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贫民丫头的事业心 - 锦程万里 - 油煎番茄蛋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都市言情 > 锦程万里 >

第1章贫民丫头的事业心

第1章贫民丫头的事业心

茂盛的叶片覆盖在湿润的泥地上,纤细的花梗上已结出簇簇浑圆乌黑的小小果实。四叶为一组,叶片两端尖狭,绿色中隐隐透出殷红。这么多茜草啊,实在是太好了!

贞锦衣心里充溢着满足和期待,轻轻拨出藤蔓般的小草,小心抖去泥土,放到竹篮里。

“三姐姐!这里还有茜草!”

虎头虎脑的小男孩儿兴奋地蹦跳着,两只小手挥舞才扯出来的草,向着贞锦衣大叫。

“小心泥巴掉到眼睛里!”贞锦依叮嘱着,向他走过去。

那是她这一世的表弟春子,只有五岁多。

上辈子她是个独生女,著名大学纺织专业的高材生,读研时转了服装设计。还没毕业就跟着导师拿下了几个设计大奖,后来在服装厂工作过几年,然后顺理成章地开了个以自己的名字命名的设计工作室。

前些天,她作为特邀嘉宾在博物馆参观古代织锦服饰专展,刚刚看到复原版的“大花楼”“小花楼”织机,记者正过来采访她对古代纺织的看法。她低血糖的毛病突然发作,一阵头晕目眩后眼前一黑……

醒来时眼前就是春子圆溜溜的一对小眼睛,冲着她喊“三姐姐”。

她在这里躺到第三天,才终于接受了自己已经穿越的事实。

倒不是不相信人会穿越,她向来懂得要敬畏未知世界,问题是环境的落差实在是太大了呀。

穿过来的这地方真是穷到了姥姥家!

当真是姥姥家——贞锦衣是在姥姥的床上醒来的。

除了一张没有漆的方桌、三根条凳、她身下的这张床,屋子里再看不到什么称得上“家具”的物品。门窗是粗粗漆过的木头做的,墙壁是泥土垒的,屋顶只有干茅草遮着。

虽然感受到熟悉的气息,但她知道这不是她的家,也不是现在这个身体的家,这家的家主是原主的舅舅。

原主跟她同姓,却没取过名字,因排行第三就被叫作“三丫”,是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从奶奶家跑到这儿来的。因为受凉发起高烧,然后就被她趁虚而入了。

除此之外,她对这个世界的情况基本一无所知,因为她所寄生的这个孩子的记忆实在是太简单,只记得些零星琐碎的家务事,并且还因为她的进入散失了好些。

想不出是怎么穿越来的,更想不出穿越回现代的办法,贞锦衣也想通了:既来之则安之,人总是要活着的。

这里虽说这地方落后些、生活艰难些,但还不到吃了上顿没下顿的地步,一日两餐的杂粮粥总是有保证的;也不至于家徒四壁,能满足基本生活所需,虽然只是最低限度的所需;且因为当地出产棉花,也没有衣不蔽体。

姥姥家和奶奶家里的经济状况差不多都是这样。

在经济不发达的时代,有几亩薄田的普通农民无非如此而已吧。

而她贞锦衣,在现代社会里怎么也是个小有名气的服装设计师,难道在这里还找不到生存之道?

不管是哪个时间地点,只要是有人,就不能不穿衣服吧。

她以前的记忆都还在,那些本事拿到这里来,还不得叫这些落后的古代人惊为天人吗?

前天她坐起来时已经不觉得头晕,就问舅妈要了针线,在自己外套的衣襟上试着绣了朵浅蓝色牵牛花。

可是还没绣完,姥姥进来看见,吓得两眼瞪得滴溜圆,一把抓过去,拿起剪刀就把线全拆掉了。

还严正告诫她:“平民百姓家可不敢用绣花的东西,让官老爷晓得了,是要抓去打板子的!你娘还是你姐教你的?以后可再不敢这样了!”

贞锦衣当然知道古代是等级社会,服饰也有等级之分,却没想到这里的老百姓连最简单的绣花衣服都不能穿。

算了,此路不通也罢,反正她原本对绣花并不十分精通,只是试试针法而已。

再想想,办法总是有的。

今天,她可以起床走动了,就到后院摘了些胭脂花,又哄着小表弟春子带她到有花花草的地方转转。

春子就把她带到了小河边,果然在这里发现了大片大片的四叶茜草。

采下茜根,贞锦衣把它们放在河中漂洗干净。

春子高高兴兴地帮她洗草根洗叶子,又跑去采些野花放到篮子里,玩儿得不亦乐乎。

洗好的茜根拿回去放在米汤里煮沸,放置半天,再取出来洗掉沾上了析出的黄色的糊糊。

放入胭脂花,加上水和一点点醋,再煮,提取出染色用的汁液。

拿了两块白布帕子放在草木灰煮出来的水里泡过,再浸到染液里。取出来用清水漂过,再用木灰水泡,再浸染液,如是三次。

白布变成了鲜艳的玫红色。

春子喜得手舞足蹈:“三姐姐变戏法!红颜色好好看!”

贞锦衣微笑摇头:“还不够正。食醋大概不是很好用,不然就是采摘的时机还不太好。”

前几天,她看到舅妈和姥姥用买来的靛青膏子染自家织的几匹土布,染来染去不是浅蓝、深蓝,就是蓝灰、青黑,实在单调之极,还很容易脱色。

要是她能试验成功,说不定可以靠卖染料先积累个“第一桶金”呢。

可是白布帕子刚刚上了色还没来得及晾晒,舅妈过来看到,“啊”地惊叫一声,一把抓过春子手上的布帕,惊得脸色大变:“你们这是在做啥呢!快放下!”

说罢一古脑儿把染色的工具连带布帕都收了去,汁水、染液全倒进后院的茅坑;帕子扔到颜色最深的青黑染料里浸着;装染汁的罐子也是洗了又洗,就连洗过的水也全倒进了自家茅坑。

收拾干净了才把贞锦衣拉到没人的地方,压低声音对她说道:“咱们平民百姓只能穿素色衣服,红色只有成亲拜堂时才可以用一用。无端端穿用花色的东西,让官老爷晓得了,是要抓去打板子的!”

贞锦衣无语凝哽,半晌抱怨了一句:“这些官老爷怎么动不动就打人板子!”

“不许乱说!万一让隔壁的叔祖爷听到,也得打你板子!”

舅妈显然给吓到了,顾不得手上还有残留的染汁,冲过来紧紧捂住她的嘴低声警告,结果弄了她一脸半红不青的颜色。

贞锦衣自然明白祸从口出、隔墙有耳的道理,只得闷声大发财。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