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清收方案 - 行长驾到 - 林外秀木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都市言情 > 行长驾到 >

第55章清收方案

“现在总行天天要报告,这个事已经不是六合市分行的事了,省行主要领导已经急眼了,严令在短时间内控制住局面,绝不能让系统性风险发生在三才省分行,这既是对省行负责,也是对刚到咱们六合市分行的武行长负责,我们应该从大局考虑问题,这种时候,不要计较个人得失了。”郭卫华看出杜磊石在搅局,于是冠冕堂皇地拉出省行大旗,又示好武勇,争取同盟。“我赞成郭行的意见,这个时候是考验意志品质的关键时刻,不能因为个人利益患得患失,应该举全行之力,打好清收、压降贷记卡不良透支攻坚战。符合政策制度要求的,可以充分调查研究,转换成贷款户,沙子里捡金粒儿,也是拓展业务的一个渠道。还能有效压降贷记卡透支总额度。”李俊表面上是站在郭卫华的阵营,其实是在向武勇示好,表明自己坚决支持新一届班子、支持武勇这个班长。快速、有效解决贷记卡不良透支危机,是武勇乃至整个六合市分行班子的头等大事。大是大非面前要立场坚定、观点鲜明。

杜磊石在一旁显得有些着急。一个说“从大局考虑问题”,一个赞成,自己再不表态,就成了那个“计较个人得失”的人了。可这赞成是要付出代价的,把贷记卡透支用于生产经营的客户。转换成个贷或者经营性贷款,同样带着风险。如果是正常客户,怎么会透支经营呢?贷记卡利息可是日息万分之五啊,那得多大的收益能够覆盖这个资金成本啊?

“我也赞成强力压降贷记卡透支总额和不良透支余额,顾行,是不是让陆祎他们先动手清一下,视卡部清收、压降情况再研究下步打算?”

武勇迅速把几人分分类,琢磨着各自的心态和清收、压降不良透支的决心。

赵富是前任分管银行卡业务的,出问题的贷记卡大部分都是他分管期间发放出去的。赵富任南城支行行长时,郭卫华的儿子在南城支行工作。郭卫华接着赵富分管银行卡业务,半年后是杜磊石分管直到现在。于公于私,郭卫华都是希望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

李俊显然是在靠拢自己,既给了郭卫华面子,又表明了自己立场,是个干事的人。

杜磊石显示是对客户转换有顾虑,也不赞成逐级压降额度。他只是个擦屁股的,干不干净跟他关系都不大。最大的心思显然是担心审批人换成自己,要承担一定的责任。

观点、立场已经明确,暗牌打成了明牌,需要他这个班长拿主意了。

“陆祎啊,你的想法倒是好的,逐级压降,从5万压到3万,再从3万压到1万,直到清除,主意是好的,可你想过没有,在这个压降的过程中,后续的工作人员包括审查审批人员,要承担多大的责任啊?”既然亮出牌面打,就把各自的小心思摆在桌面上。责任谁都不想担,人之常情。班子层面要是讨论这个,不免落了下乘。就让中层发表意见吧。

“顾行,我是这么想的。解决事情是根本,即使不采取任何措施,任何发展,最终全部形成不良,省行也不会追究现有工作人员的责任,但是如果那样,现有的这些工作人员,哪位领导还敢用啊?关键时刻,不敢作为、不能作为,只打自己的小九九,临阵当了逃兵,这样的干部职工,留着有什么用?”陆祎耳听各路大神斗法,心头火起。只是一个小小的负责人,刚刚上任一天,能说些什么?只能是从自身和下属角度出发,把观点亮出来。

武勇心中暗乐,小小年纪,指鸡骂狗旁敲侧击的本事还不小!不错,说出了自己的心里话。

几位领导面上尴尬,又不好发作。这时候要是惹毛了这小子,甩手不干了,还得开会选人,算了,也真是没有合适的人选啊。况且陆祎说的也有道理,虽然顾万洲走了,赵富退了,但是如果自己这届班子对这事听之任之,难免让同仁蔑视,让上级临领导轻视。

“陆祎啊,问题是一定要解决的,但也不能蛮干啊!怎么,你一上来就大力压降、清收,要是换手后的贷记卡最后剩下点疑难杂症,怎么解决?总不能再处理一批干部吧?”武勇生性爽快,不想再让各位说半句咽半句地零揪,干脆,能想到的都替大家搬出来,共同想想办法。

“武行,我昨晚起草了一个清收方案,今儿一早就来开会,还没来得及请示杜行长。”

“先拿来看看。”武勇大手一挥,让陆祎把报告拿过来。陆祎站起身在文件袋里拽了一把,拿着厚厚一摞打印纸走过去。

“嗯?这么厚?”武勇很是诧异,一晚上能整出多少页清收方案?

陆祎呈给武勇一份方案,顺势按班子排名顺序,郭卫华、李俊、杜磊石各递交了一份。自己拿着剩下的一份坐回座位。

几位领导低头看方案,武勇扫了眼陆祎,行!这个人没选错,起码的规矩还是懂的。做事也算干净利落,考虑问题也算周全。这份资料加上要起早来行里复印,一宿应该是没睡多长时间。

他哪里知道,陆祎这一宿根本就没睡。先是冲了两遍冷水澡,把酒意逼出去,再敲着键盘想方向定策略,一宿也是紧忙活啊。

还得早早赶到分行,趁打字员打扫卫生的时候,打印、复印、装订,一套活儿刚忙活完,开会了。

渴了。陆祎端起沙发扶手上的茶杯,喝了几口。不解渴,现在的陆祎,只是习惯于饮料、矿泉水,对于茶还是一窍不通,品不出个所以然。

“几位,你们看这个方案怎么样?”武勇率先合上资料,双手紧紧按在那几张纸上,难道还怕被风吹走了?

“我看行。”郭卫华只说了三个字。言简意赅,对这个方案表示认同。

“可行性很强,可以落实。”李俊说了九个字,既肯定了方案,又推进了行动。

无错版本在69书吧读!6=9+书_吧首发本小说。

“省行能同意么?”杜磊石这六个字惹怒了武勇。

“省行咋地?不同意他们来清收!”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