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谈武论道 - 铁血山河志 - 李别一 - 武侠修真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武侠修真 > 铁血山河志 >

第134章谈武论道

祁家庄一战,武松墓一战,鸣泉居三战,绝顶高手的化境,令三兄弟大开眼界。太极神功,三战连胜,众人纷纷向王征南庆贺。王征南连战三场,胸口有伤,不想喝酒,众人也不勉强。

黄宗羲一介书生,对武艺的了解,大多是表面的。因此对于王征南到底是如何胜的,黄宗羲一窍不通。

但最终王征南毕竟胜了,黄宗羲心里很高兴,于是赞道:“太极拳果然名不虚传。征南老兄,果然天下第一!”

众人也纷纷附和。王征南却直摇头,黄宗羲很是不解,忙问何故。

毛金星只戴了一只虎抓,根本没用全力。胜李世功也属侥幸,哪里敢称天下第一!王征南非常非常的谦虚。

黄宗羲不解:“但征南兄毕竟胜了,而且毛金星和李世功,也亲口承认了?”

“如果再战,老朽就扛不住了!”

王征南摇头苦叹,一脸的无奈。

拳怕少壮,王征南的功力,虽然比毛金星和李世功高上一筹,但王征南已过八十。而毛金星二人,三十刚出头,正值当打之年。若论阅历,王征南当仁不让。但若论起血气方刚,耐力持久,三大高手的轮番冲击,王征南是万万顶不住。

甲弑营成色不纯,一上来就节外生枝,扰乱了毛金星三人的心神。而毛金星三人,恪守江湖道义,没有采用石廷国的办法。所以王征南战胜,纯属侥幸。

王征南一通剖析,众人纷纷暗自惋惜:看来毛金星等人,真的和甲弑营的其他人,不应该踏上同一条船!

然而王征南毕竟靠着自己的实力取胜,所以王岳并不认为是侥幸,扯着嗓门嚷嚷道:“师父打死了三百人,又作何解?”

一人打三百人,太过匪夷所思。要不是亲眼所见,谁敢相信?二金、章祥瑞等人,也纷纷嚷嚷,要王征南解释解释。

这王征南和三百侍卫相比,就像虎与狼。狼虽然是一群,但比起虎来,却差远了。如果狼群不畏生死,团结一致,尚可与虎一战。然而狼群散乱之时,老虎却突然痛下杀手。以虎的迅捷和力量,狼群很难组群团结。

因此三百侍卫虽然是一群狼,但被王征南突然袭击。仓促之间,来不及结群,落败就在所难免了。

当日兰塘一战,王征南首先制住了头狼金日乐,接着连杀三十多人,剩下的侍卫,心态迅速崩溃,纷纷乱窜。这个时候,狼反而成了羊。即便是只年迈的老虎,要杀死几百只羊,那也是不费多大力气。

王征南不但是一只虎,而且是虎中之王。三百侍卫仅仅加上一个金日乐,自然不是对手。

对于王征南的解释,众人皆佩服的五体投地。

广智忽然问王征南:“三十多年前,贫僧记得,征南兄连续击败少林五大高手,尽显轻松自如。但今日一战,为何胜的如此狼狈?”

在场的众人,广智和黄宗羲年长,知道王征南的过往老底。其他人皆年少,即便是王岳和黄百家,对王征南的过往,了解也不多。所以广智一问,众人皆望着王征南,眼睛充满渴望。

王征南喝了一口茶,慢慢道来:

对于习武之人来说,而立至天命之间二十年,精力乃是鼎盛之时。阅历和功力最佳的结合,在于不惑和天命之间的十年。三十多年前,王征南不到五十岁,处于鼎盛之尾,功力阅历结合最佳的年龄段。

当时少林寺方丈月空大师的五大弟子,通明、通胜、通悟、通了、通圆当中,最大的通明,年龄才三十刚出头,处于鼎盛之初。但他的棍法,当时还没有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其他四个的武功,都和通明差上不少。

武当和少林,向来是武林两大泰斗。当年少林僧兵抗击倭寇,连连取得大胜,少林寺名望日隆。他们五个年轻气盛,听闻内家拳独树一帜,暗地里背着月空大师,偷偷跑上了武当山挑战。

但当年武当武功最高的铁袖道人,避而不见。他们于是跑来天台山,向王征南挑战。

铁袖道人,乃玄门高人,追求的是逍遥洒脱,无为顺天势。但当年的王征南,还没有那么高的修为。双方约定,在昙花亭决战。王征南轻松避过少林棍,以太极拳近战之威,很容易就打败了他们。

听了王征南的叙述,众人纷纷叹服。

忽然想起昨日的天台山道之战,金月生顿时嚷嚷道:“通圆我们见过,其他四个,后来怎么样了?”

当年昙花亭一战,是内家功法和外家功法的第一次明面交锋,意义重大。老大通明失败后大悟,从此不再好勇斗狠,精研佛法,深得月空喜爱,现为少林寺方丈;

老二通胜好胜,失败之后,一气之下改号一贯相争,直至数十年前,还与王征南争斗不休。后来清军入关,一贯相争投了军,再也没有找过王征南;

老三通悟和通明一样,也不再好勇斗狠,反而以武行医,武医并修。他不但医理高明,而且武学修为,成了五人之中最高的一个,如今改号至善菩提;

通了和通圆二人,被卢象升招了去,与王征南少有联系。

王征南讲到这里,李文章等人嚷嚷开了。通了和通圆,是天雄军的左右法师。后来卢象升战死,这二人不知所踪,原来他们是回了少林寺。

提到了少林寺,沈婷婷忽然奇怪地问道:“听说这少林寺,如今用的是俞大猷的功夫,是不是真的?”

王征南点点头,众人皆很吃惊。

堂堂武林泰斗少林寺,怎么会是俞家功夫呢?

少林寺数百年来,墨守成规,武功的招式,离具体实战,早已相去甚远。当年俞大猷进京赶考,路过少林寺,展示了俞家棍。当时的少林寺方丈小山禅师,决定打破常规,引进俞大猷的功夫,于是派了弟子月空跟随俞大猷从军。

但当时少林寺中,绝大多数和尚,都是榆木脑袋。他们顽固不化,死守祖师迂腐老套,竭力阻挠小山禅师的改革。后来月空大师,将俞家棍练得炉火纯青。而那帮榆木脑袋,竟然把月空当成数典忘祖的叛徒,阻止他返回少林寺。

月空一气之下,还俗投了边军。后来倭寇荡平,俞大猷奉命北上,再次路过少林寺,打得那帮榆木脑袋找不着北。俞大猷用真功夫,敲开了榆木脑袋,从此谁也不敢小瞧俞家棍。

没有了顽固势力阻挠,于是小山派人将月空找回,开始对少林功夫大加改良,去花哨重实用。从此之后,少林寺才又迅速崛起。

王征南连连感慨:“世事如斯年,不可追溯。如今的少林寺,请了河东神龙姬龙峰做总教,其实力更是远胜当年!”

金日乐忽然嚷嚷:“鸡龙峰是不是公鸡那个‘鸡’?”

广智、黄宗羲和王征南,闻言皆笑。

黄宗羲饱读诗书,知道典故,于是向金日乐解释:“姬龙峰是文王姬昌的‘姬’。此人名际可,典故出自《孟子》,‘於卫灵公,际可之士也’,意思就是以礼接遇;字龙峰,意思乃意象太行山,峻峰冲天之势如龙。”

金日乐叫嚷:“好家伙,你怎么知道的这么清楚?你一定认识他!”

无错版本在69书吧读!6=9+书_吧首发本小说。

黄宗羲点点头:“此人侠肝义胆,真英雄,真丈夫也!征南兄对此人,也甚为佩服。”

王征南点点头,向众人叙述姬龙峰的过往。

河东姬际可,年长王征南三岁,是王征南一生当中,唯一一位打心眼里佩服的人。他本是河东袖箭传人,从军跟随大同总兵麻贵。麻贵死后跟随熊廷弼,习得熊廷弼的枪法。从此姬龙峰开始精研枪法。

太行山纵势千里,群峰峭立,如龙冲天,姬龙峰以为意象,悟出枪招,号神龙枪法。凭借神龙枪,姬龙峰一生征战,几乎从无对手。后来熊廷弼被冤死,姬龙峰悲愤不已,欲进京杀魏忠贤。却被赋闲在家的孙承宗所阻。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