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上京落了第一场雪时,姜芷妤收到爹娘要回来了的信儿。
这夫妻俩离京时是夏末,如今鸟雀都回家去了,他们也要回来啦!
今日雪虐风饕,外头呼啸的风,将棉帘子卷得乱舞,堂内却是一派安静祥和。
炭盆火光和煦,散着烤红薯的香气。
梁娇娇坐在炭盆前的小矮藤椅里打盹儿。
旁边咚咚咚……
姜芷妤一手抓着只牙钵,一手握着擂锤捣呀捣。
梁娇娇被她这动静扰得不得眠,气得瞪人。
姜芷妤面色无辜道:“瞧我做甚?过来帮忙呀。”
梁娇娇气得没脾气,忿忿放下怀里的毯子,一屁股坐在了她旁边。
姜芷妤毫不客气的将手里的擂锤交付,“捣成糊糊粉状。”
梁娇娇:“真能找事,这好好茶,好好的吃不成?非要这样那样……”
梁娇娇跟她这麽久,哪里是瞧不出,这人是又要弄新的茶饮?
话也只是这般说,生气罢了。
姜芷妤往后一倒,双手撑着腰,懒洋洋道:“一会儿你别吃。”
她不舍粥粥走,倒是被沈槐序那厮哄骗着卖力气生小葡萄,腰都要断啦!
“那可不成,我出了力的!”梁娇娇理直气壮道。
茶是秋日新茶,姜老三和晴娘买下茶园后,便火急火燎的找人采摘茶叶,一部分留在了金陵还做团茶,一些给她送来了上京使。
梁娇娇废了好大力气,终于将牙钵里的东西捣成了糊糊粉,手还未松开那擂锤,忽的,里面被倒了些花生。
她扭头,神色认真问:“你是想跟我同归于尽吗?”
姜芷妤捂嘴憋笑,“放花生很香的,继续!”
花生是油性食物,自是香的。
“……还要放什麽,一并放了,省得折磨人。”梁娇娇没好气道。
姜芷妤开朗笑:“没啦,一会儿再放些葡萄干,凑个八宝就好啦……唔,这茶名儿便喊八宝擂茶好啦。”
梁娇娇瞪她一眼,任命般的继续捣捣捣……
天将黑时,午后出去的几个堂倌儿回来了。
“娘子,都办妥了。”
“先过去烤烤火吧,那几个红薯也是给你们的。”姜芷妤说着起身,去后院端了几碗姜汤过来分给几人。
“多谢娘子。”
“多亏娘子心善,让我们几个去瞧了,今日这样大的风雪,有几户人家炭火都没生,家里冷得跟冰窟似的。”
“年年这天寒地冻难过,竟还有浑水摸鱼的,想贪娘子一筐炭火,我们几个就按娘子说的,扭头就走。”
姜芷妤不吝啬一筐炭火,可是这口子一旦开了,再想合上便难了。
她是想做善事积福,可不是当那被随意讹着的东家。
“八宝豆子和米也给送去了,等得初八熬八宝粥,还是在学堂给衆人分。”
姜芷妤‘嗯’了声,指着旁边分放着的几个小袋道:“那是给你们留的,左右今日无事,身子暖了,便趁着天还未黑回家吧。”
“多谢娘子!”
等人走了,梁娇娇问姜芷妤:“三叔和晴姨腊八赶得回来吗?这也没剩几日了。”
“差不多就这两日吧。”姜芷妤说。
她将桌上碗盏都收拾了,跟梁娇娇分吃一碗八宝擂茶。
“花生捣得太碎了,都吃不到……”
“葡萄干放早了,泡软了都。”
“茶放少了些,茶味太淡。”
梁娇娇:?
这不挺好吃的嘛。
许是今日风雪太盛,沈槐序下值都早了两刻。
姜芷妤和梁娇娇刚将桌上碗盏收拾好,那人便已掀帘进来了。
“诶?”姜芷妤扭头,将手里的姜汤碗塞去,“正好,再晚些还得再热一回呢。”
姜汤味辛,姜芷妤不爱喝,但是她爱给沈槐序喝。
这厮身子骨好了很多,今岁都没染过风寒,偏姜芷妤总觉得这是个羸弱的。
沈槐序接过,姜汤温热并不烫手,他端着一饮而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