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章《她的秘密》(2)
1.退学我被学校退学了。
虽然学校坚持认为他们只是劝退,退学主要取决于我个人的决定。可从头到尾我什么决定也没做,就卷着铺盖被赶出了寝室。
我平日里也算个性情温和、乐于助人的人,同学吵架劝劝架,同学打架拉拉架……后来有同学告诫我,不要老是去把劝架的同学拉开,这样容易引起公愤。
关于退学,校方给出的理由是:上课时间,教唆其他同学破坏公共财物。
事实上,那是在一节我们完全不知所云的外语课堂上,我的同桌汪克稍稍发挥了一下想象力,从英语老师的皮肤颜色和嘴唇厚度联想到了nba球星乔丹,突发奇想地提出让我教他打篮球。
我这个人向来讲究效率,立马起身带着他到操场上,教他怎样用篮球“砸”篮框。汪克不知着了什么魔,一口气连丢带抛,连着扔了二十个球,无一入篮。
篮球架被砸得发出阵阵“哐啷哐啷”的声音,不知道的人还以为我们在这里打铁。
汪克一气愤,用力把篮球一扔。
这一次,他的精准度让我想到了王义夫——篮球正中操场角落里停着的一辆本田轿车的引擎盖。
“咣——”引擎盖立刻凹下去一块。汪克不慌不忙地分析道:“听这声音,明显这车用的钢材还不如没篮球架的。”
我说:“你不去当铁匠真是浪费了。”
我俩公然旷课的行为让英语老师有点挂不住面子,他向校长施压要求处分违纪份子。
其实最主要的原因,是汪克砸的那辆车,车主就是他。
一位肤色怎么看也像教体育而不是教英文的教师,能长期占着这个职位,想必上头有人。
迫于压力,校长在几天后的早操前公布了处分结果。我被劝退,校长当着全校师生的面狠狠地“劝”了我一通,让我成为了炮灰。汪克虽然砸了老师的车,但校长认为老师将操场作为停车场也是不对的。双方都有责任,所以只对汪克记过处分。
在这件事上我的确犯了错,错在没有事先弄清楚校长和汪克的父子关系。
我成为了校长丢卒保帅这步妙棋的牺牲品。
离校当日,我受到了热烈的欢送,不明真相的一小撮同学都以为是我自己毅然决定退学的。
自动退学这样的事情,就好比在马路上见义勇为,大家都想做却没胆做,一旦有人做了,大伙都觉得你是个人物。
自认为了解我的几个同学私下议论着:这小子的办事效率真不是吹的。
更让我吃惊的是,我竟收到了进入该校以来的第一份礼物。
一个眼中充满着无限崇敬神色的男同学,将一件红色的外套塞给了我。回家一看,这衣服的尺码压根儿就是童装级的,没法穿。
若干年后,我逛街时发现这件衣服的牌子原来叫美特斯邦威,海报上的广告语这样写道:不走寻常路。
好友汪克心怀愧疚,过来拍拍我的肩膀,递给我一物,说:“这是我十岁的生日礼物,据说还值几个钱。反正我对它也没兴趣,既然他们不让你拍球,那你就回去拍拍照吧!”
从此,我有了一件可以打发无聊时光的单反相机。
一定程度上来讲,这架价格不菲的相机,让我挽回了些许退学的难过和失落。
2.偷窥
从寝室搬出来以后,我才体会到群居的好处和独居的艰难——光房租就是很大一笔开销,大到我都没钱吃饭了。我终于明白为什么独行的野生老虎会那么少了。
不得已,我只能变卖手头仅有的值钱物品。我平时兴趣爱好不多,收集古董旧币算一个,好不容易找到一套廉价的一居室,我用几枚和这房子一样年纪的钱币代替了房租,顺利入住。
赋闲家中的我,除了逛逛网上的论坛之外,弄清楚这台单反相机的功能就成为这段时间里我的唯一消遣了。
论坛里总会有些奇奇怪怪的新闻,我也喜欢研究稀奇古怪的事情,在找相机使用教程的时候总会被一些新闻所吸引。
有两则与照相机有关的新闻非常劲爆,分别是香港艳照门事件和陕西假虎照事件。有意思的是,两个事件的主角都在竭力否认,拍了艳照的死活不承认照片里是自己,没拍到老虎的一口咬定照片是亲手拍摄。
到头来事实胜于雄辩,两个爱吹牛的主角最终丑事败露,一个丢了工作,一个丢了自由。
由此看来,社会已经变了,变得就像现在女人的胸部,只要当事人抱着“打死我也不说”的大无畏革命精神,旁人是无法分辨真假的——除非硅胶自己掉出来。
另外,我还比较关注另一个叫做“探寻上海滩价值千万宝藏”的帖子。
帖子里说,在十年动乱时期的上海,有人在市区某处藏下了一件价值千万的宝藏,之后的半个世纪里,藏宝之人不知所踪,而最近却不知从何处流出了一张藏宝图。发贴之人自称掌握了这张藏宝图,但无力独自破解此图,所以发贴希望有人能够帮忙解开藏宝图上的秘密。发贴人承诺,提供线索者定会有不菲的报酬。
帖子最下面是那张发帖人所说的藏宝图,和那些传说中的藏宝图不同,这张图上仅仅是一局杀到中盘的围棋。
帖子发了一个月,人气依然不减,因为涉及到了群众喜闻乐见的东西——钱,所以论坛上有不少人就像买彩票一样,胡诌几句权当为发帖人出谋划策,万一瞎猫碰到死耗子,也能小富一笔。但这群投机分子里始终未能有人解开玄机。
尽管我对宝藏也颇有兴趣,可比起这盘我一窍不通的围棋,单反相机的使用方法还是浅显易懂些。
在论坛里查了点基本的操作技巧,什么光圈啊、快门啊、焦距啊……统统有所了解后,我决定拍拍外景。
我把镜头对准了窗外,那里是一幢新建成的高档酒店式公寓,公寓楼楼层不高,可自从它建成以来,我就再也没在这个窗前见过太阳公公了。
公寓楼造得很欧式,灰色的外墙上开着一扇扇大幅的落地窗,窗的周围还有漂亮的浮雕。
虽然我家住得不算高,但在长焦镜头之下,仍有不少房间一览无遗。
那些没拉窗帘的房间都成了我的摄影对象,浑然不觉的房主们更是绝佳的素材。
肥胖的中年妇女在跑步机上挥汗如雨;一对恩爱的小夫妻在家招待着来访的朋友们……尽管都是些再平常不过的事,但从镜头里看见这些,还是觉得很新奇。
我热衷于记录他们的日常生活,从每个人所做的事中分析他们的性格特点。
例如:小夫妻在客人走后,彼此之间形同陌路,一个睡床,一个睡沙发,大有老死不相往来之势。有时邻居跑步机的噪音,会不可思议地引起他俩的内战,原因是他们总是让对方去和邻居交涉。但当朋友的敲门声响起,两人立马勾肩搂腰,亲昵无比。
我不由为他们的演技所折服,要不是手里端着相机,一定会起身热烈鼓掌。
为了配合这样精彩的节目,我有时也会收听自己楼上邻居主播的中年夫妻档吵架电台。在视听混合效果的震撼下,我对现代婚姻的看法有所改变,我认为结婚其实是对人的口才、智力、体力以及意志力的综合考验,难怪人们总说结了婚的人会更成熟。
我在不断窥探他人的生活中无法自拔,就像一周等一集的美剧追随者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