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9章传记畅销
张怀南的传记卖疯了。一百万套传记,花了短短一天就全部售光。新的订单雪片似的飞到出版社那里。出版社只好通知印刷厂,加印五百万套。
张怀南上网看自己传记脱销的新闻,能看见网友们一片怨声载道:
“什么玩意儿啊!我从六点就开始排队,排到八点钟,结果轮到我的时候,告诉我没货了?”
“我五点钟就开始排队了,照样没货!这年头买本书就这么难的么?”
“我是一个小书贩,我手里进的货还没摆到摊子上呢,就已经被预约光了。”
“简直了,我从网上抢购,手机稍微卡了两秒,再点,竟然没了?”
“我去现在这么多人爱看书的么?我真是惊了!”
看样子很多人都没能买到张怀南的传记,买到了的则喜气洋洋,到处炫耀。
张怀南从网上扒拉书评人对于这本书的评价,基本上都是中规中矩的好评。
“一本质量不错的传记,没有什么太大的亮点,但是如果你想全方位了解张怀南的成功之路,这本书必不可少。”
“看了第一本,还不错。比想象中的质量要好的多。不过我很怀疑这第一本是不是田邱芸写的。很可能是她口述,然后别人艺术加工出来的。田邱芸应该没有这么流畅和精准的文笔。”
“在今年出来的一大堆商人传记里,这本书算好的了。商人传记大部分都是王婆卖瓜——自卖自夸,只不过有的商人传记自夸的很没有水平,很浮夸,而有的商人传记自夸地很清新脱俗,很优雅。这本《我眼中的张怀南》就属于后者,通过一个又一个的回忆小故事,来凸显张怀南的过人之处,而不是一味的尬吹。”
“包装精美。内容详实。多视角,全方位。如果你要问我这本书值不值得看,我的回答是,当然值得。如果你要问我这本书值不值定价的160块钱,我会告诉你,太贵了。你或许可以从小书店或者网上购买,那里只需要六七十块钱就能买下来,物超所值。”
张怀南放心了,只要书评人看得过去,那么这本书在网上的口碑就会比较好。口碑好的书,不愁卖不出去,也不愁卖出去以后被书友喊骗子。金杯银杯不如消费者的口碑,就是这么个道理。
吃早饭的时候,张怀南又接到公司的电话。
美国有家出版社想要买《我眼中的张怀南》的英文版权,开价一千万。
张怀南想了想,询问:“美金?”
公司的人摇头否决:“rmb。”
张怀南说:“让他们滚吧,英文版的我们自己弄。”
很快,又有德国的出版社、法国的出版社、比利时的出版社、意大利的出版社、韩国的出版社、日本的出版社陆续来联系,想要购买《我眼中的张怀南》外文版权。但是开出的价格都过于低廉,于是张怀南全部否决。
张怀南通知公司高管一个小时后开会,然后自己叫了自己买的直升机过来,停在别墅后面,登上直升机扬长而去。直升机飞过小区门口的时候,还能看见小区外面围着一大堆的记者和狗仔,热闹地像是菜市场。很多狗仔和记者猜到了这架突然飞出的直升机里面坐着张怀南,但是他们没有直升机,只能仰头望着空中的黑色钢铁大鸟发出绝望的哀叹。
蹲守了这么多天,一条采访没弄到,到底还是让张怀南跑了。
张怀南走进会议室的时候,才发现自己竟然没有穿正装,还穿着睡衣和拖鞋,来的太匆忙,在家里宅的太久,都糊涂了。
高管们看见穿着睡衣拖鞋的张怀南,先是一愣,然后都露出“好想笑啊怎么办”、“不能笑那可是老板”、“只要不在乎奖金,笑就笑吧”、“不行还是奖金重要,都给我憋住”等等复杂表情。
张怀南在会议桌首位坐下来以后,又忽然发觉肚子咕噜噜叫,这才想起来早餐自己只吃了一小点,然后就因为打电话没再吃。
“谁去楼下公司食堂帮我弄两根油条弄个豆浆?”张怀南询问。
梁唐依站起来出去了,秘书什么都干,张怀南的饮食起居也是她的分内工作。
一杯茶的功夫,会议室的门再次被推开,梁唐依提着一个袋子进来,里面是盒装的豆浆和四根大油条。放在张怀南面前,张怀南立刻打开来吃。一边嚼油条,一边开会。
“现在国内的《我眼中的张怀南》卖的很不错,我听说出版社在加印。”张怀南开头,然后嚼油条。
高管们纷纷点头:
“是啊!”
“卖的很好!”
无错版本在69书吧读!6=9+书_吧首发本小说。
“估计五百万册不成问题。”
“我都买不着!”
张怀南把油条咽下去,继续开口:“所以,咱们要借着这个火热劲儿,抓紧时间把外文版的给弄出来。”
“什么日文韩文英文德文法文俄文西班牙文等等,凡是有市场的地方,都要弄一套出来,看看究竟能卖出去多少。我在海外的名气肯定没有在国内的大,所以外文版也不用一口气印那么多,一口气吃不成个胖子。就先印个几万册,人多的语种就先印个十万册,然后卖一卖看。卖的好就加印,卖的不好就打折促销清货。”张怀南喝了口豆浆,“这方面你们比我懂,你们弄吧,就是布置这么个任务。”
一群高管哗啦啦地记笔记,把老板的话记下来。
很快,一大堆的外文翻译就拿到了怀南集团的合同,要求尽快翻译出来。
短短一个星期后,英文版初稿就翻译好了,又经过一个星期的校对和修改,开始送审。
送审立马通过,接着就是开印。
这个世界最大的国际网络售书平台是“密西西比网”,于是英文版做出后,先联系了“密西西比网”,订购多少。
“密西西比网”的回复叫人大吃一惊——一千万册!
一口气就要一千万册!不是一千也不是一万,而是整整一千万!
加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