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土地的原因 - 大唐:开局与李二断绝父子关系! - 银光蜡枪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25章土地的原因

第25章土地的原因

“隋炀帝继位以后,开创科举制的是好,但是忘了顾及原本的贵族们的利益,导致他们不满,又是修建运河,建造东都和迁都洛阳,下扬州的,加重赋税,滥用民力,土地都被集中在小部分人手里,百姓手里没有田地,百姓们怎么活下去?也就只有起义这一条路可走了,于是各地纷纷揭竿而起。”

“可以说是隋炀帝自己的德行对于隋朝的灭亡也是有最大的影响,他的暴政,导致了天下大乱,和隋朝的灭亡。”

“一个天下,要让普通的百姓又看到向上的希望,也要保障好这个天下的百姓们人人吃得饱,穿得暖,治理好天灾,开垦良田,让百姓积富于家,才能建立好功业,一个帝王最基本的要做的就实现让百姓吃饱穿暖。试问,如果隋炀帝让百姓吃饱穿暖,认真地去解决那些朝廷和百姓之间的矛盾,百姓们又何苦会造反?又怎么有天下大乱,各地揭竿而起?”

“皇爷爷说民为水,君为舟,水可载舟亦可覆舟,一个国家也要有海纳百川的胸襟,皇爷爷说的那句,自古皆贵华夏,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皇爷爷的胸怀宽广可容天下,甚至可以让阿史那家的人都在朝为官,皇爷爷不仅把突厥的那些人打趴下,更是让他们从心底里都对皇爷爷……”

李阙的这一番大坦阔论,旁边的这些人越是听着就越是吃惊。

大唐这才开国多少年,这些弘文馆学士一个个的可都是从隋末天下的时候走过来的,如果说到隋朝的灭亡的这些,他们肯定要比李阙说的好。

但是李阙这才多大的年纪,现在说的这些观点和这些话,还有眼界,都是他们远不如的,而且很多还是他们没有想到过的,但是他们思考的问题大多是从臣子的角度去想。

可是现在李阙说的这些却像是从帝王的角度来考虑一下。

看着现在站着在自己面前的李阙,再想想之前的那个李阙。

弘文馆的学士们都觉得很是不可思议。

就连站着在窗口外面的孔颖达都忍不住点头,心里暗暗地在赞叹,如果要把留不得那些尚书大人们都交过来问这些画的画,他们可未必能够在一时之间就说出这些话来。

而褚遂良现在看着李阙的眼神里现在都满是赞赏,那副欣赏已经完全的展现出来了。

眼光长远,见解不凡,从里到外的都把隋朝的本质都看出来了,把隋朝的根本矛盾都说出来了。

皇子皇孙们,学问其实是一方面,治国理政的能力和眼光眼界的这些又是一方面,只不过后者是最重要的。

听着李阙的这番阔论,孔颖达的脑海里想到了李世民对她说的那番话,“李家之千里马也!”

现在看这位秦王殿下对隋朝灭亡的这些看法,可能就未必是千里马这么简单了。

突然的,孔颖达又想到了李世民心里对于储君一事的想法了。

偷偷的瞄着教室里的李阙的眼光也变得不一样了。

难道,陛下的想法是,皇太孙,属意秦王李阙?

看这里却,又看了一下坐着在第一排的周王李象,心里也开始对这两个皇孙斟酌了起来。

一下子,连陛下也来到了弘文馆的事情都没有察觉到。

忽闻脚步声,刚回头一看,就看到了那脸上的笑容都藏不住了的李世民正站着在那。

“这小子啊,小小年纪,有这般见识,说的不错,全部都是朕心里的。”李世民心里如是想着,身为乱世中征战出来的帝王,李阙生于深宫,娇生惯养,想不到有些看法居然和他是相似的。

难得生于深宫,娇生惯养的皇孙居然有这般的见解。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