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0章准备卖钱
“不吹牛逼,我循环看了一个多小时,看的热血沸腾啊!”“这么好的片段,竟然废了?”
“是啊!张总咋想的啊!就冲着这个片段,这剧我也得看啊!居然重拍了?”
“六百万制作经费,就因为一片稻子重拍?”
“牛逼!我很久没见过这么较真的剧组了!”
“我现在对《秦王》充满期待!”
“我肯定会看!”
当然,虽然张怀南对这部剧的真实性追求很高,但是肯定是无法做到100%还原的。比如古人说话的台词,只能在白话文的基础上稍微修改,显得有点古意,但是不能真的照搬古代人的说话方式和声调,只会导致观众听不懂。
除了追求真实性,张怀南对视觉效果和配乐的要求还很高。
拍摄团队被加了一些人,美术和视觉摄影方面的专家。高薪聘请,每个人都支付了上百万。
拍摄的时候,尽可能地按照美学标准来拍。什么黄金分割,暗部亮部对比,等等等等。追求大气唯美。
摄像机也专门换了世界顶尖的新设备,清晰度和光处理比普通的电影摄像机高了一倍不止。
这样苛刻的要求,导致了一个非常震撼的效果:
《秦王》的成片,几乎每一帧画面,都可以用来做电脑壁纸!
纪录片级别的视觉享受!
对画面比较敏感的人,都不用关注《秦王》的剧情,光是看那一帧帧的画面:百官森森的朝堂、兵车滚滚的草原、黄水滔滔的河流、香气腾腾的食物……就能看的如痴如醉!
至于配乐,张怀南专门组建了一个配乐团队,请了国内外十几个电影配乐的大拿,给整个片子做音乐。又跟杭州某专业配乐工作室和柏林爱乐乐团签了合同。
《秦王》的配乐经费,高达7.3亿!
张怀南实在是肉疼啊!怎么这么贵啊!
但是有道是一分钱一分货,配乐费用虽然贵的吓人,但是成品也是非常好的。
整个《秦王》系列一共六十多个小时,含配乐的时间高达46个小时。这是个很高的比例。
张怀南花了几天时间,挨个听了听,发现其中有那么上百首配乐,都好听到可以收藏到自己的歌单里听!
满意。
这是张怀南对于配乐的最终评价。
虽然确实贵,但是确实好。
电影配乐是非常重要的,好的配乐直接能升华整部电影。带动观众的情绪,并使得剧情更令人印象深刻,甚至起到推动剧情的功效。
张怀南在片场的时候,虽然累,但是每天都享受的很。
看顶级演员们飙戏,是非常大的享受!
尤其是老燕,展现出来老戏骨强悍的实力。
一开始剧组人员得知老燕这个没名气的老龙套要当主演时,都反对意见很大。觉得主演得找个名角来。
但是当老燕拍了几场以后,剧组所有人都开始管他叫“燕老师”。因为被他的演技所深深折服!
张怀南挑演员的眼光也受到了一致称赞。
冯建国私底下给张怀南说:
“你捡到宝了,这个老燕绝对是奖杯拿到手软的大角儿,片酬值至少一个亿!要是放到财大气粗的国外剧组,两个亿也不是不可能。”
张怀南嘿嘿笑:“我才用六千万就挖来了!跳楼价!”
每次老燕演戏时,都有很多候场的演员拿着手机在旁边拍。连田秋芸都拍。
“为什么要拍呢?”张怀南询问。
“学习。录下来回头看。”田秋芸道,“这演技简直了!燕老师穿上王服往那一站,都不用说话,秦始皇那种强烈的气场就扑面而来!你要是说你是从秦始皇陵里把他老人家挖出来的,没准我都信!”
旁边一个配角比田秋芸更崇拜老燕,插话道:“就算嬴政本人来,也没法比燕老师演的更霸气了!”
张怀南:“嚯!”
老燕对于剧本还有一些自己的理解,经常找张怀南这个剧本作家和导演提,而且基本都能提到点子上。
比如有一场戏,秦军包围了韩国城池,韩国派使臣来咸阳求见,献各种礼物,求和。丞相吕不韦说可以不灭韩。秦王一直没说话,等吕不韦说完,猛的勃然做怒。
无错版本在69书吧读!6=9+书_吧首发本小说。
张怀南写的剧本里,秦王喝了酒,喝到一半把酒杯摔了,说“韩,一定要灭!25万兵马,屯兵多日,不杀?谁说不杀,我就杀谁以谢先王!”
老燕提供的改动,是秦王声音越来越高:
“寡人是敬酒不吃是吃罚酒,只为那边,二十五万将士,等着攻城的王命,眼睛望出血!”
然后语调放缓,“如今在咸阳殿上,有人说,不灭韩了?”
猛的摔酒杯,嘶喊,“寡人是一言不发!”
张怀南试着按照老燕的方法修改剧本,惊讶地发现系统给自己的预测票房上升了一亿之多!
这样改动剧本的次数非常多。老燕按照自己理解的秦王提出意见,最后往往是对的。
张怀南非常服气,几句台词,多出一个亿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