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懂得宽容和忍让(2)
第47章懂得宽容和忍让(2)
“你是对的,希望你的行为真的能对这个孩子有所帮助。”丈夫说。5年后,在一次音乐大赛中,普鲁特太太应邀担任决赛评委。最后,一位叫里特的小提琴选手凭借雄厚的实力夺得了第一名。评判时,她一直觉得里特似曾相识,但又想不起在哪里见过。颁奖大会结束后,里特拿着一只小提琴匣子跑到普鲁特太太的面前,脸色绯红地问:“太太,您还认识我吗?”普鲁特太太摇摇头。“您曾经送过我一把小提琴,我一直珍藏着直到今天。”里特热泪盈眶地说:“那时候,几乎每一个人都把我当成垃圾,我也以为自己彻底完了,但是您让我在贫穷和苦难中重新找到了自尊,心中再次燃起了改变逆境的熊熊烈火!今天,我可以无愧地将这把小提琴还给您了……”
里特含泪打开琴匣,普鲁特太太一眼瞥见自己的那把阿马提小提琴正静静地躺在里面。她走上前紧紧地搂住了里特,5年前的那一幕顿时重现在她的眼前,原来他就是“普鲁特先生的外甥”。普鲁特太太眼睛湿润了,少年没有让她失望。
【智慧点睛】
所谓真诚并不意味着句句是真话,善意的谎言也是一种真诚。在他人最困窘之时,能替对方保留一分自尊,这种尊重的本身最值得他人敬重。人生活在这个世界上,都是需要寻找爱的慰藉的。没有爱和信任的世界,到处都是荒漠。信任他人,对他人友爱,在心中把美好作为信念坚守,总比把恶毒当作信念要好得多。
243.高大的士兵
【哈佛心语】
没有单纯、善良和真实,就没有伟大。
——列夫·托尔斯泰
【故事殿堂】
这个故事发生在美国南北战争时期。
在一次战斗中,北军指挥官龙德上尉与两名敌兵短兵相接。一番殊死搏斗之后,两名敌兵被他刺倒在地,而他自己也伤得不轻,肩部的肉还被削去了一大块。疼痛几乎使他昏厥过去,凭着顽强的意志,他包扎好伤口,正准备离开战场时,身边一个微弱的声音吓了他一跳。“请等等……请不要走……”那个刚被他刺倒的敌兵向他祈求着,鲜血正缓慢地从他的嘴角向外流淌。
龙德上尉猛转身,两眼死盯着这个尚未死的士兵,没有说话。
“你当然不会知道,被你杀死的两人是亲兄弟。他是我哥哥罗捷,我想他已经不行了。”他挣扎着看了看另一个士兵,喘着粗气说:“我们原本无冤无仇,可是这可恶的战争……我不恨你,何况是以二对一。但你确实太早一点把我们这对兄弟送入地狱了。看在上帝的份上,请帮帮我们!”
“你想要我为你做什么?”龙德问。
“我叫厄尔,莎莉·布莱克曼是罗捷的妻子,他们结婚就要满两年了。不久前罗捷错怪了莎莉,她赌气跑回了父亲的农场,罗捷对此后悔不已。就在半个钟头前,我们还在谈论她,罗捷刚为她雕了一个……一个小像……”
这个自称厄尔的士兵没等说完便昏迷了。
“醒醒,醒醒!”龙德扶起厄尔,大声喊道。
厄尔吃力地睁开眼说:“请告诉莎莉,罗捷爱她,我也……”说着,厄尔再次昏迷过去。龙德放下厄尔,匆忙收拾了罗捷的遗物:一张兵卡;一块金表,上刻一行小字:“onlymylove!s.l”(我唯一的爱!莎莉)显然是莎莉送给罗捷的礼物;一个握在手里的精美的女人头小雕像。而后,龙德背起厄尔,飞快地向战地救护所跑去。
战争结束已经是两年之后了,厄尔回到家乡见到莎莉时,两人泪流满面。
“对不起!莎莉,我没能保护罗捷,回来的不应该是我,应该是他。”说完厄尔愧疚地低下了头。
“不,厄尔,别这么说!你很坚强,龙德已全告诉了我。”莎莉说,“罗捷牺牲了,你负伤被俘,当时我也不想活在这个世界上了,是龙德救了我,他好几天不离我左右,直到我有点信心了才离开,临走时留下了这张字条:‘上帝知道我是无罪的,但我愿意死后承受炼狱的烈火!’别过度悲伤了,厄尔,上帝会原谅我们的!”
此后,尽管厄尔和莎莉多方打听龙德的消息,但龙德却始终没有出现,然而,在厄尔和莎莉的心中,龙德的形象永不磨灭。
【智慧点睛】
残酷的战争让人们失去了理智,几近疯狂。那么,在没有温暖充斥的战场上,是否就意味着我们要违背一切做人的原则,甚至是本性?
显然不能,然而就是这一点动摇才显示出人性的高贵来。一点善良与关怀常会令人感动一生,也只有温情才会让人们却下心灵的盔甲,这是冷漠与残酷所不能做到的。人性最能闪烁动人光辉的,莫过于在任何地点都能看到的善良之举。
244.总统敌人斯坦顿的“下场”
【哈佛心语】
宽容就像天上的细雨滋润着大地。它赐福于宽容的人,也赐福于被宽容的人。
——莎士比亚
【故事殿堂】
林肯竞选总统的时候,他的强敌斯坦顿想尽一切办法在公众面前羞辱他,毫不留情的攻击他的外表,故意制造事端为难他。很多民众都为林肯打抱不平。
林肯当选美国总统后,他必须找几个人当他的内阁大臣,与他一同策划国家大事,其中必须选一位最重要的参谋总长,他没选别人,而是选了斯坦顿。
这个消息一传出来时,整个美国一片哗然,街头巷尾的民众议论纷纷。有人好心地提醒林肯说:“你是不是选错人了?你难道忘记了他以前是如何诽谤你的吗?他一定会故意扯你的后腿,你要三思而后行啊!”林肯不为所动,他回答说:“我认识斯坦顿,我也知道他从前对我的批评,但为了国家前途,我认为他是最适合这个职务的人。”
果然,斯坦顿为国家以及林肯做了很多有益的事。过了几年,林肯被暗杀后,有许多话都在赞颂这位伟大的领袖,但是在这所有的话中,斯坦顿的话最有分量。他对躺在福特戏院里的林肯说:“这里躺着一位有史以来最完美的统治者。”
林肯的一生是仁爱的一生,他用宽容这种高贵的力量征服了一个又一个政治对手,有许多人还因此成为他的忠实追随者。对当时的战争部长斯坦顿,以及著名的“拖延将军”麦克莱伦,他都用一颗博大的心来宽恕他们的辱骂与诅咒,并最终赢取了他们的心。
【智慧点睛】
气量是一种高尚的人格修养,一种成大事的大将风度。是否拥有气量,关键看三点:一是平等的待人态度,不自认为高人一等,保持一颗平常心,平视他人,尊重他人;二是宽阔的胸襟,胸怀坦荡,虚怀若谷,闻过则喜,有错就改;三是宽容的美德,能够仁厚待人,容人之过。气量实际上反映了一个人的素养和品性。气量的真正内容是宽容,用博大的态度对待他人,就等于给自己送了一份价值不菲的礼物。生活里多一点宽容,生命就会多一份空间和爱心,生活也就多一分温暖和阳光。
245.没拿金牌的冠军
【哈佛心语】
生活中有许多这样的场合:你打算用愤恨去实现的目标,完全可能由宽恕去实现。
——西德尼·史密斯
【故事殿堂】
2004年8月23日,雅典奥运会男子单杠决赛正在激烈进行。28岁的俄罗斯名将涅莫夫第三个出场,他以连续腾空抓杠的高难度动作征服了全场观众,在比赛中不仅出现了6个飘逸的空翻,而且几乎完美地完成了比赛,精彩的表演征服了现场的观众,赢得了满场的掌声与喝彩。只是在他落地的时候,出现了一个小小的失误——向前移动了一步,裁判因此只给他打了9.725分,仅仅排在第三位。涅莫夫没有争辩,大度地原谅了评委们并不公平的待遇。
但是看到这个成绩,全场观众都开始为涅莫夫感到不平了。全场的观众都不停地喊着“涅莫夫”、“涅莫夫”,并且全部站了起来,不停地挥舞手臂,用持久而响亮的“嘘”声表达自己对裁判的愤怒。比赛被迫中断,第四个出场的美国选手保罗·哈姆虽已准备就绪,却只能尴尬地站在原地。
面对这样的情景,已经退场的涅莫夫从座位上站起来,向朝他欢呼的观众挥手致意,并深深地鞠躬,感谢他们对自己的喜爱和支持。可是,涅莫夫的大度进一步激发了观众的不满,整个体操馆内响彻着观众的嘘声,一部分观众甚至伸出双拳,拇指朝下,作出不文雅的鄙视评委的动作。
由于场面趋于失控,比赛无法继续进行。裁判们马上围拢在一起,紧张地进行讨论。面对如此巨大的压力,裁判被迫重新给涅莫夫打了9.762分。可是,这个分数不仅未能平息观众的不满,反而使嘘声再次响成一片。
这时,涅莫夫显示出了他非凡的人格魅力和宽广胸襟。他重新回到赛场,举起右臂向观众致意,并深深地鞠了一躬,表示感谢。接着,他伸出右手食指作出噤声的手势,然后将双手下压,劝慰观众保持冷静,给保罗·哈姆一个安静的比赛环境。
涅莫夫的宽容,让中断了十几分钟的比赛得以继续进行。在那次比赛中,涅莫夫虽然没有拿到金牌,但他仍然是观众心目中的冠军;他没有打败对手,但他以自己的宽容征服了世界。
【智慧点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