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一章 - 妖怪动物园经营日志 - 道系人生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八十一章

第八十一章虽然对于自己的离开明珠表现出了相当冷淡的态度,但孔碧也不在意,独居的动物对自己情感的表述方式本就比群居的生物看上去要冷淡得多,所以有些喜欢宠物狗的人会觉得猫这种生物养不熟,不过在孔碧看来,犬科动物和猫科动物差别其实并没有那么大,只是一个表达感情的方式相对含蓄,另一个又过度热情而已。

当然,个体之间的差别也是很大的,像妙妙对除了孔碧以外的人虽然态度算不上热情,但喂熟了的人如果敢像孔碧那样直接进去撸大猫它也是不会太反抗的,只不过没有人敢这么做而已。

而从小就在人类社会长大的康康就更不用说了,虽然因为体型的增长对人的态度也开始逐渐出现了细微的变化,但这并不代表着它就会攻击人了,只是成长带来的性格转变而已。

孔碧将垃圾都收拾好交给员工之后便不再理会,饭前又将自己从家里带回来的土特产分发下去。

作为被南方一举扶持出来的第一个一线城市,孔碧的家乡其实也没有什么特产,熊猫算一个,竹编工艺算一个,不过这俩都是不可能拿来当特产送人的,所以孔碧送的是竹筒酒和油炸竹虫以及香料。

竹筒酒,酒如其名,就是用竹筒装着种出来的,这种酒往往需要三年左右才能成型,通常得在竹子还是竹笋状态时就将酒浆注入到其中去,这样经过三五年的吸收与生长,才能种出合格的竹筒酒,哪怕不拿来喝,拿来做菜也是很合适的。

比起一般白酒来说甚至会让菜品带上一抹竹子的清冽甘爽。

而竹虫就更是一种美味了,作为竹林中的害虫,它们的味道却是妙不可言,用开水烫过之后再用油炸,香脆可口,再搭配上秘制的香料味道更是不用说,是孔家村每年十月到二月期间几乎每月必吃的美食,喝酒的时候来上一点简直快活似神仙。

在孔碧看来,竹虫其实刚炸出来的味道才是最好的,放进密封袋带过来的这个过程中多少有些损耗它的口感,不过配上孔家村研制的秘制香料味道也差不到哪里去,毕竟那可是经过百年时间考验的香料,曾经还专门有烧烤连锁店的老板慕名前来收购。

孔家村的人是吃各种虫子的行家,这也跟她们那边丰富的虫类资源脱不了关系,不过国内出名的还是彩云虫谷,她们那边反倒寂寂无名,但如果有人旅游过去,会发现烧烤摊乃至饭店都少不了几个在一些人看来完全忍受不了的虫类菜品。

孔碧一般是不会给人带这种不太大众化的特产的,因为很多人都接受不了,她大学那会儿几个室友只有孔碧跟另一人是本地的,剩下的全都是来自天南海北的外地人,属于是看到虫子都能吓哭的那种,所以孔碧自然不会没事找事带这种东西给她们品尝。

所以孔碧在过年回家之前是有特意问过才带的,毕竟虽然很多人看到虫子的外形就忍不住起一身鸡皮疙瘩,但也同样有没吃过的感到跃跃欲试。

市面上的竹虫因为各种原因而供不应求,价格如今已经被炒到两百多一斤了,不过孔家村有专门种植一片供它们用于各种用处的大竹林,自然也有专门用于养殖竹虫的区域,所以倒是不太缺竹虫,自己人购买价格会便宜很多,有时候赶上‘旺季’数量多了甚至还会白送,一看就不是做生意的料。

因为对竹虫已经有些吃腻了,所以这次带来的竹虫孔碧全拿去食堂让他们分了,反倒是香料给自己留了不少,这玩意儿是烧烤、做凉拌菜之类必备的好东西,用料既讲究也香,哪怕是对美食再挑剔的人都很难说出不好吃的话来。

当然,这个讲究其实也只是对现在的人而言,以前其中的很多味中草药搁以前都是狗都不吃,属于路边杂草的地位,不过随着时间流逝,某些曾经常吃的野菜都成了保护植物,人工种植的也贵,价格自然而然也就被炒了上去,从以前的穷人才吃变成了现在有钱人才吃得起的美味。

孔家村的人对他们那边附近的各种植物都门清,毕竟穷的时候都堪称神农尝百草啥都尝过了,后面学聪明了就不自己去试毒了,而是盯着野生的食草动物,从它们会吃的花草中看着摘,又或者是拿着自己看着能吃的喂给它们吃试试毒,没毒死就带回家煮熟了吃,毒死了也没关系,把动物血放了煮熟了吃也吃不死人……

总之,靠着这种几近无所不用其极的方式,孔家村的人对各种花草树木了解都是很深的,也在这其中渐渐摸索出了哪些东西混在一起味道会更好,哪些东西下饭哪些只能拿来做香料,更有些废物一个什么都不能做只是看着好吃而已。

某种意义上来说,这跟彩云省吃蘑菇的风俗也差不多,每年总有那么些个自信满满的被送医院,所以后面孔家村的人干脆就在医院旁边开了家饭店,不太确定的就送到饭店里去做,这样出了问题就能第一时间送医院去,不至于出现直接吃席的惨剧。

近几年来,随着对野外资源的重视,路边随手摘的一朵花都可能是保护植物导致自己被判刑的缘故,这种情况出现的频率才减少了很多,孔碧想吃什么也老老实实花钱去买,没有跟小时候一样去野外摘了,不过现在孔碧觉得自己其实又可以了,只要她不是以人类形态去吃的。

保护动物吃保护植物犯什么法?

……

回到动物园之后,孔碧又开始了每天撸妖怪的日常,王天霸不知是没用心还是真的有点笨,至今都还没能学好一门外语,不过好在也没人着急,反正学不会就一直上课就是了。

就这样过了半个月之后,孔碧收到官方传来的消息,新西兰那边同意了将鸮鹦鹉送来的情况,双方还在就细节争论着。

对于这个结果,孔碧倒是有些意外,毕竟这某种程度上来说也相当于是一种外交,就算最后能成功按理来说速度也是很慢的,而这个进度比孔碧预想中的已经快多了。

不过仔细想想,孔碧倒也不意外,一来鸮鹦鹉并非新西兰的国鸟,他们的国鸟是几维鸟,也是一种不会飞的鸟类,而鸮鹦鹉虽然是濒危物种,但如今人工孵化的还算是比较成功,可以说是暂时摆脱了灭绝的风险了,因此条件要求自然也比之前要降低了一些。

虽然如此,想要成功还是比较难的,孔碧觉得估计是因为那只鸮鹦鹉的情况实在比较特殊。

鸟类爱上饲养员这样的事情在实在不算罕见,鸮鹦鹉中其实也是如此,它们之所以能走红于网络,便是一只人工饲养下的鸮鹦鹉对着人不可描述,据说是因为跟人相处太久了所以它将自己也当成人类,对同类反而没有反应,故此在多次求偶失败之后,它就直接对着那个饲养员霸王硬上弓了。

在实在无法扭转它们的性取向时,他们甚至会依靠这种方法来取精。

然而像那只鸮鹦鹉一样因此而抑郁的却实在是少见,更别提它还不是在人类社会下长大的鹦鹉,仅仅只是受伤后被救助的。

不过哪怕如此,对政客来说一只鸮鹦鹉的死亡也不是多严重的事,哪怕它们的种群数量只有两百多,但反正都这么少了,再少一只又有什么关系?

所以孔碧觉得,照料研究鸮鹦鹉的科学家应该也是出了力的,又或者是大紫胸鹦鹉和翎歌的情况给了他们自信?

孔碧也不在意这些,要是真能送过来她就好好接收就是了,不能那也没什么,反正鹦鹉园里已经有大紫胸鹦鹉这个住户了,哪怕鸮鹦鹉过来了孔碧也不会将它单独饲养的。

这在人工饲养下的鹦鹉中也是还没有攻克的难题,许多鹦鹉哪怕主人并没有忽视它们,好吃好喝供着,玩耍娱乐需求也都尽量满足,在这种情况下鹦鹉仍然会出现拔毛等抑郁情绪,对社会化的鸟类来说,单独饲养一只鹦鹉这种情况实在是很容易出现,毕竟鹦鹉哪怕会说人话,甚至还能一定程度上明白那句话的意思,可它们到底不是人,无法向主人阐述自己的需求。

主人也不会明白,自己明明方方面面都已经做到了自己所做到的极限,怎么鹦鹉还是抑郁了?

所以孔碧始终认为,像这种社会化的动物,没有充足的时间和精力最好都不要饲养为好,就算是饲养了,也最好两只一起,这样有个能跟它们自己交流的同伴,精神上出现问题的几率就会小上很多。

当然,这也有个前提,那就是两只最好是同一时间饲养的,鹦鹉是一种嫉妒心和胜负欲都很强的鸟类,如果先养了一只鸟之后过了一段时间再养另一只那就不是它们互相陪伴了,而是要么它们势同水火,要么就是其中一只会抑郁,直到另一只被送走。

所以如果想要教鹦鹉说话,养两只也是比较好的激将法,当其中一只会说话而另一只不会时,它立马就会急了,然后主人就会发现另一只不会说话的鹦鹉突然就‘开窍’了,至于鹦鹉是真的开窍了还是每天看你重复教它说话把你当傻子看那就是件值得深思的事情了。

不过这种方法翻车的可能性其实也不小,毕竟鹦鹉的嫉妒心是很强的,很可能因此就认为主人不爱自己了,然后就玻璃心抑郁了。

智商比较高的生物通常都比较敏[gǎn],所以总是容易抑郁,它们的另一个极端则是好奇心旺盛,看起来贱嗖嗖的。

家养鹦鹉跟家养猫一样,都得承受许多来自它们的缺点。

在孔碧看来两者之间的差别也不是很大,养猫得每天铲屎,养鸟同样得每天铲屎;养猫得接受房间里各处乃至衣服上都是猫毛,养鸟得接受房间全是羽粉、身上全是鸟屎;养猫得接受它们贱不嗖嗖把桌子上、高处的东西推下去,咬你手咬电线,养鸟同样得接受它们贱嗖嗖把东西推地上,拿喙咬电线咬你……

因此大部分的猫、狗、鸟、狐狸、貂等各种动物在孔碧看来都是看别人养才比较有意思,自己养就算了,哪怕是乌龟在孔碧看来都是如此。

当然了,如果它们的各种缺点都是在自己的接受范围内的话,那自己养也确实比在网上看别人养更快乐。

不知道是不是鸮鹦鹉的情况变严重了还是双方借此达成了什么合作,孔碧本以为还能再扯皮上一两个月的事情竟然很快就落实了,不日便会将其给送过来。

孔碧猜测,这大概是因为它们用了什么缓兵之计,而现在实在是没招了,毕竟自从那次李向东跟自己提议之后,后面并没有来找过自己几次,而且频率越来越低,显然是他们自己认为找到了解决的方法,可他们认为的那种方法大概是现在已经被识破了或是已经不起效果了。

因为鸮鹦鹉是从国外来的,也不像其它国外的野生动物那样动物园早有饲养,所以在还没有被送往国内之前就已经有媒体开始预热了。

孔碧看得出来,这是官方有意如此,南方很难留住年轻人不往外流,这并不是基础建设有多差,而是内部的岗位少工资低,并不足以支撑一个家庭,所以许多年轻人都得去别的城市打工才能够养家甚至仅仅只是供自己生活。

因此南方在扶持起孔碧老家这个一线城市后,又盯上了本市。

作为一个以旅游闻名的城市,因旅游而盛也因旅游而衰,物价因此而上涨,工资却反而维持在了二三线的水平,然而一座城市想转型可比明星转型难多了,自然也就更注重热度来维持城市的繁荣,所以这样一种稀有的飞禽来到了自己的城市他们自然是不会放过这个好机会。

营销号也因此闻风而动,什么被自己蠢濒危需要人来保护的鹦鹉、傻到上了树下不来把自己摔死的鹦鹉……种种谣言在孔碧看来跟说扬子鳄喜欢吃雪饼一样,都着实离谱。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