛下,他们随苏二郎君去苏府,说是在长寿坊。”胡二郎道。

“徐直,去一趟苏府,把苏二郎、阿黑、那帮孩子召来瞧瞧,看看岭南孩子这趟游学咋样!”

圣上心中的自豪感油然而生,几千里之外,竟然有群孩子跋涉千里,一路求学到长安。

单是这份勇气和毅力就令人钦佩!

“是!”内侍徐直急忙去苏府宣圣上口谕。

“外祖,咱就住东堂吧!”苏时彦、苏辰彦劝秦方城。

苏仲彦让他们在东、西堂任意挑住所,秦方城不乐意,不想跟孩子们挤一堆。

看上苏步成给老太太留的北堂,朝向好,光照时间长,给老太太养老的单独居所。

“唉,你们不是说住老太太的房子么?原来都是诓我老头子的!”秦方城叹气。

当初为了哄他们到长安,这两个好外孙可是允诺住老太太的房子。

如今只能住东、西堂,心里那个堵。

“外祖,你也听仲彦说了,那是给祖母的!东、西堂也不差,比长寿坊祖母的宅子都大!”苏辰彦软声劝道。

“看看!你们就跟你阿耶一样,啥都信!一直被大房牵着鼻子走!

人家找个由头,不过是敲打你们二房,告诉你们,这是他们大房的府邸。

你们呀,还是年轻!这世上啊,除了亲兄弟,还指望谁会真心?”秦方城背着手训斥哥俩。

“外祖不喜欢苏府吗?”苏兆彦在身后冷不丁道。

秦方城打住话,转过身,只见小外孙直勾勾盯着他,似乎看穿他的心思。

“堂堂京兆府少尹府上,哪能不好?外祖不过一介草民,如此高攀,忐忑不安!”秦方城带着几分谄媚道。

这个小外孙是苏家的种,不好糊弄。

“外祖要是觉得不安,孙儿可为外祖赁一宅子,自由自在,清清静静,一人独享清净,可好?”

苏兆彦盯着秦方城,笑得意味深长。

“外祖就你们几个孙儿,不看着你们不放心,罢了罢了,就住东堂吧!”秦方城可不想离开苏府。

徐直来到苏府,里面闹哄哄的。

一帮橙色马甲的孩子打打闹闹的干活,看得人眼花缭乱。

苏府没有请奴仆,就苏步成一人,每日在衙门、工地用膳,多数时候在衙门当值。

回府时间少,还没空去牙行聘仆从。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