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章两军对垒 - 疏影倾国 - 颜小笠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都市言情 > 疏影倾国 >

第214章两军对垒

第214章两军对垒

慕容轼和夜倾城出了大帐之后,便朝着一旁树林走去。进入树林,按照路标走了不久,他们便来到了一处洞口之处。两人走进洞口,几步之后,便进入了一个地道。地道用木头支撑着,一路上都点着煤油灯。两人渐渐深入,走了好一会儿,才来到了尽头,而尽头的地方,有不少将士正在埋头挖掘。为首的见慕容轼和夜倾城走了进来,连忙迎上去,道:“三皇子、夜丞相,你们怎么来了?”

“来看看你们的地道挖得怎么样了。”慕容轼看着正在赶工的将士道。这是八天前他便交代将士来挖的地道,就是害怕崎安防守太严,以备用,没想到如今当真要启用了。

“马上便好了。”那将士信誓旦旦地道,“再过两个时辰,便可以完成了。

慕容轼点头道:“非常好,下午攻城,就靠你们了。”

“三皇子你放心吧。一定完成任务。兄弟们,对不对?”那将士朝着正在挖掘的众人大喊。

众人听了,一边干活,一边齐声道:“对,一定完成任务!”

慕容轼满意地点了点头,才离开了。

……

当天下午,慕容轼将自己的兵马集结在崎安城外,却没有直接攻城。他与夜倾城、夜倾宇、江时维皆是一身戎装,骑着马,站在军队的最前面。

“三皇子,现在怎么办?难道就这样等着?”夜倾宇看着城墙之上,不时露出来一两个偷看的脸,心下有些按捺不住,希望能早些冲锋陷阵,拿下崎安。

慕容轼眼中没有一丝着急,看崎安城的目光仿佛是在看囊中之物一般:“对,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要等。当然,你若是想找些事做,那便不妨找几个会骂人的人,上前去骂阵,看他们会不会出来跟你对上一阵。”

夜倾宇闻言,高兴之色溢于言表。崎安的守将叫郑通,年将半百,总是一副道貌岸然的样子,他很早就看不惯他了。“末将遵命。时维,你要不要一起?”夜倾城笑着开口,离开之前,还不忘招呼江时维一起。

江时维却兴致缺缺地摇摇头,他对于骂阵这种事,实在提不起兴趣来,所以要摇了摇头。夜倾宇见状,也再理他,招呼了两个将士过来,三人便向前几步,骂了起来。

“郑通老儿,你若是有胆量,就不要当缩头乌龟,出来和爷爷大战三百回合。”

“是呀,郑通老儿,你爷爷都杀到城门下了,你还要当缩头乌龟么?是不是你家娘们出去水性杨花,你也不敢吭一声?”

两个跟着夜倾宇的将士在破口大骂。夜倾宇却只是不时地开口道:“好,骂得好。”

夜倾城看着自己的弟弟,无奈地摇了摇头。自己的弟弟虽说也是一个将才,但是却不太稳重,到底有些贪玩,是太年轻了。慕容轼仿佛看出来夜倾城的心思,笑道:“像你弟弟这样,充满活力,也未尝不是件好事。”

“我担心他会吃亏。”战场变幻莫测,若是能稳重些,只怕最后吃亏的还是自己。

慕容轼看着夜倾宇的背影,轻笑一声:“其实呢,你的弟弟,比很多人都要出色,比起秦子霍、柳呈旭,甚至张匀,都不会逊色太多。但是,在我、太后等都觉得你的弟弟没什么能力,你知道为什么吗?”

夜倾城没料到慕容轼还有心思说这样,于是挑了挑眉:“为什么呀?”

“因为你呀,因为你太优秀了。”慕容轼笑道。从小,夜倾城都以优秀同龄人十倍的姿态出现,在他身旁的人差不多都沦为他的陪衬。夜家老爷子,曾经的左相大人,在世的时候,便对夜倾城十分看重,一直养在身边,亲自教导。夜家老爷子死前,皇上问他谁可为相,他推荐了他的孙子,也就是夜倾城。皇上经过接连的试探,最终认可了夜家老爷子的话,将夜倾城封为丞相。与夜倾城相识相知甚久,也渐渐知道了夜倾城的才能。就连这一次提前挖地道以备不测,也是他提出来的。

……

崎安城内的将士听到城外的辱骂,连忙报告了守城将军郑通。郑通听了,并不理会,道:“随他去吧,不要理他们。传本将军的命令,紧闭城门,谁也不许迎战。若他们强攻,便与他们周旋到底。”

那前来报告的将士答应着离去。郑通这望着西方,在心中暗暗祈祷,只希望这殷埕的援兵要来的快一些才好呀。而正在此时,他看到了西边城外,竟然有浓烟直冒。

“来人呀。”郑通唤来将士,“南边怎么回事?为何直冒浓烟,你到西边城墙去看看怎么回事。”

“是。”那将士闻言,连忙小跑着离开了。

那将士更走不就,郑通感受到地板在震动,随后又听到一声轰然巨响,像是什么东西倒塌了。郑通急忙站起来,往门外走去,心里甚异,莫非是地动?

“方才的巨响,和地板震动,是怎么回事?”郑通看到将军府门外站着两个将士,便开口问道。

那两个将士闻言,摇了摇头,只说:“回将军,我们也不知道,好像是从南城门那便传来的。”

郑通大惊,面色苍白,唯恐城门发生剧变,翻身上马,朝着两个将士道:“我先到南城门去,你们召集所有人,前往南城门。”

两个将士感受到郑通的紧张,也紧张了起来,连忙答应着去叫人。郑通这立即策马飞奔,往南城门走去,越来越近,却也来越清晰地听到了叫喊、杀戮的声音。郑通急促地喘息着,难道这城门已经攻破了?可是从慕容轼在南门集结军队至今,并没有下令攻城过呀,怎么可能就这样被攻破了呢?

郑通正不解地往南门赶去,迎面跑马回来的一个将士见到郑通,连忙大声喊:“将军,不好了,城墙忽然倒塌,叛军要攻进城里来了!”

郑通闻言,只觉得眼前一黑,差点从马上摔了下去。忽然倒塌?怎么会这样?难道是上天要亡他郑通?

……

却说慕容轼看到浓烟燃起,朝着已经骂了许久的夜倾宇道:“倾宇,你们回来吧,别骂了准备攻城。”

夜倾宇闻言,便吩咐那两名将士退下,自己也调转马头,回到夜倾城身边来了。此时,慕容轼高声道:“将士们,我们占领崎安的时机来了。待会大家攻崎安,拿下崎安到时候人人有赏。另外,无论是谁,都不能伤及手无寸铁的百姓,不许抢夺百姓的钱粮,否则,军法处置。可听清楚了?”

“听清楚了。”数万将士齐声呼喊,伴着震耳欲聋的呼喊,那城墙轰然倒塌。随后,在慕容轼的一声令下,将士呼喊着往崎安城墙崩塌的方向冲去,好不费力地攻进了崎安,与守城的将士厮杀了起来。

郑通赶到城门之时,只见城墙崩塌。自己的将士们正与源源不断的叛军厮杀。据上次自称是太子殿下的侍卫的人说叛军有五万人。而自己,只有不足一万,如何与他们相对。那侍卫还说,传太子口谕,若城破了,让他立即投降,以减轻伤亡,将来收复崎安,不追究降敌之罪。

郑通看着倒塌的城墙,不觉得心生悲哀,他本以为自己能将这城守到援军的到来,但是这倒塌的城墙很想然地告诉他,这是天要亡他呀,连老天也不愿意帮助他。

看着自己的将士一个一个地倒下,郑通只觉心在滴血,难道真的要像那侍卫所说的要投降么?所谓养兵千日,用兵一时,他和他的将士们,接受朝廷俸养,难道不应该战死沙场,马革裹尸么?只是,这些将士的背后,都要家庭,都有父母或者妻儿,难道真要做这样注定失败的抗争,最终全部战死么?

郑通很矛盾,不知道应该如何抉择,忽然想起那侍卫离开时留下的一个锦囊说:崎安若破,将军便按照锦囊所说的行事吧。思及此,郑通连忙将锦囊取出,在其中找到了一张纸条,上面整齐地写着:倘若城破,将军便降了吧。将来收复崎安,不追究将军的之过。若能作为内应,帮助收复,论功行赏。纸条之上,还有慕容影的的私印。

郑通看着纸条上的字,愣了片刻,有看到自己的将士倒下的越来越多,而叛军依然源源不断地从城外涌进来,知道这样打下去,自己的兵马必定全军覆没,并且只怕这崎安的房屋、宫殿会被毁于一旦。于是,决定依照按照慕容影的说法,投降。

郑通骑在马上,将自己的武器狠狠丢在地上,大声喊道:“全都给我住手,住手。我们投降!”夜倾城透过厮杀,看到郑通丢下武器,便知道他是要投降,口来运功听到他的声音,居然真的是要投降。

“郑通说,要投降,你怎么看?”夜倾城转头朝着一旁的慕容轼道。

投降?若是真的投降,那自然很好,他要崎安,是为了建立都城的,他要的是一个完整的崎安,而不是一个断墙残垣的崎安。“自然是极好的。”慕容轼道,“鸣金收兵吧。”

刚吩咐下去,就有人鸣金了。慕容轼的兵马一听,便飞快脱身,要退兵了。守城的将士也没有纠缠,毕竟他们处于下风。

无错版本在69书吧读!6=9+书_吧首发本小说。

两军休战之后,便从新将自己的兵器捡起,随后策马向前,朝着自己的兵马大声喊:“儿郎们,对方有五万人马,而我们不足八千,是无力与他们抗衡的。我们食君之禄,忠君之事,拿了朝廷的俸禄,本来应该战死沙场、马革裹尸的,但是考虑到大家家中不单单是自己,还有父母妻儿,而你们,正是他们的念想。既然这场战斗是必败的战争,我没有办法,只能选择投降了来保全你们,保全你们家人的念想。希望大家原谅我!”

郑通一句话,将众将士说的戚戚然,他们不怕死,纵然知道这场战斗是无法获胜的,纵然心中有放不下的人和事,也不怕战死,然而,郑通如此为他们,他们又怎么能不感激呢?于是众将士齐齐朝着郑通下跪不语。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