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出门时是豔阳高照,归家时已乌云漫天,压得天色欲晚。
路上行人匆匆,赶着这场急雨前回家。
得月巷子外有个老伯还在卖瓜,木板车上翠绿悠然。
“挑两颗回家吃。”沈槐序道。
姜芷妤瞧一眼那老伯皲裂的双手,‘嗯’了声,又闷声补了句:“多挑两颗。”
沈槐序很轻的笑了下,不知是否在嘲笑她的恻隐之心。
姜芷妤没理他,看着这人煞有介事的屈指敲敲这颗,又摸摸那颗的,半天没挑出一颗来。
姜芷妤哼了声,脑袋一扭,小声嘀咕了句‘装模作样’。
最后,瓜还是老伯帮忙挑的。
姜老三蹲在堂院里蹲着吃瓜,汁水嘀嗒,过瘾道:“真甜啊。”
夏日里,也就这红壤水多的瓜吃着解渴。
吃完一牙瓜,姜老三又去拿,瞧见姜芷妤端着只瓷白碗,用签子小口的吃,顿时啧了声,“什麽时候学得这秀气做派,吃瓜还是啃着吃得劲儿。”
姜芷妤心想,像你似的,嘴巴吃瓜瓤,下巴喝西瓜汁水,齐头并进?
余光状似无意的扫过那木椅子上坐着的人,姜芷妤吃得愈发小口了。
她才不要那样丑。
沈槐序好似没察觉到她一瞥即离的目光,微垂着眼,唇角却是不由翘起。
将他当作外男瞧了。
是好事。
晴娘今日回来得晚些,她午后便去了王府,在淳侧妃跟前伺候。
自那日衙门晕倒后,淳侧妃便卧病了,大夫说是急火攻心。
许是知晓宁王那边不通了,今儿午后,强撑着精神,见了晴娘几个她在金陵的铺子的管事,将账上的银子挪了,想着给受徒刑的儿子带着傍身。
却是不想,宁王不知从何处得了信儿,赶在管事的离府前匆匆从军营里赶了回来,将淳侧妃训斥了一顿。
晴娘想着,便觉得心口堵得慌。
儿行千里母担忧,更何况亲儿子是受徒刑?
可是她也不得不承认,宁王说的是对的。
路上本就不测,若是有人心生贪念,那不是救命钱,而是送命银子。
淳侧妃那样明豔骄傲的人,哭得悸动,丝毫不顾体面。
夫妻俩吵得厉害,屋里院里伺候的丫鬟婆子,并他们这些管事的,跪了一地。
账上的银钱自然没挪动,宁王下了令,将淳侧妃禁足了。
晴娘长叹口气,连带着,瞧着满脸瓜汁的姜老三都不顺眼了。
男人啊,宠着你的时候,什麽心肝儿都能喊出口,不宠着了,便将院门一锁,时日长了,怕是都能忘了还有这个人。
姜老三一脸莫名,小心翼翼道:“怎麽啦?怪我没去接你?”
他眼珠子往外一瞥,天儿虽是黑沉沉的,可这也还没落雨啊。
晴娘白他一眼,懒得说话。
晚上便抱着自个儿的枕头,跟闺女去睡了。
独守空房的姜老三:?
不爱啦?
姜芷妤都好久没跟阿娘一起睡啦,相比姜老三凄凄惨惨戚戚,她就很快乐啦!
将自己的小枕头往里挪,拍拍旁边空出的位置,让阿娘上来。
母女俩躺在一个被窝里,晴娘想起什麽,突然哼了声,道:“那会儿给你打这床架子,你爹还说太大了,这不正好?”
姜芷妤笑嘻嘻,拆老爹的台,“我喜欢大的,可以打滚儿。”
“那以后等你成亲,让你夫家给你打一张拔步床,很是宽敞。”晴娘温笑道。
姜芷妤忽的想起梁小司带回来那车木头,好可惜,她都没瞧见那拔步床的模样。
“若是人家不给打呢?”姜芷妤缩在阿娘怀里,像是幼时那般,仰着脑袋眼巴巴的问。
“那便不嫁他,”晴娘一下下的轻拍着她的后背,“尚未成亲便对你不好,遑论指望他成亲后?”
姜芷妤忽的想到了沈槐序,这人连一张风筝都不愿给她糊,更别说耗费心神给她打拔步床了。
姜芷妤心里哼了声,软乎乎的问:“阿娘,阿爹给你打床了吗?”
晴娘顿时没好气道:“打了,没睡两日便塌了,又找冯叔重新打了张,平白浪费了好料子。”
冯叔,便是巷子里住着的木匠,手艺人,妻子早亡,无儿无女的过了大半辈子,临了,还是跟着他学了些手艺的沈槐序和梁小司两人替他送终的,街坊帮忙操持了身后事。
姜芷妤嘿嘿笑,“那您看上了我阿爹什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