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选择自己的未来(4) - 哈佛教授讲述的300个心理学故事 - 牧之 苏陌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20章选择自己的未来(4)

第20章选择自己的未来(4)

小说一定摄魂勾魄,叫人欲罢不能!学生更兴奋、更激昂、更富创作激情了。他不可遏止地一而再,再而三地接续、接续……最后,电话铃声骤然响起,打断了学生的思绪。电话内容找作家,是急事。作家匆匆准备出门。“那么,没读完的小说呢?其实你的小说早该收笔,在我第一次询问你是否结束的时候,就应该结束。何必画蛇添足、狗尾续貂?该停就停,看来,你还没把握情节脉络,尤其是缺少决断。决断是当作家的根本,否则,绵延逶迤,拖泥带水,如何打动读者?”

学生追悔莫及,自认性格过于受外界左右,作品难以把握,恐不是当作家的料。

不久以后,这名学生遇到另一位作家,羞愧地谈及往事,谁知作家惊呼:你的反应如此迅捷、思维如此敏锐、编造故事的能力如此强盛,这些正是成为作家的天赋呀!假如正确运用,作品一定能脱颖而出。

【智慧点睛】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凡事都难有统一定论,谁的意见都可以参考,但永不可代替自己的主见,不要被他人的论断束缚了自己前进的步伐。追随你的热情、你的心灵,它们将带你实现梦想。

遇事没有主见的人,就像墙头草,遇东风东倒,遇西风西倒,没有自己的原则和立场,不知道自己能干什么,会干什么,自然与成功无缘。

104.坚持到最后的柏拉图

【哈佛心语】

累了就歇在路边的人是不会得到胜利的。

——尼克松

【故事殿堂】

在哈佛,我们从校训上就可看出他们对于古老的希腊文明的敬仰与传承。不用说,“与柏拉图为友”的柏拉图故事在哈佛校园里一定是为学子们津津乐道的。

开学第一天,苏格拉底对学生们说:“今天咱们只学一件最简单也是最容易的事儿。每人把胳膊尽量往前甩,然后再尽量往后甩。”说着,苏格拉底示范了一遍。“从今天开始,每天做300下。大家能做到吗?”

学生们都笑了。这么简单的事,有什么做不到的?过了1个月,苏格拉底问学生们:“每天甩手300下,哪些同学在坚持着?”有90%的同学骄傲地举起了手。又过了1个月,苏格拉底又问,这回坚持下来的学生只剩下八成。

1年过后,苏格拉底再一次问大家:“请告诉我,最简单的甩手运动还有哪几位同学坚持了?”这时,整个教室里,只有一人举起了手。这个学生就是后来成为古希腊另一位大哲学家的柏拉图。

【智慧点睛】

世间最容易的事常常也是最难做的事,最难做的事也是最容易做的事。说它容易,是因为只要愿意做、坚持做,人人都能做到;说它难,是因为真正能做到并持之以恒的,终究只是极少数人。半途而废者经常会说“那已足够了”、“这不值得”、“事情可能会变坏”、“这样做毫无意义”,而能够持之以恒者会说“做到最好”、“尽全力”、“再坚持一下”。要知道,巨大的成功靠的不是力量而是韧劲,竞争也常常是持久力的比拼。

105.自己设计命运的教授

【哈佛心语】

我让旁人去嘀咕,自己却干自己认为有益的事。我巡视了自己领域中的事,认清了我的目标。

——歌德

【故事殿堂】

哈佛大学的东亚研究所,有一位来自中国的教授正和同学们一道分享他的童年趣事:

小学六年级的时候,我考试得了第一名,老师送我一本《世界地图》,我好高兴,跑回家就开始看这本《世界地图))。很不幸,那天轮到我为家人烧洗澡水。我就一边烧水,一边在灶边看地图,看到一张埃及地图,想到埃及很好,埃及有金字塔、有埃及艳后、有尼罗河、有法老王,还有很多神秘的东西,心想长大以后如果有机会我一定要去埃及。

看得入神的时候,突然有一个大人从浴室冲出来,胖胖的围一条浴巾,用很大的声音跟我说:“你在干什么?”我抬头一看,原来是我爸爸。我说:“我在看地图。”爸爸很生气,说:“火都灭了,看什么地图。”我说:“我在看埃及的地图。”父亲跑过来,“啪、啪”给了我两个耳光,然后说:“赶快生火,看什么埃及地图。”打完后,一脚把我踢到火炉旁边,用很严肃的表情跟我讲:“我保证,你这辈子不可能到那么遥远的地方,赶快生火。”

我当时看着爸爸,呆住了,心想:“他怎么给我这么奇怪的保证?真的吗?这一生真的不可能去埃及吗?”20年后,我第一次出国就去埃及。我的朋友都问我到埃及干什么,那时候还没开放观光,出国是很难的。我说:“因为我的生命不能被别人设定。所以我要去埃及旅行。”

有一天,我坐在金字塔前面的台阶上,买了张明信片寄给我爸爸。我写道:“亲爱的爸爸:我现在在埃及的金字塔前面给你写信,记得小时候,你打我两个耳光、踢我一脚,保证我不能到这么远的地方来,现在我就坐在这里给你写信。”写的时候感触很深。我爸爸收到明信片时跟我妈妈说:“哦!这是哪一次打的,怎么那么有效?一脚踢到埃及去了。”

【智慧点睛】

你的人生,由你自己规划,成功和失败掌握在你自己手里。

如果将自己的发展依赖于别人的定位,而没有自己的人生目标,没有自我实现的欲求,就不可能作出一番事业。你的生命,要靠自己去雕琢。你要选择自己的生活道路,确定人生的目标,也就是为自己“人生道路怎么走”、“朝着什么方向走”、“最终要达到什么目的”进行规划。

被别人设定,并且照着别人的设定去做的人,他的生命注定只能平淡无奇,碌碌无为。只有对自己的生命充满激情和幻想的人,才会不断地超越自己,达到一个又一个高峰,人生也因此而绚丽多彩,跌宕多姿。

106.获得诺贝尔化学奖的“丑小鸭”

【哈佛心语】

勇敢地走你自己认为正确合理的道路。

——罗曼·罗兰

【故事殿堂】

获得过诺贝尔化学奖的奥托·瓦拉赫曾是一个被认为成才无望的“笨学生”。瓦拉赫在读中学时,父母为他选择了主修文学。不料一个学年结束以后,老师为他写下了这样的鉴定:“瓦拉赫很用功,但过分拘泥,这样的人即使有着完美的品德,也很难在文学上有所作为。”无奈之下,父母只好尊重儿子的意见,让他改学油画,可瓦拉赫既不善于构图,又不长于润色,对艺术的理解力也不够敏锐,成绩在班上是倒数第一,得到的评语更是令人难堪:“非常遗憾,你在绘画艺术方面所表现的素质令人失望,将来恐怕难有造诣。”

面对如此“笨拙”的学生,绝大部分老师认为他将难有作为。只有化学老师认为他做事一丝不苟、耐性专一,具备做好化学实验应有的品格,建议他试学化学,瓦拉赫接受了化学老师的建议,从此,瓦拉赫的潜能被激活了,智慧的火花迸发出耀眼的光芒。昔日同学眼中的“丑小鸭”终于变成了日后的“白天鹅”。

【智慧点睛】

所谓的天才,就是努力的力量。

和奥托·瓦拉赫一样,我们每个人身上都蕴含着一份特殊的才能。只要我们能够找准自己各自内心里的“宝藏”,努力去挖掘,勇敢去尝试,那么,我们就能够取得令人称赞的成绩。

每个人出生的时候,上帝都在他的心中放了一块无价之宝。在哈佛大学的心理学系,教授常说的一句话是:宝贝若是放错了地方便是废物,所以请一定要找到你的长处,经营你的优势,靠自己去搜寻人生的宝藏。

107.勇敢的比尔·盖茨

【哈佛心语】

勇敢则是与深思和决断为伍的。

——约翰·昆西·亚当斯

【故事殿堂】

科莱特在1973年考进哈佛大学,经常坐在他身边的同学,是一个18岁的美国青年。大二那年,这位小伙子邀科莱特一起退学,他决定去开发bit财务软件,想找科莱特一起合作。不过科莱特拒绝了,因为他好不容易来到这里求学,怎么可以轻易退学呢?更何况那项系统的研发才刚起步,墨尔斯博士也只教点皮毛而已。

所以,他认为要开发bit财务软件,必须读完大学的全部课程才行。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