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5章造酒说
“杜康晚了些,一种说法叫酒之所兴,肇自上皇,成于仪狄。也就是说自上古三皇五帝就有各种各样的造酒方法流行民间,是仪狄归纳总结猜流传后世。”“这仪狄是干什么的?还真是第一次听说。”
“相传仪狄生活在夏禹时期。公元前二世纪史书《吕氏春秋》上也写‘仪狄作酒’。一般的老百姓是不能进行总结推广工作的,有书认为仪狄是司掌造酒的官员。有书记载,仪狄作酒之后,禹曾经绝旨酒而疏仪狄,也证明仪狄是很接近禹的官员。”
“呵呵呵,来,喝点,你看,自古就有官近酒。”
“哈哈哈,喝。”
“酒美,但也得适度。《战国策》记载,‘昔者,帝女令仪狄作酒而美,进之禹,禹饮而甘之,遂疏仪狄,绝旨酒,日:`'后世必有以酒亡其国者。’当时禹是夏朝帝王。”
这段记载大体情况是这样的,夏禹的女人,令仪狄去监造酿酒,仪狄经过一番努力,做出来的酒味道很好,于是奉献给夏禹品尝。夏禹喝了之后,觉得的确很美好。可是“圣明之君”夏禹,不仅没有奖励造酒有功的仪狄,反而从此疏远了他,对他不仅不再信任和重用了,反而从此和美酒绝了缘。还说后世一定会有因为饮酒无度而误国的君王。
这段记载流传于世的后果是人们对夏禹倍加尊崇,推他为廉洁开明的君主;禹恶旨酒却使仪狄的形象成了专事诌媚进奉的小人,真是世事难料。
仪狄是什么时代的人呢?比起杜康来,古籍中的记载要一致些,例如《世本》、《吕氏春秋》、《战国策》中都认为他是夏禹时代的人。
他到底是从事司酒造业的“工匠”,还是夏禹手下的臣属?他生于何地、葬于何处?都没有确凿的史料可考。
“史籍中多处有仪狄‘作酒而美、始作酒醪’的记载,似乎仪狄就是制酒始祖。其实还有一种说法叫‘仪狄作酒醪,杜康作秫酒’,这里并无时代先后之分,似乎是讲他们做的是不同的酒。”
“醪”是糯米经过发酵而成,性温软,其味甜,多产于江浙一带。现在的不少家庭中,仍自制醪糟儿。醪糟儿洁白细腻,稠状的糟糊可当主食,上面的清亮汁液颇近于酒。
“秫”是高梁的别称。杜康作秫酒,是说杜康使用高梁为原料造酒。如果硬要把仪狄或杜康确定为酒的创始人,只能说仪狄是黄酒创始人,而杜康则是高梁酒创始人。
刘跃明兴之所至,连喝两口酒,抓起一把开心果,大谈造酒说。
魏武帝“何以解忧,惟有杜康”之后,世人大多认为酒就是杜康所创。还有一种说法是杜康“有饭不尽,委之空桑,郁结成味,久蓄气芳,本出于代,不由奇方。”就是说杜康把没吃完的剩饭,放置在桑园的树洞里,剩饭在洞中发酵后,有芳香的气味传出。这就是酒的作法,并无什么奇异的办法。
由生活中的偶尔机会作契机,启发创造发明灵感,这很合乎发明创造的规律,这段记载流传后世,杜康就成了很能够留心周围的小事,并能及时启动创作灵感的大发明家了。
历史上确有杜康其人。古籍中如《世本》、《吕氏春秋》、《战国策》、《说文解字》等书,对杜康都有过记载自不必说。清乾隆十九年重修的《白水县志》中,对杜康也有过较详的记载。白水县,系“古雍州之城,周末为彭戏,春秋为彭衙”,“汉景帝建粟邑衙县”,“唐建白水县于今治”,可谓历史悠久了。
白水因“四大贤人”遗址蜚声中外,一是相传为黄帝的史官、创造文字的仓颉,出生于本县阳武村;一是死后被封为彭衙土神的雷祥,生前善制瓷器;一是造纸术发明者东汉人蔡伦,不知缘何在此地留有坟墓;此外就是相传为酿酒鼻祖杜康的遗址了。
一个黄土高原上的小小县城,一下子拥有仓颉、雷祥、蔡伦、杜康这四大贤人的遗址,显赫程度不言而喻了。
“你去过没?”
“没去过。我跟总行卡部说过,再去那边检查,抽调我过去,咱们喝的是酒,品的是文化。”
“好,上境界了,来,干一杯。”
“干一杯。”
这世上的事情,说一说听一听就算了,认真不得,如果杜康是造酒鼻祖,那么“尧酒千钟”,喝的是什么?如果是酒,那么又是什么人创造的呢?终究,杜姓到杜康,已经是禹之后很久的事情了,怎么能把酒运输到上古时期?
陆祎给刘跃明满了一杯酒,“刘科长,上古、远古的事情,我看的少,以后得加强点多学学了。不过现代的各类书籍啊、研讨啊,我但是经常看,我记得有个报道说,最近科学家发现,宇宙中存在着一些天体,是由酒精所组成的。这些天体蕴藏的酒精,如果制成啤酒,可以供人类喝几亿年。几亿年啊,想一想,喝着天酒,多么享受的事情啊。”
“这说明什么问题?正好说明酒是自然界的天然产物。人类不是发明了酒,而仅仅是发现了酒。酒里的最主要的成分是酒精,学名叫乙醇,分子式是c2h5oh,许多物质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转变成酒精。例如葡萄糖可在微生物分泌酶的作用下,转变成酒精;只要具备一定的条件,就可以把某些物质转变成酒精,大自然完全具备产生这些条件的基础。”
无错版本在69书吧读!6=9+书_吧首发本小说。
“对!晋代的江统在《酒诰》中提出剩饭自然发酵成酒的观点,这是符合科学道理及实际情况的。江统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提出谷物自然发酵酿酒学说的人。”
现代科学对这一问题的解释是,剩饭中的淀粉在自然界存在的微生物分泌酶作用下,逐步分解成糖分,酒精,自然转变成了酒香浓郁的酒。旧石器时代,人们以采集和狩猎为生,水果自然是主食之一。水果中含有较多的糖分,如葡萄糖,果糖及其它成分,在自然界中微生物的作用下,无须经过液化和糖化,很容易自然发酵生成香气扑鼻,美味可口的果酒。
《诗经》《大雅·即醉》中有“即醉以酒,即饱以德”,《礼记》中有“酒者可以养老也”,《左传》中有“酒以成礼”,这些都说明酒存在着多种用途。美酒是艺术佳作,以水的外形、火的性格渗透于生活的每一个角落,人类文化的每一个方面。
人生如酒,学识、气魄、酒品、素质,是生活困苦中的乐观,是惊涛骇浪中的坚强,是努力奋发中的进取,如此丰富的色彩,如此无限的欢乐。
“来来来,对酒当歌,一直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