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八章
第六十八章吃完饭,孔碧镇定离去,毕竟她也不是那种特别在意外界看法的人,只要自己脸皮够厚,那怎么都是破不了防的。
所以孔碧已经破罐子破摔了,甚至还跟王玲商量了一下该怎么喂大紫胸鹦鹉。
毕竟数量太多了,以往它们几十只单独结成一个群分散在十万大山中,又不是老虎那种肉食性猛兽,自然是不缺吃食的,但如今它们全都聚集在了一起,单靠它们自己独自觅食不用多久便能将周围的生态给破坏得极其糟糕,所以必定是得人工喂食的。
王玲思考了一下便给出了答案。
大紫胸鹦鹉的食谱跟其它鹦鹉差别不大,大麦、玉米、水果、种子、嫩芽都是吃的,昆虫则吃的相对较少,不过各地的鹦鹉通常偏好的食物也不同,贸然改变喂食的食物也可能会影响它们的健康,所以结合十万大山的生态,王玲才给出一份比较合适、适普性广的喂食方案。
毕竟这么多只大紫胸鹦鹉,是很难面面俱到将每一只都饲养到最好的状态的,所以所能做的便是让鹦鹉无论年老年幼,基本都能吃得下去就足够了。
商讨完之后,孔碧便让王玲去跟采购部的人商量,随着动物和人的增多,采购自然是有单独的人负责的,要新加一种喂食方案,也就需要兽医去跟采购部的协调。
毕竟不同地方出产的农产品其实差别还是蛮大的,在合理范围内自然得挑选最好的。
王玲苦着脸应下了。
把活丢给王玲干之后,孔碧不紧不慢的吃了个八分饱,这才一抹嘴去找蒋秀丽商量事情。
孔碧想找蒋秀丽商量的事也很简单,那就是她想在动物园里开垦一片菜地。
这个想法其实孔碧很早之前就有了,不过那会儿她并不着急,毕竟当时手里钱宽裕,而且自己种菜多麻烦,当然还是直接买方便。
但现在随着经济压力的提升,孔碧也不得不开始考虑尽量缩减一下开支了。
而种菜,动物园是有条件的。
办公楼那边还有很多的空地,那边不适合用来展览动物,只适合作为一些能跟人接触的动物的养老区或是搞绿化,但养老区孔碧已经设立在了兽医院附近,方便出现什么意外能立刻救治不耽误治疗,所以这边的地便闲置了下来,要是拿来种菜也算是物尽其用了。
不过孔碧家里虽然是农民出生,但孔碧从小到大都没下过几次地,也不清楚土质合不合适,这种事就得问作为厨师的蒋秀丽了。
在没出来工作之前蒋秀丽下地是一把好手,毕竟曾经那个年代农民出身的男女几岁就得跟着干农活,怎么都不会一点不了解。
孔碧在食堂吃饭时偶尔也会听她抱怨过农贸市场谁家的菜不新鲜,谁家的西红柿肯定是打过药的,直到后面采购部成立直接跟商户签正式的合同下订单这种话才说的少了,毕竟走正规流程下订单的或许菜品没那么好,但也能称得上中规中矩,都是好好考察过的。
而孔碧招的采购部经理也不是后面招的,是从退伍军人里提拔的,做事也有些一板一眼,还不至于在这种事上捞油水。
当然,这也跟孔碧给的资金够多,选择面很宽广有关。
蒋阿姨很少被孔碧找上门,毕竟她不挑食,反而是其他人混熟之后经常跑过来说自己想吃什么,此时被孔碧找过来不禁略有些慌乱,听孔碧这么一说才放心下来,想了想才摇头道:“如果只是种些葱花韭菜之类的那肯定没问题,但是按园长你的说法,那就有些不太够了。”
思考了一下,蒋秀丽才道:“后山那边怎么样,那边土挺肥沃的,一看就适合种东西。”
孔碧略想了一下,才知道蒋秀丽说的是哪儿,那边是动物园处理厨余垃圾和动物粪便的地方,本来还平平无奇,现在才经历了动物园一个季度的滋润附近的草木就已经长得很茂盛了,而且那块地方以蒋秀丽经常做农活的眼光来看,以前肯定是被使用过拿来开垦过一段时间的菜地的,不然附近不会只有一株小树,杂草多人工痕迹也多。
孔碧不懂这些,但她相信蒋阿姨的判断,在自己不熟悉的领域她向来不胡乱发表看法,闻言立马道:“那就那边吧,正好现在来了那么多鹦鹉,粪便和厨余垃圾都一起收集起来堆肥吧。”
之前这些东西动物园其实也没有扔,而是拿去卖了,孔碧之前跟菜市场大妈聊天可不是白聊的,靠着神通广大的老人们早就打听清楚了这些东西有没有人收,市场价又是多少,虽然不贵,但日积月累下来也不是笔小钱。
而如今倒是用不上了。
毕竟堆肥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弄好的,现在弄了,差不多春天就能用了,没准还能把农家乐的活给抢了。
对没有接触过农村的人来说,对种田之类的还是很有兴趣的,没准能开发出一个新的盈利点。
当然,可能性不大,但至少这能减轻一些孔碧的经济压力,而且自己种的吃起来也放心。
考虑到动物园临近野外,经常会有动物误入,而花椒虽然会带着绿孔雀巡逻,但毕竟族群数量有限,因此孔碧不打算使用常规的种植方式,而是更加健康、环保的方式。
其实打过药的农产品也没什么不好的,毕竟种在地里的东西是很难避免得了虫害的,然而孔碧也怕农药才敢一打完就有动物溜进去偷吃结果害死自己的情况发生,而后山恰好又是动物园没怎么开发过,经常有动物痕迹出现的地方。
所以保险起见,最好能不使用任何化肥、除草剂、除虫剂之类的,至于这么做会不会很麻烦,反正动物园有妖怪在呢,到时候人不好解决、精力不够的情况下,让妖怪帮忙就好了。
这种方式也是一些家庭比较推崇的有机蔬菜的生产方法,有机农业的做法其实就是养土地而不是在养上头长的植物。
人们常说水是生命之源,但土地的作用其实也不枉多让,一个良好的土壤可以提高植物生病、被害虫打扰的能力的,还能够吸引对土地、植物都有益的昆虫、动物来安家,而这些又会进一步吸引来鸟类……
自然界许多生态位都是相辅相成的,哪怕人也是其中的一位。
当然,菜园这种地方孔碧还是不想让鸟光顾的,至少别是外来鸟,自己鸟光顾则完全可以在孔碧的叮嘱下既不伤害植物也不伤害益虫,专逮着害虫吃,完全可以让菜园每年都有一个好收成。
蒋秀丽倒没想那么多,孔碧说什么便点头答应下来,虽然她并不太看好。
动物园这边的生态确实不错,种菜也确实合适,但动物园不可能像农民伺候土地伺候得那么尽心,到时候收获时收成估计也就那样。
毕竟种菜也有很多讲究的,诸如西红柿不能长期只种在同一块地上,得轮换着来,有些作物则极耗土壤,种一季度就得种些别的养土,其中诸如此类的问题零零总总不少。
不过蒋秀丽并未多说什么,一是孔碧明显主意已定,二是……她喜欢种地。
来城里工作那是生活所迫,不回乡下是因为村子早就空了,而城里每家每户就那么大点地方,种什么也就只能种在花盆里聊以慰藉,现在能重新拥有一片地,蒋秀丽还是很高兴的。
事实上,虽然才来动物园一个夏天,但她卧室的花盆都已经有十几盆了,本来还琢磨着跟孔碧打申请找一块动物园用不上的小地方种种菜、种种花的,没想到现在竟然一步到位了。
毕竟是忙惯了的人,蒋秀丽是不想闲下来的,种地虽然累,但她还是挺喜欢干这种活的。
而且有些菜品,只有自己种的作物才能做出最好的状态来,因为自己知道那个植物哪个地方更合适拿来做什么。
孔碧见目的达成,也很快就遛了,也没指望这事能减轻自己多少压力,未雨绸缪而已,而且看着动物园的东西不能利用起来,那真是比被骗钱还难受。
走在路上消食时,孔碧不禁两眼发直。
一千多只鹦鹉的加入,那就像是人流量顶峰时的农贸市场,嘈杂的不要命。
虽说以前在游客走后动物园照样是不安静的,但那时所听到的不过是蝉鸣、鸟叫、蛙声而已,这种声音对很多人来说甚至是失眠时用来帮助自己睡眠的白噪音,可鹦鹉不同,那是真的聒噪吵闹,任谁听了都不可能睡得着觉。
也幸亏鹦鹉不是夜行性的飞禽,所以倒是不用忧心动物园以后除了孔碧以外究竟还能不能有一个员工能睡个好觉。
孔碧去仓库用小推车拖了几桶食物出来,都是由玉米、谷子、小麦和少量白菜、西红柿和墨鱼骨骨粉混杂而成,这是平常喂绿孔雀的一种食物配比,但用来喂鹦鹉同样也是可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