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章相忘预见 - 大周帝师 - 江边狗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都市言情 > 大周帝师 >

第229章相忘预见

第229章相忘预见

前往东都的路途大概要再走上一个多月,一路上陈沉与楚家堡的大队人马相处得还算愉快,楚英果然如陈沉所感觉得那样是个相当刻苦之人,每日几乎雷打不动清晨早起,先打拳法,后练枪法,在练了好一阵子后,才有慢慢醒来的其他楚家堡武人加入到他的晨练队列中。楚英使了一杆精致的花枪,比普通的长枪要稍短几分,枪头窄而寒光刺眼,枪杆细而柔软,一旦舞起来,枪头抖动残影照人,令对手防不胜防。

陈沉也有早起锻炼的习惯,尽管有时会因为各种事情中断,但大多数时间他都能逼着自己爬起来,陈沉心里很清楚,这个时代有多么得弱肉强食,很多时候他人要取你性命根本不会给你时间求饶或思考。

如此情况下,只有武力能给自己搏来一线生机,不说强到将敌人完全杀死,至少也得震慑住敌人让他忌惮,这样才能给大脑一个思考谋略的时间,给嘴一个讨价还价的机会。

一开始在楚英面前陈沉还有些不好意思练剑,只能安安静静在远一点的黄土地上做做俯卧撑,仰卧起坐,波比跳什么的,直到后来陈沉与楚英切磋过了一回后,他才渐渐有勇气每日练习《心眼录》的剑法基本功。

以武力来说陈沉的实力已经不能算弱,他的眼睛和耳朵确实有着让众人诧异的天赋,加上《心眼录》一直在教陈沉如何从对手的气息和微小动作去读懂对手的出招意图,从而挡住对手,甚至先一步反击对手。

在与楚英的切磋过程中,陈沉使练习用的木剑,楚英使不加枪头的软棍,两人交手,楚英并没有手下留情,软棍在空中扎出无数莲花残影,让陈沉招架不住,只能连躲带闪拉开距离,这样狼狈的情况从头持续到尾。

不过楚英在前二十招之内确实未能伤及陈沉分毫,其中有一次陈沉连蒙带猜准确击中了藏在残影中的软棍头部,让没有留手的楚英差点失去了平衡,还有一次陈沉也承认自己有赌的成分,凭感觉出剑一指,竟抢了楚英先机,后者如若抢攻则先一步撞到陈沉的木剑之上,让周围包括楚青青在内实力不俗的武人看得目瞪口呆。

“三哥你实力不济啊,二十招内都未能把陈沉逼入绝境,反而差点让陈沉给刺中,陈沉的细剑是淬过毒的,那赵纯都顶不住,你肯定也不行。”楚青青看到众人都被陈沉的本事所惊异,声音里明显有着兴奋。

“哦?淬毒可是为江湖所不齿啊。”楚英也没恶意,只是好意提醒道。

陈沉也点头接受,悻悻笑道,“平时并不怎么用剑,只求保命而已。”

楚青青也在一旁帮着强调陈沉只是文人,不是江湖之人,用不着讲那么多江湖规矩,楚英看了看愈发没有“楚公子”强硬做派的妹妹,不知是福是祸,只能暗自苦笑惋惜,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

楚英打算再与陈沉交流一下,这时只听“砰”得一声响,把周围楚家堡的子弟都吓得立马拔出武器,以为有江湖对头来寻仇,谁知来者不是别人,就是刚刚习武完回来的余笑,只见他一手缠着铁链子,链子前头厚重的斩首大刀已经砸到了陈沉等人旁边,“都在切磋,不如与我交手一番如何?”

楚英摩拳擦掌饶有兴趣,陈沉则是百般不愿意,他和余笑已经试着交手过了,益都霸刀有特殊的发力方法,余笑的爆发力让陈沉记忆犹新,斩首大刀速度没有楚英的花枪那么快,但力道十足,陈沉敢去接楚英的花枪,但对于尽管眼睛能完全捕捉到的大刀,陈沉只有逃命的份。

之前楚青青说,若不死斗,难分上下,但陈沉根据众人与自己实力的对比已然在心中重新给大家排了序,大致是楚青青和司徒寅属于强者,楚英、雷挺属于很强,余笑已然踏入高手之行列,在他之上苗芳叶盛就已经是更加难以估量了。

那么冬破呢,陈沉突然想起来到这个世界上自己第一个朋友,天生的黄褐色皮肤第一眼看起来有些发育不良,可一旦动起手来冬破身上所散发出来的杀气与敌意会让陈沉联想到他遇到的那些高手,有些东西就是天生的,尽管那时候他被扎隆打了个半死,被叶盛找到后还不愿意回来。

可去年的冬破只有十五岁啊,也不知他现在怎么样了,之前叶盛说给了冬破引荐信,引荐冬破去叶盛的师傅那习武,后来因为各种斗争闹掰后,就再无冬破消息了,陈沉回想起冬破那相当不好听的沙哑嗓音,心中暗自祈求道,无论回不回来,一定要活下去啊。

在陈沉盘腿坐在布满灰尘的土地上发呆之时,楚英和余笑确实比了一场,二人不分伯仲,打斗的场面也相当好看,不过两人都并不满意,尤其是楚英,因为他的对手余笑只用了最普通的木刀,完全未能发挥出真正实力,很难尽兴。

一般当作为楚家新一代栋梁的年轻武士们在习武时,也有一群天资相当不高以后打算转而处理楚家生意或文墨事务的人会围在曹崇身边聊天下大势,曹崇也算生于大儒之家,怎料圣贤书读得属实一般,但融会贯通的学习能力和筹算能力都十分不错。

他每日在人群里高谈阔论的,大都是前一夜悄悄与陈沉探讨所得,最近大家茶余饭后探讨得最为火热的,自然是从西京城里面传出的消息,少帝即位,大赦天下,内阁新立一下子就封了二十几位内阁咨议,徐坚,陈潮,就连大将军南宫望都在其中,最令百姓不解的是西京商会里的李家和丁家也各占一席。

“所以曹公子的意思是,这内阁的目的就是为了替代皇帝?”一位楚家堡青年不解道。

曹崇做了噤声的手势,“可不敢这么说,不过其实我细细想来,大家一起做决定确实要比皇帝一个人做决定要好些,以前西京城大门阀掌权的时候,差不多也是这样,皇帝和忠于皇帝的士族们一直都在与门阀做对以保住自己门阀的位置。”

“那这下可好,小皇帝哪有那个本事,而且现在不少士族都和内阁拧成一股绳,摩拳擦掌要为齐国朝政出力呢。”另一位楚家堡青年领悟道。”

“可不是,也不知道这天下会如何发展呢,我可听陈沉公子说了,那陈潮野心十足,想让齐国吞并整个华夏九州呢。”曹崇言语中不仅不觉得害怕,还觉得有些敬佩。

周围大多数人竟都是类似的态度,“辅国公之子心系大齐,犹胜辅国公啊,大齐的未来有望了。”

“是啊,听说最近已经开始免除徭役,休养生息了,估计等积蓄完实力后,过几年就要开战了。”

“那可太好了,真乃扬我大齐之国威。”

“不过陈沉公子也说,当今齐国这种半吊子的内阁其实并不稳定。”曹崇穿着锦衣坐在小矮凳上,“他说一切都并不会像我们外界看来那么得顺利。”

“那陈公子这是何意?”

无错版本在69书吧读!6=9+书_吧首发本小说。

曹崇摸了摸脑袋笑道,“具体我也有点记不清了。”

事实上陈沉昨夜与曹崇说得也很浅显,大致意思就是现在得内阁看起来顺应士族之意,齐心协力,但事实上一旦真正开始运转还会出现很多的问题,职能部门大都在以徐坚为首的文官掌控下,商业秩序会由西京商会去正式插手,而动武需要的军队则有陈潮和南宫望在考虑。

几股势力虽然都想让大齐强盛,可具体做法肯定是不一样的,比如要打仗就得要钱,要钱就得一边改变施政方向一边课税,一旦课税就会大大影响逐利商人的目的,届时肯定会出现巨大的分歧,而陈潮所设内阁并无合理的表决机制。

分歧产生后,内阁之中士族文官最多,徐坚定是最有发言权的一个,甚至南宫望大将军也会支持他,而反对之人则会渐渐边缘化,矛盾也就愈演愈烈,大家会发现任何事情都讨论不下来,任何事情都寸步难行,最终内阁完全决裂。

追根溯源,其实是因为大齐并无讨论后再由大家一齐表决的传统,家庭父权强盛到有些畸形的这个时代,即便是在家中也总有一锤定音的妄为决定,一代服从一代,一个阶级依附于一个阶级,从而权力最终会流向顶端,这是封建时代逃不开的命运。

陈沉最开始提出内阁之策,也只是希望老皇帝能以此为一个新的中枢机构从而拉拢老臣的心并大大遏制门阀掌控朝政的情势,并非真的是要在齐国推行所谓民主,倒不是因为经济水平还很落后,是民主二字根本还未在人民的脑海中出现。

从陈潮莫名其妙想要推动内阁之策开始,陈沉就已然可以预见到该策略的失败,好的结局会是某一方势力获胜操纵皇帝把握朝政,或许要让齐国强盛也不是没可能,坏的结局就是反目成仇,兵戎相见,到时候一定又会死很多人吧……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