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7章产量过低 - 我的头像被印在美元上 - 吃肉的熊猫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397章产量过低

一百零八家医院,每家医院一千名病人。一共是十万八千名重症患者,办理完了各项手续,完成缴费,开始接受治疗。

每个人缴费十万,实际上扣除胰腺一号的成本、医院的病房钱和护理钱,真正能到张怀南手里的利润只有一万块钱。

也就是说,这一下赚了十亿八千万。

十亿八千万,对张怀南来说根本不是个事儿。平时也就是几天的收入,甚至产品热卖的时候一天就能赚这么多。这次弄这么多志愿者,纯粹是为了救人。

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啊!

能一口气救上十万八千人,张怀南觉得简直就是功德无量!

治疗稳步推进。两周后,就开始陆陆续续有好转的了。三周后,已经有超过三万人得到治愈。四周后,治愈人数上升到六万人。各地的医院都开始有出院的糖友,很多医院专门举办了隆重的仪式,庆祝他们重获新生,迎来健康的生活!

媒体、报纸、电视新闻,都在密集报道各地的出院患者。

各大视频网站上,很多已治愈的糖友纷纷发视频,讲述自己的康复过程。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连海外的网站上都是铺天盖地的相关消息。海外的糖尿病患者们先是激动不已,这么多年的等待,终于等来了彻底康复的福音。但是当他们听说,目前只有中国能弄到这种药时,这些海外糖友又陷入了失望和愤怒。

很多老外糖友质疑本国药企,为什么别的药企能研究出来根治二型糖尿病的特效药,本国药企每年那么多研究经费,却无法成功?到底是为什么?

很多国家甚至爆发了游行,要求本国药企尽快拿出解决二型糖尿病的方法。

海外的药企老总们很想哭,我特么知道为什么研究不出来吗?

我不想研究出来吗?那些科学家就是弄不出来,我有什么办法?

张怀南开始整日忙碌。

他要处理的事儿太多了,他要见的人太多了。

坐在办公室里,就有一波又一波的人前来求见。张怀南办公室外面的走廊里,几乎每天有十几个小时都是人满为患,各种人物排队等待。

比如说有国内的高官,想要把胰腺一号纳入医保,这样就能实现政府报销,让国内糖友低价或者免费治病。这些高官希望张怀南能把价格压低一点,减轻财政负担。张怀南表示可以适当降低价格,但是不能压到太低,不挣钱的生意可是做不长久的。后续再谈。

还有各国大使馆的代表,前来和张怀南商谈,希望张怀南能把胰腺一号尽快销往他们的国家。张怀南表示只要你们钱多,给的条件好,什么都好说。于是各国大使又回去请示上级,能给张怀南的产业什么样的条件。减税免税、地皮、资源、特权、补贴,这些都是可以商量的。

还有一些国内的药企老总来面见张怀南,有的药企老总是亲自来的,有的是派心腹来的,希望能和怀南药业合作,共同经营胰腺一号这个大蛋糕。毕竟全世界的胰腺一号,如果都由一家企业供应的话,这个市场蛋糕太大,可能吃不下。张怀南表示没事没事,我胃口好的很,我还就独吞了,你们请回吧!

除此之外,还有各种各样的富豪代表前来求药。毕竟这个世界上很多富豪也是身患糖尿病的。腰缠万贯,看到喜欢的食物却不能敞开了吃,这是何其大的遗憾!现在有了能治愈的药,富豪们当然非常迫切地想要买到。

张怀南态度很开明,一个疗程的药五千万,买得起的就买!

很多富豪都忍痛购买,张怀南狠狠赚了一大笔。谁跟钱过不去啊!

须弥院医学分部的科研团队也开始走红。

首先,今年的诺奖医学奖,绝对是他们的了。攻克二型糖尿病,拯救几亿人的性命,这可是千古伟功一件,要是诺奖不颁给他们,诺奖直接就臭了。这事儿没有悬念,就等着开奖就行了。

各种医学组织发荣誉勋章,各种国家科研奖项也开始颁发。须弥院医学分部的荣誉墙,很快就摆满了,各种各样金灿灿银闪闪的奖杯、证书、金牌等等等等。几个核心的科学家开始频繁出席颁奖典礼,网上的网友基本上也都知道他们的名字了。

须弥院门口天天聚着一群人,不是来闹事儿的,是来送锦旗的。

很多康复的糖友都十分感激,觉得是须弥院还有张怀南救了他们的命。也没有别的办法报答,于是定做锦旗送过来。

送锦旗的人数太多,张怀南专门设置了一个部门接待这些人,并且在须弥院医学分部的楼前竖了一个空心玻璃墙,所有的锦旗都挂在玻璃墙里展览。几个星期的时间,第一面玻璃墙就挂满了,于是又竖了第二面墙。墙内还加装了恒温恒湿系统,这样锦旗可以在里面保存上百年不变色。

张怀南自己也获得了一大堆荣誉,什么十佳杰出青年,什么优秀企业家,什么突出社会贡献奖,还有一堆国际机构颁发的“促进人类进步奖”、“人类健康卫士奖”等等劳什子奖项。张怀南就把这些荣誉摆在家里的空墙上,一来装饰,二来炫耀。所有来访的宾客都能从这面墙上看到张怀南的牛逼!

不过,一片喜气洋洋的背后,张怀南还在为一件事情发愁。

产量不够。

胰腺一号的产量太低了。不是工厂的问题,而是原材料的问题。

无错版本在69书吧读!6=9+书_吧首发本小说。

胰腺一号里有很多名贵的药材,来源都非常稀少。目前主要从云南、两广、越南的一些地方有提供,按照目前的原材料提供速度,每个月生产的胰腺一号,最多只够十来万人医治。

听上去一个月治疗十万人很多,实际上这是远远不够的。光是国内的糖尿病人,就有足足一点一亿人,要把国内的病人全治好,需要1100个月。也就是整整91年的时间!这还不算有很多新增的病人!海外的几亿病人就更别提了,得五百年后!

太漫长了。

必需想办法提高胰腺一号的产量。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