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复兴
书接上回,且说,此刻第四次入侵玄霄大陆之时,正是身为皇帝的皇甫孝恭即位之时,他立刻亲自御驾亲征,奋力对抗大举入侵地域外异族。当皇甫孝恭所亲自率领的全部禁军,来到坤元江中下游以北的临坤府,登临城头,看着远处密密麻麻的敌军,他的眼神中充满了一抹沉重。他对着全城将士们和百姓们大声说道:“兄弟姐妹们,如今域外异再次入侵,试图亡我国家,灭我种族,我们无路可退。所以,自朕以下,城在人在,城破人亡。”
所有将士和百姓们,都大声喊道:“愿与陛下一同作战,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当敌军开始攻打坤元府城之时,皇甫孝恭及其次子皇甫庆之开始跟敌军血战,而太子皇甫庆国则驻守京都胤都府,他昼夜不辍地观看着战报。只是,令他怎么也没有想到的是,与他一同驻守京城的弟弟皇甫景玮竟然准备与其母妃、外公胡翔一同勾结,以重金收买众多魔门高手,试图刺杀太子,谋朝篡位。
结果,专门负责监察护龙卫的监龙卫,却也同时受护国神殿重托专门负责保护太子。自然,对此一无所知的皇甫景玮及其母妃、外公胡翔一族,甚至都还来得及发动叛乱,便被全部诛杀,悬首于朱雀门前。
同样,接受了护国神殿之令的负责监督护国军的监国院,也分别对各地依旧不肯降服的部族势力以及其它各大势力进行秘密监察,很快就有一批心怀反心的势力,被全部诛灭九族。
至于护国军和护龙卫两大军队,更是在帝国北方、东北方,与在他们一同作战的十大大柱国家族,一同与域外异族人血战。
虽然有监国院和监龙卫的高手在保护着皇帝皇甫孝恭,但是,战场之上,情况瞬息万变。更何况一直亲临一线的皇帝,最终在与数十位域外异族王之下的将领血战中,身受重伤。而他的次子皇甫庆之更是为保护父皇而战死。皇帝都是如此刚烈,其麾下的六军十二卫禁军将士们,自然更是血战不退。
不过,正因他们地血战,令域外异族人无法攻占临坤府城,这自然导致敌军无法渡过坤元江,彻底延迟了他们进军的速度。
而其也在驻守在帝国西北、北部、东北部一线地区护国军、护龙卫以及十大大柱国的大胤将士们地顽强抵抗之下,导致域外异族人根本无法南下。
以至于,域外异族人不得不与大胤帝国僵持着。不过,他们为了能够未来的谋划,竟然开始与那始终都剿灭不了的荒族人进行通婚,并且还收纳了众多主动投降域外异族人的大胤帝国国内的旧有贵族势力和众多魔宗邪门子弟。
在一番操作之下,一个个完全听命于域外异族人的势力诞生,他们开始成为域外异族人的先锋军队,为他们的主子忠心耿耿地当走狗。
皇甫孝恭最终因为受伤过重而死,太子皇甫庆国继承皇位,而他立刻继承了他的父亲的遗志,亲自御驾亲征,与敌血战。
域外异族人自然是派出了那些被他们创造出来的人族与异族人结合而成的异魔族人,这些战斗力比域外异族人弱了不少,但是却嗜杀成性、毫无人性、如同虎狼一般团结作战的异魔族人,自然是让皇甫庆国所率领的包括禁军、四大大柱国所率领的大胤军队在内的将士们吃了不小的亏。
不过,很快,皇甫庆国已经在交战之中,逐渐明了这些新生的部族们的弱点。在之后的交战中,异魔族人组成的大军很快就被成批成批地歼灭,最终逼得域外异族人不得不亲自出兵。
如此这般僵持不下,皇甫庆国最终战死在边疆。从他之后数代皇帝,更是都纷纷战死,与他们一同战死的还有众多皇甫一族的族人。至于,十四位大柱国各自的家族们,也同样是死伤惨重。
如此忠良之家都牺牲惨重,那么更不用说那些战死的将士们呢!在整个大胤,凡是家中有战死者,虽然家中亲人悲痛,但是却都为牺牲者骄傲。
自然,有忠心为国为民者,也有阴谋私利者,这其中就有荆南世家司马一族、河东符氏、赵氏、王氏、河右姜氏、河中中行氏、燕东慕容氏、江南萧氏、谢氏、秦氏、万氏、严氏、西岐夏侯氏、姬氏、西楚桓氏等族,他们自然是不断地暗地里积蓄自己的力量,甚至派人与异魔族联合,意图反叛。
结果,阴谋泄露,他们最终无一不被灭族,不过身为大族,他们却都留下了血脉,意图有朝一日,再次复兴他们的大业。
这场与域外异族人和异魔族人连绵持久的战争,致使整个大胤帝国国内家家缟素,但是大多数大胤子民们却都全力支持帝国大军作战。
不过,谁能想到?当此时因为父兄尽皆战死而继承皇位的皇甫秉德,却不曾想到,自己的第三子皇甫修文竟然在娶了一位因为勾结异魔族而被全家抄斩的汪氏家族之中的一位余孽为侧妃,因为听信这位妃子地谗言,而意图在自己父皇皇甫秉德再次御驾亲征之际,竟然妄图想要截断其后勤辎重,结果却被监龙卫所侦破。当皇甫秉德听到此事,立刻下令刑部、大理寺和都察院三法司联合调查此事,最终皇甫修文被赐死,那位汪氏余孽更是被斩杀,同时根据这条线索,更是将争夺宛若毒蛇一般蛰伏的叛国家族的余孽又找到了一批,将他们全部都依法审判,全部斩杀。
但是,依旧还有众多的隐藏极深的余孽,在伺机准备起事。
随着时间地推移,局势越来越不利于域外异族人,最终,他们彻底败退,而他们的走狗异魔族人,也如同丧家之犬一般,被人人喊打,最终他们都纷纷不得不躲人重重沙漠之中。
随着时间地推移,这第四场灭世大劫彻底解除。
大胤帝国获取胜利之后,又历经数代明君励精图治,大胤帝国再次恢复到了鼎盛之时。但是,那些隐藏极深的意图推翻大胤帝国的势力,开始纷纷地因为大胤帝国的几代昏君地听信奸佞之言、荒废朝政、枉害忠良、横征暴敛、大兴土木之下,自然让这些势力都找到了机会,他们纷纷开始收买人心,鼓动各地饱受贪官污吏搜刮无度的百姓们,纷纷开始起义试图推翻大胤帝国。
顿时,整个帝国眼看着即将分崩离析,而皇甫一族之中心怀异心者,竟然纷纷也都开始割据自立。而昔日的司马家族余孽司马欢,则立了一位年仅三岁的皇甫邕为皇帝,其生被皇后司马氏所害。
在司马欢摄政期间,皇甫邕这个傀儡皇帝,根本就没有任何自由,而司马皇后更是视他为眼中钉肉中刺,时时刻刻都想着为司马家族拔除他。不过,却被其父司马欢所劝阻,毕竟司马欢认为如今天下虽然诸侯并立,但是百姓人人依旧心向大胤,而那护国神殿又一直不知什么时候会出现,所以并不是到取代皇甫氏的时机。
正是在这个时期,秦烁化为一位老者,成为了皇甫邕的老师喻祯。虽然皇甫邕年幼,但是在这重重杀机、尔虞我诈的皇宫中,他却十分早熟。而秦烁地到来,让这位年幼的皇帝终于有了依靠。
之后的岁月里,倾听着秦烁地谆谆教导和悉心照顾、保护之下,皇甫邕逐渐地在朝中拥有了自己的班底,并且取得了十四位大柱国的后裔们和众多天下能人贤才们地支持和保护,尤其是秦烁还保护了被司马欢害死的监察御史于琬和刑部左侍郎他虞德诚等等忠臣的遗孤,都被秦烁所暗自保护,收为养子,其中则有三位继承了秦烁化身的喻祯姓氏的喻世忠、喻世义和喻世仁。
不过,皇甫邕的动作,还是让司马欢有所察觉。而秦烁为了保护皇甫邕,最终让皇甫邕亲自下旨,赐自己一死。皇甫邕早就将秦烁是视作父亲一般,他怎么能够忍心下手?但是,秦烁却早已命人将自己拟好的诏书送至中书省。很快,当他趁着皇甫邕不注意,饮下早已准备好的鸩酒之后,皇甫邕看着如师如父的秦烁死去,他悲痛欲绝。
而随着秦烁所化身的老师喻祯这一死,自然让司马欢放松了戒备。他这一放松警戒,便彻底陷自己司马一族于死地。
果然,随着皇甫邕羽翼丰满之时,他当机立断,彻底将司马家族一举剿灭,而虐待自己的司马皇后更是被五马分尸。不过,像司马家族这样的世家,怎么可能将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所以他们依旧还是有余孽逃走。
随着皇甫邕迅速掌握朝政,他开始斩除奸佞之臣,为忠臣平反昭雪,同时整顿军队。
无错版本在69书吧读!6=9+书_吧首发本小说。
不过,在此之前,他却还是去了恩师墓前,他跪倒在墓前,泪流满面地说道:“恩师,我一直想要称呼您一声‘父亲’。我父皇早逝,母妃被害,权臣把持朝政,是恩师您出现在我身旁,教导我,保护我,教导我,让我从一无所依,到如今铲除权臣,终于夺回了我皇甫一族的江山。放心吧!恩师,我肯定会秉承您的期盼,彻底恢复帝国的荣光。”
在皇甫邕身后,秦烁所化作的喻祯所收的义子义女们,都纷纷恭敬地三拜九叩,在他们心中,他们能够活着,能够文武双全,修为强劲,都是得益于义父地保护和悉心培养。
他们在心底里默默说道:“放心吧!义父,我们必定会忠心耿耿辅佐陛下,重现帝国的辉煌。”
在他们君臣齐心和十四位大柱国后裔所率领的大军地迅速进攻之下,在依旧心向大胤帝国的百姓们地支持之下,很快那些分裂的势力们都被迅速地消灭,那些一直试图毁灭大胤帝国的势力们,大多都被消灭干净,但是依旧有余孽还是逃脱了,不过他们明白要想复仇只能继续潜藏,还要潜藏的极深。
皇甫邕在重新统一帝国之后,立刻开始励精图治,轻徭薄赋,推行一系列利民护民的政策,严格制定律法,终于让整个帝国内部彻底恢复了繁荣,在他驾崩之时,整个帝国再次恢复了繁荣。尤其是,在他的数代子孙地励精图治之下,大胤帝国的国力甚至远远超过了以往的巅峰时代。
秦烁看着棋盘,眼神中充满了一抹惊讶之色。他喃喃自语道:“看来,你这个莫名的强大存在,似乎将我的每一步都算在内,这一次距离第五次灭世大劫还有三千年,只要大胤帝国继续积蓄国力,必定会对被你放入的域外异族人迎头痛击,不知道你究竟是为了什么?是觉得很好玩么?”
他看着那些隐藏极深的反叛势力和异魔族人,都似乎在一只无形的大手地拨动之下,他们纷纷发起对大胤帝国或明或暗地大规模袭击和暗杀。
自然,这迅速地锻炼了整个大胤帝国的军队和百姓,他们万众一心,英勇顽强,毫无畏惧。而他们就像是专门用来训练大胤帝国军队和百姓战斗力和协同力一般的陪练一般,让整个大胤帝国不至于陷入因为富足而骄奢无度、死于安乐。
“唉!希望这场灭世大劫能够快点结束。”秦烁淡淡地说道。
至于,大胤帝国自皇甫邕之后的历代皇帝,虽然有几个平庸君主,但是大多数却是明君,而贤能之臣不懈于朝局,奸佞之臣更是迅速都被贬黜,以至于整个帝国内部执法如山,官吏不敢违法害民,世家大族、皇亲国戚更是谨守律法,不敢有所触犯,至于帝国将士更是军纪严明、秋毫无犯。如此长久清明之政,国力自然更加强盛。
秦烁看着棋局,继续落子。他发现,自己所收的那些义子之中,更是有喻氏、于氏和虞氏三族也成为了与以往的十四个大柱国家族并立的大柱国。
欲知后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