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黔王的神色已然分明。
那明黄制书相继在几位肱骨老臣手中传阅。
建灵帝脸色灰败的坐着,迟迟未动。
他想当皇帝有错吗?
凭何有人生来便是太子,而他只能封王,领一块封地仰人鼻息的活着?
朝臣只赞太子才华盖世,经天纬地,何时瞧见过他?分明他也雄才伟略,他为山河浴血奋战,身中毒箭命悬一线时,太子却是在东宫读诗书,又何其不公?
看吧。
他只是略施小计,那百年难遇的明珠便遇了难,过往那些个夸耀赞扬,全部变成了刀剑落在他身上,不好笑吗?
那些人有眼无珠,可他心胸广阔,没挖他们的眼,还赏了全尸,这便是先生教授的……嗯,以德报怨了吧。
只可惜,老头子后悔了。
宁愿越过他所剩的儿子,将皇位传给了那个愚蠢小儿。
替其铺了一条康庄路。
临了了,倒是养了副菩萨心肠。
只他忘了,心慈手软是帝王大忌。
“帝王无德,国祚世下,今我等代朝臣三百七十六位,叩请禅位,非以淩迟不足以谢天下。”杨曹宁并几位肱骨老臣跪请道。
“尔等岂敢?!”
“请天顺明,不死不休!”
满殿朝臣皆跪。
姜芷妤瞠目结舌。
这是什麽鬼热闹?
还未回神,她便被沈槐序这厮拉着缩进了跪着的衆列。
宫檐飞兽,风起,檐下铃铛响,惊了鸟雀。
如今臣子跪请杀天子。
那至高之巅,帝后并肩而坐,一面色沉寂如枯树,一面色幽静如古谭。
左尊的席面前,太子一家,也长久无声。
一场中秋宫宴,荒诞而诡异。
黔王下令,关押内狱,私兵调换了看押兵卫,并接手了宫中巡防要事。
至于处置,等得明日早朝再议。
宴散而归。
沈槐序牵着姜芷妤回家,推开院门,却是听这小娘子吶吶问。
“沈槐序,洛夫人说的那位沈侍郎,便是你从前与我说过的外祖父吗?你说的家里出事,便是曹曦年间的太子案?”
太子案委实太惨,便是在民间,百姓们也是讳莫如深的三缄其口。
可同样,这世间没有不透风的墙。
沈槐序与她说过家里的事后,姜芷妤便去查了往前二十几年的官宦大案。
她瞧着哪个案子都像,可是竟从未想过太子案。
无他,太惨而已。
沈槐序单手将门闩落了,淡淡嗯了声,正要擡步往里去,忽的被抱住了。
小娘子身子丰腴,将他连同手臂紧紧箍着,好似安慰。
沈槐序默了默。
他其实没有多难过。
沈家的血仇,是权利倾轧。
上世,他翻了太子案,将曹曦帝罪责告天下,却也不觉痛快。
斯人已逝,生者如斯。
他死后也未见那十二族亡灵喜极而泣。
或许,早已转生了吧。
重活一世,沈槐序也未想抓着那血仇。
“你早知洛夫人是太子案的幸存者?”姜芷妤仰着脑袋问。
沈槐序点点头,事到如今,也无甚好瞒着的,“西施阿姐也是。”
姜芷妤的嘴巴倏地张圆,半晌,才咕哝道:“难怪西施阿姐不愿来上京呢……”
这里死了她的家人,只有她逃过一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