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1章新式陆军 - 铁血山河志 - 李别一 - 武侠修真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武侠修真 > 铁血山河志 >

第441章新式陆军

安亲王爱新觉罗·岳乐,家族排行第四,人称四爷,因为支持顺治皇帝的汉化改革新政,受索尼、鳌拜等保守派排挤,被派往广东监督海禁。平南亲王尚可喜和广东布政使索图,出于稳固政权的需要,暗中支持曹继武的通海之策。这事早有人捅到了朝廷那里,如果不是因为经略使洪承畴的原因,京师保守派早炸锅了。

岳乐本人也是改革派,但是汉化改革和番化改革,毕竟是有本质区别的。当今汉人所谓的理念,岳乐熟悉。然而西洋人的理念,岳乐到了广东,还是第一次正面接触。

对未知领域的恐惧,这是人的本性。然而索图毕竟是岳乐的舅子,一家人相互拆台,只能给别人制造笑话。所以岳乐在布政使司,几乎终日不出,避免过于招摇。

京师老丈人索尼,要女婿岳乐严查对抗朝廷的不安分子。然而这帮人中,有经略使洪承畴,平南王尚可喜,靖南王耿继茂,布政使索图,按察使熊赐履,镶黄旗参将金日乐等等,满汉这么多显赫的人物,岳乐敢抓哪一个?

在舅子索图好茶好饭的伺候下,岳乐对广东实行的通海通商之策,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只是出于大清海疆安全的考虑,岳乐担心曹继武实力过大,会形成尾大不掉之势。再加上南洋离广东海路遥远,如果曹继武自立为王,大清也落不到任何好处。

岳乐的担心,也是索图的担心,但尚可喜却不这么认为。

尚可喜沙场老油条,脑子还是有点灵光的。撇去那些让人鸡血的道德大义,凡是有本事的人,内心深处,永远惺惺相惜。平南王尚可喜,明确告诉岳乐二人,曹继武心怀天下,志向远大,小小的南洋,根本留不住他。

但岳乐和索图作为满人,还是放不下心来。二人得不到尚可喜的支持,只得给武昌去函,征询洪承畴的意见。但一连大半年时间,洪承畴没有只言片语。

正当二人坐卧不安之时,忽然门卫飞奔而来:“曹继武回来了。”

二人闻言,立即起身,快马加鞭,赶往西水关码头。

曹继武率领大批商船,行程六千多里,横渡南洋,直临广东城下。金月生一见索图,立即攀下悬梯,上前打问讯。

看到了金月生,索图和岳乐悬着的心,总算放松下来。双方叙礼毕,索图立即命人帮助卸货。

大批商队的到来,广州城顿时鼎沸起来。一连二十多日,布政使司收取关税两百余万两,索图整日为钱发愁的浓云,顿时消散的无影无踪。

忙完贸易事务,二金立即觐见岳乐,将此次南洋的有功之人,尽数报给安亲王。海事本来不是清国的长项,然而三兄弟却填补了空缺。岳乐自然大喜,当即表示,立即返回京师报功。

金月生忙摆手制止:“王爷不必着急,我们还有一份大礼,要进献朝廷,目前还没有完成。还请王爷再留下几日。”

岳乐见金月生说的甚是神秘,非常奇怪:“什么大礼?”

索图捋须笑了:“西洋人玩意,据说可以吊打蒙古铁骑。”

蒙古人的铁骑,可是纵横全世界。索图的话,岳乐非常吃惊:“有这么厉害?!”

“当然。”金日乐神秘一笑,“目前大师兄正在亲自验收,七日之内,便可完成。到时王爷敬请瞧好。”

岳乐狐疑不定,索图举杯笑道:“暂且吃酒,到时你就知道了。”

岳乐仍然疑惑,举起酒杯,忽然停在了半空,两眼狐疑地盯着索图:“三哥确定,真能吊打蒙古人?”

如今大清帝国的最大威胁,便是北方的蒙古各部。由于蒙古各部的马匹,都比大清的要好,所以他们的骑兵力量,远胜大清国。

漠西维拉特部衰落,准格尔部渐渐崛起。漠北喀尔喀部,正在进击漠南。清海一带,和硕特汗国已经建立。三方无论哪一方出动,都会对陕甘构成巨大威胁。

漠东蒙古虽然和大清联姻,但位于北海附近的布里亚特部、乌珠穆沁部,和大清貌合神离。宣府一带的察哈尔部,虽然投降了大清,但暗中一直蠢蠢欲动,时刻可能威胁京师。

汉人士大夫们,早已跪下了。孔圣人的子孙孔衍植,早已把祖宗的名望,主动送了过来。名士孙之獬,献出了剃发易服,也好好孝敬了一把,把自己人狠狠地羞辱了一把。礼仪之邦,孔孟之乡,齐鲁大地,出的全是人才,对清国来说,真是块好地方。

一万万百姓,尽管不甘心,但也就那样了,跟着仁义道德的大旗,继续趴在士大夫的脚下。剩下的云南政权,对大清的影响,已经处于次要地位。

所以蒙古各部,已经成为大清帝国的头号威胁。毕竟当年的大元帝国,即便是脚下的广东,也是蒙古人的。明国抢了蒙古人的故地,如今还给人家,道理也是天经地义。所以清国能不能真正坐稳天下,还得看人家蒙古人答不答应。

“无论是对付东洋人,还是对付西洋人,曹继武全部大获全胜。这西洋人的兵器,陆战效果如何,索图没有亲眼见过。但他的西洋办法,必定提供了一个实验的机会。”

索图微微一笑,“如今咱大清的骑兵,赶不上人家蒙古人。马匹不济,这也是没办法的事。采用西洋人的办法,或许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至于对蒙古人凑不凑效,索图不敢打包票。你不必担心,稍待几日,便知如何。”

见索图心中有底,岳乐不再追问,便答应多留几日。众人端起酒杯,一饮而尽,彻夜尽欢。

自从瑞典国王古斯塔夫二世军事改革以来,欧洲各国,纷纷效仿瑞典军事制度。法兰西通过效仿,实力暴增,渐渐在欧洲大陆,开始崭露头角。就连以前没有陆军的英吉利,也开始效仿瑞典,组建了常备陆军部队。世界陆战形式,发生了巨大的变革。

德意志三十年战争,表面上是由天主教和新教引起的,实际是欧洲新旧势力之间的连年战争。战争为古斯塔夫二世的军事制度,提供了巨大的舞台。战争的结果,新教代表的新势力,大获全胜,确立了古斯塔夫二世,新型军事理念的地位。

然而军事理念,相当抽象,华夏暂时难以理解。战争的发生,也为各种新式武器,提供了试验场。新式武器看得见,也摸得着,要比军事理念具体实在。先从新式武器入手,引进理念,相对容易些。

古斯塔夫二世军事理念的精髓,集中炮火使用。具体形式,通过改革军事制度,组建专业化的炮兵部队,以及专业化的辎重兵部队。接下来的时代,火炮将取代冷兵,成为新一代战争之王。辎重兵将取代民夫,成为现代战争的物资保障。

下南洋之前,曹继武已经做了安排,留下路德维希、埃里克松等火炮专家,打造陆军专用野战火炮,以及西方新式四轮野战马车。

由于曹继武精通西学,这在古老的华夏,简直是一枝独秀,因此西洋人对摩西先生,相当尊重。所以,曹继武安排的任务,西洋人甚为上心。他们运用西洋最新的技术成果,打造最新式的陆军专用野战火器以及运输车辆。

经过一年多的辛苦铸造,路德维希、埃里克松、史密斯等人,终于完成了曹继武交代的任务:

一百二十门铁轮畜力野战火炮,两千杆改进型西班牙强盗枪,六百杆改进型西班牙斑鸠脚铳,两千张西洋滑齿组合十字弩,三千把西班牙劈刺剑,六十辆英式四轮野战马车,五万发各式枪弹,三万发各式炮弹,以及各型新式陆军配套装备。

为什么轻武器都是西班牙人的?

因为西班牙作为前任全球霸主,当年殖民地遍布全球,战场范围最广,战场形势也最为复杂,战争的持续时间也最长。所以经过长久实战考验的西班牙武器,战场各项效率最高。

既然如此,为什么如今的西班牙,却是屡战屡败呢?因为无论是海军,还是陆军,西班牙的军事理念,太过老套,已经跟不上时代了。

无错版本在69书吧读!6=9+书_吧首发本小说。

观念是人,对人和事物的认知体系,潜意识中指导人的行为。正确的观念,就是理念。手里明明拿的是火枪,却当烧火棍用,这不是找抽吗?

观念已经多次强调,太过难改。西班牙人转得太慢,海陆两面失败,在所难免。

目前欧洲最好的陆战理念在瑞典。而最好的海战理念,在荷兰和英吉利。荷兰舰船以中小型为主,擅长近海乱局战。英吉利舰船以大中型为主,擅长远海阵列战。所以欧洲各国,陆军学瑞典,海军学荷兰和英吉利。当然眼前的三兄弟,顺应的也是这个潮流。

而轻武器的战场效率,西班牙人最好。所以欧洲许多国家,摒弃西班牙老套的理念,而直接效仿他们的轻武器。

这些最新式的西洋陆军野战火器,足够装备一个专业炮兵团,两个火枪步兵团,一个辎重兵团。三兄弟亲自验收,大为满意。

其中陆战火炮包括十门十八磅攻城加农炮,射程十五里,由八匹马牵引,能够紧跟骑兵快速突进;

十门十二磅野战攻坚加农炮,射程十里,六匹马牵引;十门十二磅新式野战榴弹炮,射程八里,远距离打击障碍物之后的目标,六匹马牵引;中程加农炮和榴弹炮,各十五门,四匹马牵引;各式进程速射火炮六十门,两匹马牵引。

全部一百二十门火炮,皆是定装发射药,配备实心铁弹、蜂窝弹,爆裂弹,开花弹和硫磺开花弹。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