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1章想辙 - 贞观开荒人 - 五谷丰登庆丰年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历史军事 > 贞观开荒人 >

第461章想辙

“阿姐!快走啊!”小桃、阿棠穿着绯色裙衫,扎着双丫髻,粉嘟嘟、俏生生的两个小女娃。

催促苏樱上马车,去逛海市。

“你们去,阿姐有事!”苏樱捏了捏俩妹妹的小脸蛋。

“阿姐去哪儿?我们也去!”小桃见阿姐身着官袍。

“小桃乖,阿姐有重要的事儿,不能带你去!”苏樱哄着妹妹。

“可是阿姐不在,不好玩!”小桃失落,嘟着小嘴。

阿姐博学多识,懂好多好多,有她在,到哪儿都有乐趣。

“无妨,一起吧!”卢照时见小姑娘委屈的要掉金豆子。

“大人,不能惯着!”苏樱无力扶额。

“别人咱信不过,你们苏家,我是放心的!”卢照时上了马。

苏樱上马,把两个妹妹拉上来,阿棠控马。

在一队亲卫的护送下,朝着城南外某处奔去。

“走吧!”卢夫人崔氏带着老太太、杜氏、韦氏、杨春华、杨老汉两口子逛街。

杨家两妯娌与谢清韵、苏绿几人则带着孩子在不远处跟着,几名皂吏一路随行。

沿着海岸驰骋二三十里,在一个天然港湾里,有所造船厂。

几里外设了关卡,拦住闲杂人。

走进里面,这里自成一方天地,有造船工匠上千人、一支驻军、工匠、守军家属。

定期用大船送补给,家属们摆上小摊,缝补浆洗、做小吃食、代写书信、食肆、酒肆一应皆有。

颇为热闹,迷你小镇。

“大人!”守军将领急忙迎出来。

“嗯!”卢照时点点头,将缰绳扔给将领,带着苏樱径直走进造船厂。

造船厂就在海边,好几艘各式船只初具雏形,四周架满脚手架。

工匠们敲敲打打,加工木料的加工木料,安装的安装,很是忙碌。

已是十月中下旬,这些工匠们身着单衣,有的浸泡在海水里操作。

工匠们看到紫色官袍,便知刺史大人来了,默默看一眼,继续自己的活儿。

“福大人呢?”卢照时冲人群中张望,全是褐衣短衫,不见青绿色官袍。

“大人!”跟前的人转身,不是福忠是谁?

“你穿这身作甚?”卢照时唬一跳,“混在人堆中都找不见!”

“整天下海,官袍不经泡!”福忠叉着腰,举止粗鲁许多。

不似当初,冷森森坐那儿,不言不语,装神弄鬼的,挺唬人。

此刻的福忠壮实许多,晒得黑黑的,这身褐衣穿在身,活脱脱中年渔民汉子。

“小苏大人,又见面了!”福忠滋着大白牙,笑得和善。

“又见面了,福大人!”苏樱着实没想到会在这里见到福忠。

不是说升迁少府监掌冶署互市丞官,领海市监么?

苏樱以为会在泉州港见到,却不想在这里,还成了造船工匠!

“人我带来了,有啥你问!”卢照时道。

“多谢!”福忠冲卢照时拱手。

随即对苏樱大,“小苏大人,且随我来!”

来到船上,福忠带着苏樱参观,“这是我们新造的战船,海鹘船!”

这战船模仿海鸟建造,《武经总要》记载:

海鹘者,船型头低尾高,前大后小,船舷左右置浮板,形如鹘翼翅,以助其船,虽风涛涨天,无有倾侧。

唐代水师六种主力战船:楼船、艋艟、战舰、走舸、游艇及海鹘。

彼时,大运河上的转运船可载货一千石,远洋海船一般长二十丈,载六七百人,吃水量约二千石。

以风帆为动力,以日月星辰定方向。

来到楼船前,五层楼,高百余尺,六个拍杆。

小桃、阿棠仰着脑袋看这庞然大物,连连惊呼。

“此乃最大楼船,可容纳八百人!如何?”福忠骄傲地介绍。

这些都是自己的心血,就像妇人十月怀胎,福忠把它们当成自己的孩子。

“福大人厉害!”苏樱由衷赞美。

在没有铆焊技术、没有船钉的前提下,古人全靠榫卯技术把木板一块一块拼接起来,造出如此巨大的船只。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