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迎着金陵秋雨,郑英押解宁王家眷北上回京了。
与百姓而言,日子无甚不同。
不过是那座巍峨锦绣的府邸空了,他们金陵变得与旁的没有王爷镇守的州府无异罢了。
而金陵学子却是惶惶不可终日。
这几日,酒楼里多了些生面孔,多是从金陵各州县来赶赴秋闱的考生。
姜芷妤扭头瞧瞧沈槐序,不解问:“你怎不急呢?”
她问着,神色有些一言难尽。
这人不知道急便罢了,竟还能多吃一碗饭!
“急什麽?”沈槐序淡定的擦擦嘴,又夸赞,“今晚的焖牛肉很好吃。”
姜芷妤:“……再好吃也没了。”
就这点儿,还是她出门凑热闹时,有户人家的牛路滑失蹄,摔沟里了,眼瞧着救不活了,才将那老牛杀了卖肉,她好不容易抢着一些。
给阿荷家分了些,又给西施阿姐分了些,最后也没剩多少。
姜老三做菜手艺好,用那焖罐焖肉,很是入味好吃。
“那些学子说,宁王府方才出事,只怕是御前不想瞧见金陵的名儿,再者,也怕那位贵人觉得他们金陵学子中有人是宁王的暗桩。”姜芷妤将听来的閑话与他说。
闻言,沈槐序嗤笑了声。
“声名不显,想得不少。”
姜芷妤小脸严肃的教训他:“你莫要不当一回事。”
沈槐序放下帕子,擡手轻捏了下她的脸,“知道了,真操心。”
姜芷妤好气。
简直是一片真心错付,不懂她用心良苦!
她哼了声,起身就走。
沈槐序在后喊,“碗筷没收。”
“使唤谁呢?自个儿送回来!”姜芷妤头也不回道。
这些时日,沈槐序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比她还像闺阁里的姑娘。
眼瞧着近秋闱,就连姜老三都待沈槐序和蔼了些,至少不阴阳怪气的哼了,也不斜眼睨他了。
一日三餐,多是姜芷妤亲自给他送来,再将碗筷收回去。
这厮如今金贵,姜芷妤都不敢使唤他刷碗了,只怕是被晴娘骂。
不过,这几日晴娘也忙。
淳侧妃的那间晴光色的铺子被羽林卫查封了,晴娘没了活儿干。
巷子里住着的都不是什麽大富大贵的人,大多白日里都上工。
晴娘歇了两日,便出门找活儿了。
姜老三不赞同,猪肉铺子虽是不体面,但赚的不算少,一家人生计无忧,她在家享享清閑就是了。
可晴娘不愿意。
谁嫌银子烫手?
最要紧的是,她几十年都是忙忙碌碌的过着,如今閑下来,委实不习惯的紧。
夫妻俩争执一句,在饭桌上吵了起来。
姜芷妤与姜止衡大眼瞪小眼,无从劝说。
第二日,两人不知怎麽又和好了,还如胶似漆的。
姜芷妤瞧得鸡皮疙瘩直掉,但看着阿娘依旧出门找活儿,心想,这回合大抵是阿爹输了。
日子吵吵闹闹的过,到了金桂飘香的秋闱日。
秋闱三试,每试三日。
听阿荷说,进了那号房就不能出来了,逼仄便罢了,主要是……
沈槐序过来吃早饭时,便见姜芷妤瞧他的眼神满是崇拜的光辉,其中还夹杂着些说不清的……嫌弃。
“阿槐快坐下吃饭。”晴娘端着碗筷出来,瞧见他道。
姜芷妤站在一旁,将刚烙的鸡蛋饼用干净的油纸包好,又拿起手边的那小包油纸与他晃了晃,咕哝道:“这是晒干的紫菜虾米,你用热水沖一下,就着饼子吃。”
“这几日阴雨绵绵,阿娘给你带了件氅衣,你冷了就穿上……”
“这个暖手炉是我的,你考完回来得还我……”
沈槐序边吃饭,边听着她喋喋不休的说话。
收拾好,姜老三将东西拿去了马车上放好。
姜芷妤坐下,双手托腮盯着沈槐序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