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 七零小炮灰 - 泉友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历史军事 > 七零小炮灰 >

第126章

四月底,韩见晴找的女工已经做出来一批头花和发圈了。

要让韩见晴选,那当然是让这些女工去卖去摆摊合适,而且韩见晴也并不打算通过这批头花挣多少钱,只是现在出门摆摊的依旧是少数,那些女工也多半不愿意,韩见晴也没有强求。

因为厂子里的事早就走上了正轨,再加上还有一个勤奋又专心的习书瑾在,韩见晴索性在没课的时候自己出门摆摊去了。

韩见晴找了个人流量大的地方便支起了自己的摊子,她还专门挑了一个适合自己的,戴在自己头上,并编了发。

韩见晴站在那,亭亭玉立,再加上精致的编发和颜色靓丽的头花,顿时就吸引了不少人的注意。

但这是小摊子还是有部分人不敢靠近的。

还是韩见晴大大方方地招呼了一下,才有几个同行的女青年过来。

“你这头花怎么卖啊?”

韩见晴指了一下旁边稍微简单的头花,“这部分是一块钱一个,这边的是两块钱一个,发圈是一块钱三个!”

“这么贵?”一个穿着蓝色工装的女青年惊呼。

“同志,这可不贵,你看看别家有没有我这样的发圈和头花,我这里的头花都是专门设计的,而且还有专门的搭配,再说了,你的发质好,再做个编发配上头花,肯定好看,再说了,你本也这么好看,配上这些不是更好看?”

女青年悄悄扬起嘴角。

另外几个也挑着这些发圈,她们脸上的神情很兴奋,韩见晴知道这是他们觉得自己的发圈好看,对自己的发圈满意的意思。

这么想着,韩见晴便对着一个拿着发圈的姑娘说,“同志,你看一下这个发圈,这个发圈是藏蓝色和红色相见的,而且这些颜色都不是那种偏亮的,有种端庄的气质在。你的发质是偏细软一点的,那么就可以买这种头花,这个头花呢,是偏软一点的,当然这里也有不少颜色,你想要什么颜色,都可以在这里挑,这些头花也不算很贵,买不同颜色的,就可以搭配你各种颜色的衣服,同样的,在弄一下发型那么就会很好看。”

韩见晴说的那位女同志有点不好意思,她脸上浮上了一抹红霞,手里也更加专注的去挑选头花和发圈。

三人在一旁挑挑拣拣,很快就吸引到了不少年轻女孩一块过来挑选头花以及发圈。

小摊一旦开张就能吸引不少顾客,一直到卖完,韩见晴都没有停下手,只是等到最后的时候,她才看到自己的室友张秀莲和她的一个朋友。

张秀莲眼神里全是不屑,或者说是对这种小摊贩的看不起,韩见晴并没有搭理她,只是她的朋友在韩见晴的摊子上看到了剩下的那几个发圈,明显心动了。

她并不认识韩见晴,所以便拉着张秀莲一块到了韩见晴的摊子旁,“诶,同志,你这个发圈怎么卖呀?”

韩见晴不冷不淡,“发圈一块钱三个,头花,有一块钱一个的,也有两块钱一个的。”

这位同志被吓到了,“怎么这么贵?”

张秀莲也是鼻子一皱,“韩同学,你身为清华的学生,却来这里投机倒把你不嫌丢人吗?再说了,你这是违法犯罪!”

张秀莲的这声控告故意说得大声,这会儿很多路过的人都悄悄停下了脚步。

韩见晴还听到有个人小声说,“清大?这摆摊的是清大的?”

张秀莲本来这话一说出口就有点后悔,只是这会儿听到这人的疑问,顿时腰板就挺起来了,她可是根正苗红的好人,哪像这个学经济的,居然明摆着上来干投机倒把的事。

韩见晴听闻只是皱了皱眉,因为只剩下这几个发圈,她也没打算继续卖了,这会儿也只是慢慢的收拾东西,她轻轻的瞟了一眼张秀莲,语气不急不躁,

“难道张同学从来都不关心国家大事吗?去年底,国家就已经决定改革,改革中就有对于小摊贩的变革,如果你不知道,建议你好好的去看一下。”

张秀莲在他的朋友的注视下,脸上有点过不下去,于是便大声说,“好啊你,韩见晴,你自己投机到吧,身为一个大学生,出来摆摊也不怕丢了我们学校的脸,你们学你们专业真的容得下你这样的同学吗?”

韩见晴并不想与这种人继续纠缠,“如果你觉得我们学院不接受我这样的学生,你大可以去告我去举报,我只要你觉得你行。不过,我提醒你,先去好好研究一下国家的政策,不然你看到一个摆摊的就说人家投机倒把,倒真会丢了学校的脸,毕竟你可是中文专业的啊?”

说完,韩见晴就带着自己的东西走了。

只剩下张秀莲站在原地,气得五官扭曲,和她一起的那位朋友不禁问道,“这位同学也是咱们清大的吗?”

张秀莲这才反应过来自己身边有人,虽然刚刚韩见晴只是不咸不淡地说了几句话,但张秀莲总感觉自己地脸火辣辣的,这会儿既然别人问起了,她自然不会说韩见晴的好话了,能怎么刻意引导就怎么刻意引导,又是说韩见晴走资,一身上下跟个资本家女儿一样,又说她心底里肯定都是资本家,不然怎么会去学经济这样的专业?

“她还是学经济的呀,难怪她会出来摆摊呢!”

“那可不,像她这种人啊,要放在以前都该去吃牢饭。”

张秀莲的朋友对韩见晴并没有那么大的敌意,所以她也只是听听张秀莲的话而已。

另一边,韩见晴拿着自己的东西回学校。

到了晚上,张秀莲也回来了,两个人一个对视便是火星剧烈。

当然,更多的是张秀莲看不起韩见晴,韩见晴对于张秀莲则是不想搭理。

因为做好的头花和发圈还有不少,而韩见晴一开始去摆摊,也只是打发一下时间,因此,她还想再找几个能够去摆摊的人,只是这时候找人去摆摊并不实际,毕竟现在摆摊的人都是为了自己的生活,全都是想挣点钱补贴家用,不然一般人就不会出来摆摊。当然,韩见晴也想过批发这件事,只是头花发圈毕竟是一些小物件,批发并不是一个好的解决办法

但在还没找到合适的方法之前,韩见晴还是继续在自己空闲时间去摆摊。

不出意料地,几天后,学校里传了一波谣言,说是经济学院某位学生居然顶风作案去摆摊。

韩见晴第一反应是无所谓,因为这对她并没有什么影响,而且她对于这些早有预料,这件事最大的争议点无非就是身为清大的学生,居然学一些“下九流”出去摆摊。

可是现在国家正在改革的风潮中,总要有人走出第一步,现在外面摆摊的一般都是生活不好,急需摆摊来得到一些钱财来维持生活的人,上面并没有像韩见晴这样在青大的学生。

一时之间,韩见晴便在青大出了名。

甚至有人在校园报上写了篇文章来批判韩见晴这种做法

韩见晴知道这件事,还是室友刘小悠告诉她的。

对比刘小悠的担心,韩见晴则是胸有成竹。

因为这是刊登在校报上的,所以韩见晴也直接写了篇文章来发表自己对于改革,对于经济对于小摊贩的看法,并且以为金融系的学生而骄傲。

韩见晴在这片文章文章上引经据典,并且借用了总理的建设特色社会主义这个观点进行论述,包括政策以及百姓的生活来进行阐述。最后,韩见晴还以自己金融学的角度展望了今后市场的改变。

韩见晴本以为这件事就到此为止,没有想到清大的一位经济系教授在和其他老师的辩论上给韩见晴的见解进行了非常诚恳的恳定。除此之外,也有几位曾经留过洋的教授,包括一些国内文学的教授都对韩见晴的见解给予认可,因为有了这些教授的评价,再加上国家也在摸石头过河中,而且在这半年的改革进行中,改革的成效已已经短暂的展现了,所以国家也更加放得开手。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