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沈槐序说,这是给她的罚。
幼时不好好读书,如今才要扮那咏絮之才。
姜芷妤心里悄悄的想,大抵是因那麽些学子追捧她,这厮醋了。
姜芷妤自觉心地良善,没将这话说出来气他。
沈槐序收拾过人,便去睡了。
姜芷妤在院子里翻茶叶,没待太久,怕被阿娘察觉,等得唇上的肿渐消时,脚尖一转回家去。
晴娘在厨房蒸糕点,连厅堂里都满是清甜的香。
姜芷妤进来,捏了块糯米桃花糕偷偷吃。
晴娘没像往常拍她手,再教训一句‘先去净手’,侧首看看她,半晌,问道:“阿妤,你可想去上京?”
姜芷妤目光疑惑,“我都能去上京啦?”
晴娘被她这模样惹得生笑,轻声道:“长鹿书院之事,是承了阿槐的情,阿娘想,便让阿衡去吧,只阿槐说的也对,他新入仕,只怕公务繁忙,力不所及,若是你也想去上京,咱们一家子便都去,你若不愿,就让你爹带着阿衡随阿槐去,娘还陪你在金陵。”
姜芷妤咬着香甜的糕点,想了想,咕哝问:“那阿爹的猪肉铺子和养猪场怎麽办?”
“若是我们一同去,那便卖了,若你我还留在这儿,就租赁出去。”晴娘道。
姜芷妤听懂了。
若是一家子都去上京,那便是日后不回金陵了。
姜芷妤有点难过。
她生在这条小巷子里,也在这里长大,出门便是熟悉的街道,耳边是吴侬软语的打招呼问候声。
她喜欢这个小巷子,也舍不得这里的朋友街坊。
阿爹阿娘比她住在这里更久,若是一朝离开,只怕是更难过。
姜芷妤小步子蹭过去,脑袋窝在阿娘肩膀上,软声道:“阿娘,我日后是要与沈槐序成亲的,他若是在上京做官,我便跟他在上京,他若是外放去别地,我自也要跟着去,本就不会只在金陵,早两年晚两年的,也无甚紧要。”
自与沈槐序定亲,这些姜芷妤都是想过的。尤其是这人北上赴考之时,她睡前总要琢磨几句。
约莫,还是怕他学了陈竭,而她不如西施阿姐。
晴娘问这话,自也不只是因着姜止衡。
沈槐序如今高中,春风得意,便是他自个儿没有攀慕之心,怕是那上京尊贵之地,免不得些许龌龊事,今儿塞两个丫鬟,明日宴酒,就该塞美人儿了。他若是推了,只怕得罪权贵,可若是不推……
母女俩各自想着,却谁都没说。
晴娘拍拍她的脑袋,道:“大姑娘了,还成日里的撒娇。”
她说着,解腰间的围裙,“快起来,我去与你爹说几句。”
姜芷妤:“哦。”
晴娘叮嘱她,再等一刻钟,便将锅里的蒸糕端出来,而后,匆匆的出了门。
猪肉铺子里,姜老三将一大条里脊肉用油纸包好,递给食客,擡眼便见自己媳妇儿朝这边过来了。
血赤呼啦的,姜老三平日里不愿让她们母女俩来,见着,拎着铺子里的椅子绕过案板出来,往旁边地上一放,示意她坐。
晴娘也没推让,挨着椅子坐下了,直接道:“我想,咱们一家子都搬去上京吧。”
姜老三就知道她是来说这事的,摸着下巴沉吟道:“去上京卖猪肉啊,多少银子一斤好?”
“……你去了上京还要卖猪肉?”晴娘不解问。
姜老三的神色比她更困惑,“不卖了吗?”
从前,晴娘当他是为了生计,无奈之举,但这会儿子倒是听出些味儿来。
起早摸黑的去猪场杀猪,再拉回来,这人竟是乐在其中。
晴娘忽的哑言。
心想,既是愿意的,那便将这边的猪肉铺子和猪场兑出去,换得银子再给他租个铺子?
“你别说,就我这手艺,倒是也能去酒楼当大厨。”姜老三昂首挺胸自信道。
说着话,一位妇人挎着只竹编篮子过来了,笑盈盈道:“晴娘今儿也来铺子了?”
晴娘笑着应了声,问:“你婆母的病可好些了?”
“好多了,”妇人笑答,“这不,晌午想吃肉,我这出来买些给她炖着吃。”
姜老三进了里面,操起案板上的刀,问:“要哪块儿?”
“就这块五花肉,都给我包了吧。”
晴娘坐在椅子上,侧首瞧着姜老三拿了张油纸,动作熟稔的将那块五花肉包了。
大抵是许久没这般瞧过他了,目光不觉落在那双粗粝的手上。
他干着卖力气的活儿,皮肤粗糙,一双手上的茧子好似从未消过,指腹有裂口。
“瞧什麽呢?”姜老三走出来问。
晴娘轻轻摇首,问:“你可愿意去上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