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规范操作
陆祎安排李大海对打折清收写一个情况说明,以前只是听说有这么个事,现在出现了“养不良”的现象,就得提到一定高度来对待了。李大海的情况说明是现成的,原来是写过一个申请,请求市行允许百府市支行继续执行打折清收政策,信贷员从中得到了好处,大米饭吃多了,再给玉米面,他们连嘴都不张了。
看着李大海拿来的《关于坐支清收本金及利息的说明》,只剩下苦笑的份了。这种政策激励过的人,很难再调动了积极性了。
1998年6月,根据市行文件精神,清收人员工资只发基本工资,对于农户全部贷款本金收回的,利息按365天进帐,其余利息为清收人员的手续费和清收费用。对于部分收回的执行市行提取手续费的办法,到支行提取手续费,10月-12月为了加大收息,对于全部贷款本金收回的实行本金打折,即利息全额入帐,进帐的利息在本金中剔除。
1999年1月1日-1999年3月30日,清收本金全部进帐,利息按180天进帐。1999年4月1日-1999年5月20日,清收人员工资只发基本工资。清收本金全部进帐,利息按30天计息,其余利息为清收人员的手续费和清收费用。
2000年1月1日-2000年12月30日,清收人员工资只发基本工资。为了继续加大清收力度,市行开会要求不能只局限于市行的365天政策,对清收人员继续加大奖励。因此我行的办法是清收本金全部进帐,利息按30天计息,其余利息为清收人员的手续费和清收费用。
陆祎分析了当前形势,对于清收工作提出了几点意见。
一是认真开展清查确权工作,确保清查数据准确真实。由于农户贷款涉及户数多,地域广,以前的清查只是实地核查一少部分贷户,还有大部分已收回的农户贷款没有进行核实,目前大谷银行正在进行股份制改造的各项准备工作,需要向上级行提供或报送真实全面的不良资产情况,应该结合不良资产摸底清查工作,对自然人农户不良贷款彻底清查确权,以便摸清债权灭失的准确数据。
二是核查农贷收回凭证,防止出现案件风险。农民不了解银行的农贷收回凭证样式,分不清新旧版样。为了规避信贷员的操作风险和道德风险,一方面清查信贷员手中是否留存老的收贷凭证,防止出现收贷不交帐,截留收入,出现贪污案件;另一方面对现在使用的新农贷收回凭证及时进行帐实核对,由清收部门和会计部门共同进行,相互制约,防止出现漏洞。
三是完善清收管理办法,严格执行清收政策。农户不良贷款户数多,额度小,居住分散,清收成本高,虽有困难但不能放弃。支行应采取行之有效的责任清收办法,激发人的积极性及潜能,将清收责任明确到人,落实到具体的乡和户,督促其经常下到农户中了解他们的收入状况,做到心中有数,应收尽收。
四是增强法律意识,规范操作行为。支行在执行清收政策时忽略了涉及的法律风险,在提取清资手续费操作上已经在事实上触及到了违法范畴,如果公检法部门介入可能确定为是一种侵吞国家资产的行为。因此,支行在清收不良贷款工作中必须严格执行国家政策和法律法规,规范操作行为。
陆祎很重视“侯生事件”,这不是个例,也不是偶然发生,这种情况,在百府市支行还有!陆祎决定召开一次全行职工合规经营警示大会,在会上深入剖析了合规经营的必要性。
陆祎强调,各种违法违规事件的频繁出现,剖析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教训是极其深刻的。一是案防意识不到位。近年来,全行各项业务得到了快速发展,综合排位不论在系统内还是在同业间都有了较快的提升,对案防工作,对内控管理应该说是比较重视的,几乎是逢会必讲。但不可否认,在日常工作中,重业务发展轻内部管理,重市场营销轻案件防控的现象时有发生;案防意识淡化,案防措施不力,“一岗双责”履职不到位,以致频繁发生违规违纪问题。二是行为分析不到位。员工行为分析排查不深不细,流于形式。支行要对员工生活作风、赌博、支出明显大于收入等异常行为引起足够重视,提高应有的警惕,及时采取后续跟进措施,及早发现并制止违规违纪事件发展。三是岗位履职不到位。从近年来开展的各类检查情况看,所查出的大部分问题是由于岗位履职不严格造成的。事后监督人员履职不到位,对业务事后监督失效。四是制度执行不到位。制度执行严重缺失是导致违规违纪事发的重要原因。从支行看,管理层不同程度存在过分强调业务拓展、片面追求业务指标、放松内控防范的现象,错误地认为周边都是“熟人”、“朋友”值得信任;少数人员“以信任代替制度、以习惯代替制度、以情面代替纪律”,忽视制度执行,致使内部控制形同虚设。少数员工不按制度办事,给人有机可乘。五是流程制约不到位。按照信贷放款岗制度,贷款发放必须由放款岗审核签字后才可入账。但从支行发生的违规违纪事件看,不严格执行放款岗审核流程是个重要问题。会计记账岗对有的贷款未经放款岗审核而办理了入账手续,放款岗的审核和制约作用未能发挥。六是检查监督不到位。在检查组织上,普遍存在着检查项目多,检查内容重复多等弊端,表面上检查不断,但是检查项目之间,特别是不同部门的检查项目之间,没有建立有效的沟通协调机制。检查人员不认真履行检查职责,检查不认真不细致,对存在问题不深追不查实,对整改跟踪落实不力,导致检查监督失去应有的效力。
违规违纪事件暴露的问题虽然是个别,但反映了支行在管理上的漏洞,引发事件的问题在其他岗位仍然不同程度的存在。为了进一步增强案防能力,防止类似事件的再次发生,支行必须采取更加有效的措施,牢牢守住生命线。
一是端正经营指导思想,牢固树立正确发展理念。要在全行上下树立健康稳定有质量、可持续的长远发展观,始终遵循“风险控制优先”观念,追求发展必须建立在科学严密的风险管理和内控基础之上。
二是加强合规文化建设,强化案防意识。建立分类、分层培训机制,有计划、有重点、有针对性地组织开展员工教育培训,进一步强化员工合规意识、案防意识,引导员工恪守职业道德,珍惜工作岗位,时刻绷紧风险防范这根弦,自觉以岗位职责、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来约束、规范自身行为。
三是强化员工行为分析排查,及早发现风险隐患。加大对员工行为动态的排查力度,当前尤其要关注客户经理、网点负责人等充当资金掮客的现象,关注信贷岗位收贷不入账、放贷要回扣现象,要通过多种方式做好员工行为分析评价工作,有针对性地制定防控措施,及早发现,妥善处理,努力将风险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
四是强化制度执行力,提升履职能力。抓好每个工作环节各项制度的落实,在全行形成高标准、严要求、规范、严谨、科学、有效的管理机制和氛围。
进一步加大履职考核力度,强化执行责任,陆祎对此提出了“三个一”要求,即“一级抓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一件事一件事抓到位”、“一项制度一项制度执行好”。对不履行职责、不作为或乱作为的现象,严肃追究责任。
五是整合业务流程,堵塞管理漏洞。通过整合、修订、补充和优化内控制度、业务流程,达到在各项业务发生过程中对每个人、每笔业务、每个环节、每个操作层面的控制,有效识别、评估、监测、控制和缓释各项业务所涉及的各类风险,堵塞管理漏洞,加强安全防范。
六是改进检查方式,提高检查质量。根据风险导向原则,确定检查监督的重点业务、重点环节、重点部位和重点对象,在拓展检查监督深度、提高检查监督质量上下功夫;改进检查监督方法,在找准检查监督切入点、提高检查监督发现问题的能力和水平上下功夫。
七是加大处罚力度,确保安全经营。认真落实“双线问责”、“上追两级”的责任追究制度。健全责任追究处罚办法,加大惩处力度,对拒不落实整改意见的要有强有力的制裁措施,尤其严肃追究主要负责人的责任;对个人违规越权行为,要在行政上、经济上予以处理、处罚,对隐瞒事实、遗漏重大事项等行为予以从严处罚,从而全面促进各项业务有序运行和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