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2章肩靠肩看夕阳(3) - 秦王宠后 - 蔷薇晚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都市言情 > 秦王宠后 >

第492章肩靠肩看夕阳(3)

第492章肩靠肩看夕阳(3)

他们之间,也应该停战了。“让她去吧。”秦昊尧淡淡丢下一句,只是黑眸还是落在门口的方向,她早已走远了,黑眸一沉再沉。

穆槿宁回到淑宁宫,琼音已经在一旁等候了许久,她在穆槿宁耳畔低声细语:“方才我去看过钱公公了,送了药。”

琼音是得了穆槿宁的授意,暗中用银子疏通了看守钱公公的太监,这才得以偷偷地去瞧了一眼。

穆槿宁沉下眼神,转过身来瞧着琼音,眉头请锁:“伤的严重吗?”

琼音满面愁容,她虽然至今不曾被秦昊尧治罪,一定是因为秦昊尧不忍她伤痕累累让穆槿宁每日见着都伤心,但直到看到钱公公的伤势,她愈发觉得秦昊尧是个无比残忍的男人,只要他一句话,人的生死都捏在他的手中,任由他做主。

“伤的不轻,如今都休养了好些天了,还不见好。钱公公人都瘦了一圈了,说话都没什么力气,只是整个药膳房的太医没人敢跟我来,生怕殃及池鱼,这药还是专程去问赵太医要的,他偷偷塞给我一瓶起效最快的伤药,我也嘱咐了钱公公身边的小太监,要他好好服侍钱公公。”

琼音做事越来越利落干脆了,的确不必再让自己费心交代。

穆槿宁但笑不语,默默轻点螓首,如今的心中越来越无力,她虽然成为秦昊尧最看重的女人,但依旧无力改变现状。

“何时时机成熟了,我去劝劝他,让钱公公养老归乡吧,届时给他准备一笔银子,得以风风光光回卓庄,颐养天年。”

思量了许久,穆槿宁才开了口,她的眼底幽深,无法看透她此刻的情绪,浅浅淡淡的一句话,却听得琼音也有些难过。

以前钱公公在宫里当差,也帮了穆槿宁许多次,多年来的人情,穆槿宁不会不认账,或许往后因她的缘故还会给钱公公惹祸上身,还不如趁早让他出宫,免得他这把年纪再受刑罚之苦。

琼音站在穆槿宁的身侧陪伴了许久,这两日她眼看着穆槿宁越来越习惯一个人沉默,这十来天穆槿宁闲着无事的时候便在刺绣,已经绣好了好几副绣图,仿佛她无法跟任何人说的话,都绣入了绣图之中。

“主子,宫里用不到这么多刺绣吧。”琼音实在好奇,这才问出了口。

“原本想送给她的……”穆槿宁浅浅一笑,笑容随即被吹散开来,她也不知夏侯柔腹中的是儿是女,甚至……如今都没有把握,夏侯柔可以顺利产下这个孩子,秦昊尧会容忍他们活下来。

琼音听的一头雾水,实在不解,不过见穆槿宁放下手中的刺绣半日不语,宛若陷入沉思,她也不好再追问。

每一日都过的安静,安静祥和,只是一夜,她已经睡得很深很沉,突地听到门外的急促叩门声,身边的秦昊尧早已醒来,他一脸戒备,披着外袍就起身。

“爷,约莫来了二十几个人袭击行宫的兄弟。”

穆槿宁听完这一句话,混沌的思绪顿时变得清晰,她面色凌然坐起身来,就在这时,秦昊尧冷着脸转过身来,无情却又压抑着别样的情绪,那一种眼神,落在穆槿宁的身上,宛若一只有力的手臂,扼住她的纤细脖颈,几乎要让她喘不过气来。

他铁青着脸,什么话都没说。

但,又胜过了说出所有的话。

她前日才刚知晓他们搜查出太子和太子妃的下落,将他们囚禁在行宫内,但不过第三天,行宫就有人潜入,来势汹汹,目的是带出太子和太子妃。

这些人来自何人的授意和指使?

他是在怀疑她。

却也不只是怀疑她。

她的手脚冰冷,哪怕身上的软和锦被还在,哪怕他的体温仿佛还遗落在一旁,她却像是被剥光了所有衣裳丢在冰天雪地之内。

几乎全身的血液都开始倒流,她的眼前模糊一片,脑海混混沌沌,往日的思绪,却也变成一团麻绳,纠结而复杂,始终无法解开。

秦昊尧重重关门而去,如今正是午夜,却丢她一人在偌大的寝宫,半个月前她隐瞒期盼秦昊尧让人偷偷放太子出宫,这一回,她难逃嫌疑。

她并不是因为被怀疑而难过,毕竟她身上的嫌疑最大,只是……这样被他以如此冰冷决绝的眸光扫过一眼,他甚至都懒得斥责一句,她也来不及争辩一句,实在是太不好过,从未有过的孤寂,胜过深夜的寒冷,层层叠叠将她包围。

他再宠爱看中一个女人,难道还会一而再再而三地容忍她背叛他?到时候,他一定会弃之如糟粕。因为她的背叛,几乎会毁掉他的心中蓝图。

无错版本在69书吧读!6=9+书_吧首发本小说。

这样的女人,有什么好的?他根本不必继续留着她。

她苦苦一笑,缓缓弓起身子,倚靠在锦被之上,整个人没有任何力气。

穆槿宁是独自熬夜到天明,到了清晨,她由着琼音服侍好了,才离开寝宫,这件事虽然整个皇宫无人知晓,宫里头的人只知道秦王将太子和太子妃关在别的地方,对她犯下的罪行,几乎是一无所知的。

而如今,太子跟太子妃在宫外出了事,当然更是不曾流露出半点消息,整个皇宫风平浪静,没有一分起伏。

此事似乎闹得很大,似乎又难以找寻到蛛丝马迹,穆槿宁整整两天不曾见着秦昊尧的面,更没有机会旁敲侧击太子跟太子妃的死活。

若是太子的党羽找到太子和太子妃,至少如今他们是安全的,或许是在等待一个恰当的时机,让太子卷土重来,东山再起。或许对秦昊尧有威胁,但她心中清楚,秦昊尧已经是一个执掌大权的人了,那些散落在宫外的势力,只是杂草一般的存在,只要他在位的时候,有所建树,相信世上那些反对的声音会越来越小,她有这样的信心。

但……若非不是太子的人,要是是平日跟秦昊尧结仇的人,一旦从行宫之中带出了太子与太子妃,借机杀死的话,再诏告天下,便是将秦昊尧推向风口浪尖处,让世人都以为,急着杀掉自己的亲侄子的秦王,没有半点血性,并不仁义,对即将就要登基举行祭天大礼的秦昊尧而言,并不是个好消息。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