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0章三农频道 - 行长驾到 - 林外秀木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都市言情 > 行长驾到 >

第360章三农频道

陆祎正在为办公楼施工四处奔波的,吕茂电话汇报了一件事情。“陆行,刚才来了几个记者,我接待了,把他们打发走了。”

记者?无冕之王啊,为什么是“打发了”?什么情况?

“哪儿的记者?”问的时候,陆祎心中甚至暗自祈祷,希望是太平县电视台,哪怕是六合市的呢,至少还有周旋余地。

“三才省电视台的,我看他们记者证了。这年头骗子太多,他说是省台就是省台啊?我没给他好脸,让他拿出记者证看了,省台三农频道的,叫邱镇。”

糟了!省台不会无缘无故到一个县支行来的。如果是正面宣传,一定会跟一把手接触的,不是一个副职能够“打发”的。

“他们来什么事情?”

“采访咱们发放丰收卡的事,我都跟他们解释清楚了。”吕茂语气中透着洋洋自得。

“丰收卡?他们录像了?”

“没有。我没让他们录像。录像机就放在桌子上,没让他们扛着。”

吕茂的话惊出陆祎一身冷汗。不录像的时候,机器应该是放在地上,为什么是放在桌子上!

“吕茂!”陆祎一声怒喝,打断话筒里喋喋不休的废话,“他们到底为什么来的?问了丰收卡什么问题?”

“陆行,你别急眼啊。其实都是误会,他们说有农民告状,说咱们办丰收卡时收手续费了,这哪有的事儿啊,我都跟他们解释清楚了……”

“拦住他们,我这就回去。”陆祎意识到,这件事情绝不是吕茂说的这么简单。

“人走了,上哪儿拦去啊?”吕茂此刻还是满不在乎。

“吕茂。支行丰收卡和农户贷款业务暂停,等我回来再说。我现在去追记者,他们开的什么车?留没留名片有没有联系电话?”陆祎匆匆和城建局长告辞,下楼上车往三才市方向追去。

猪队友!吕茂既没要记者名片也没留联系方式,陆祎一路向东,沿途挂着三才市车牌的车很少,有几辆都是对向开来的,显然不会是追寻车辆。

在车上,陆祎简短询问了吕茂,记者追问的是大谷银行太平县支行在办理丰收卡业务时,是否收取了农民证件复印费?是否接受农民的宴请?是否接受农民的无偿住宿安排?

对于大谷银行太平县支行、对于服务三农业务,这是个危机!

怎么办?作为一级组织,太平县支行不能推卸责任,拒不承担责任甚至拒不承认有责任,都是无谓挣扎。

“武行,支行被省台三农频道暗访了。”陆祎把事情大概汇报给武勇。

“你在哪儿?打算怎么处理?”武勇也很紧张,目前三才省服务三农业务刚刚有了起色,此时此刻,决不能出现负面消息啊。

“我正往三才市赶,去追记者邱镇,把支行业务拓展情况跟他汇报一下,争取理解和支持。”

武勇沉默片刻,“用不用找省行宣传部,他们应该和媒体打过交道。”

“武行,我先去试试。如果省行出面,一是不一定能行,二是直接坐实了支行有问题。我还是想把误会消除了。”

“行,你放手去办。”

为了支行信誉不受损伤,勇于承担该负的责任,维护在公众心目中的形象、不动摇组织的根基,才是上策。

情况虽然恶劣,陆祎决定还是要坦然面对,勇敢地承担起责任,决不能遮遮掩掩、闪烁其辞,只有把事实说清楚,相信公众是会理解的。

只是,怎么才能找到邱镇,让他知道支行承担责任的意愿呢?

陆祎在手机屏幕上划拉了好一阵子,内心煎熬。

那个熟悉的名字针一样扎在内心最柔软的地方。三才省,只有找她,这件事才能第一时间解决。只是,陆祎不想拨打这个电话。不不不,不是不想,是不敢!

这个电话,每年只在情人节,陆祎才会发出一个短信,秒收一条回信。只此而已!只此而已。

陆祎决定曲线救事,拨打了同学“筷子”电话他,现在办公厅工作,陆祎说了事情,“一个事儿,我要见这个记者,成不成你不用管,我能和他见面谈谈就行。”

“我尽力吧,有信我通知你。”

从太平县到三才市,车程四个小时,此刻,已经过了两个小时了。陆祎知道,从现在开始,一个小时之内一定要约到邱镇。

按照邱镇离开支行的时间推算,一个半小时后,邱镇就能回到省台办公室,采访内容就会报给责审,三农频道不会放弃这么个涉农题材的。

“筷子”久久没有回音。陆祎看看时间,已经过去二十分钟了,怎么觉得如此漫长而煎熬?

陆祎把可用之人在脑海里再梳理一遍,拨通了“叉子”电话,“我两小时后到三才市,要见到省台三农频道记者邱镇,具体事情我和他谈,你帮我约出来就行。”

“行,有信通知你。”“叉子”很痛快,十分钟之后,两人都没有回信。心急火燎,陆祎拨出第三个电话,“勺子,我要见省台三农频道的邱镇,不管你想什么办法,都要帮我把他约出来。”

“勺子”现在省人事厅职称处高就,认识人应该不少。“大哥,啥事啊,这么急?”

无错版本在69书吧读!6=9+书_吧首发本小说。

“勺子,支行办理涉农业务时,有个别业务员出了问题,问题不大,但是影响不好。记者暗访了,我想见到人,跟他交流一下,把问题仔细梳理一下,尽量挽回不良影响。”

“我靠,这可是个敏感问题啊。要是问题大,你见了记者也没用啊?”

“勺子,你放心,问题还有解决方案,但是怎么解决,我得跟记者说清楚啊。”

“行,等信。”

又过了三十分钟,仨人谁也没回信。按照车程计算,邱镇应该快到单位了。陆祎看了看路标,自己还有不到一个小时就到三才市了。

好事不出门,坏事行千里。在危机出现的最初12-24小时内,消息会像病毒一样,以裂变方式高速传播。陆祎在内心暗自把各种可能出现的情况梳理一下,一一做着应对方案。

危机发生,陆祎作为一级组织的负责人,第一时间赶往三才市,他所要做的重要工作就是及时、准确地把危机事件的真相告诉公众和媒体,以最快的速度作出反应,掌握处理危机事件的主动权,争取在第一时间赢得公众的理解和支持。

陆祎知道,火速出击,及时稳定人心,才能为后面的工作开展创造有利局面。因为这时候,可靠的消息往往不多,一旦这个暗访播出,社会上将充斥着谣言和猜测。

此刻,大谷银行太平县支行的一举一动,都将是外界评判支行如何处理这次危机的主要根据。

媒体、公众及政府都将密切注视支行发出的第一份声明。对于支行在处理危机方面的做法和立场,舆论赞成与否往往都会立刻见于传媒报道。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