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一章土地土地 - 血性辽西 - 辽西小戟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都市言情 > 血性辽西 >

第二百二十一章土地土地

春种、夏长、秋收、冬藏,这世间的万物自有其规律。盘山是东北产粮之地,但也不代表这地方的粮食一年四熟,主要还是全赖此处为东北地方难得的平原之地,又临近渤海,土地才因此肥沃。无论是清政府还是东北军,例来都视盘山为重中之重,春种秋收二事更有专门的官员催办。往年一到了秋收之后,就会有大批的收粮队伍赶进盘山县,整个辽河平原都是一副红红火火的样子。

小鬼子进占了东北,一枪没放就占了盘山县。说实话,这里的许多百姓思想还是相当落后的,甚至有些人都根本没把小鬼子当威胁,在百姓的心里还以为这小鬼子与清政府、东北军一个样呢,谁占不是占?反正种地交粮呗。

哪知道这个想法却是大错特错,若是中国的政府统治着这里,起最码的还懂得春种秋收的道理吧?现在正是冬时,老百姓手里的粮食紧巴巴的就等着熬过这个冬天呢,这时候谁要是动了百姓手里的丁点口粮,那就是把人往死里逼,这种事清政府和东北军都不会这么干。可小鬼子却完全不同,似乎他们的日本字典里根本就没有“竭泽而渔”这个词,只因为热河前线激战正酣,总部方面一连串的命令下来,要求在各地征粮。结果,这一声令下,盘山的老百姓可是倒了血霉了,都说盘山是产粮之地,要求多交粮还得交优质粮。可现在是冬天那,冬天庄稼地里连根毛都不长,老百姓拿啥交粮?

赵老宝正是赵家村的甲长,当初鬼子封他这个甲长的时候,赵老宝心里还乐着呢。哪知道一听征粮的命令,赵老宝死的心都有了,都是乡里乡亲的,这时候你抢邻居的口粮,你让人一大家子人怎么活到开春?而且这时候征粮还叫征粮吗?分明就是抢粮啊!这个时候老百姓留在家里的粮食除了一点点口粮之外,就全是种子了,现在鬼子让伪军把种子也全给抢走了,那开春了老百姓种什么?这还给不给人留条活路了?

赵老宝刚刚挨了伪军一个巴掌,脸上不痛却是心里痛,虽然不敢说什么不敬鬼子的话,但好在这一次押粮食车的只有伪军,估计着鬼子虽然催粮,但是区区五车粮食还不值得鬼子亲自押送吧?

因此上,赵老宝一边揉着脸,一边小心的赔笑着,可心里的疑问却又不能不问:“我说三奎呀……”

“啥?叫啥呢?”边上的伪军立刻不高兴了。其实这家伙本名就叫赵三奎,论辈份还得向赵老宝叫一声“老叔”,但现在做了鬼子的走狗,却是房顶上开窗,六亲不认了。

“老总,老总……”赵老宝知道自己是一时叫顺嘴了,急忙改口,“老总啊,你说如今这皇军征粮,把种子都给征走了,等下个月开春了,这地还种不种了?你也是咱赵家村的人,咱赵家村的情况你也不是不了解。你想啊,如果地都种不上,那秋天收啥?要是闹了饥荒的话,不光是老百姓要饿死,那皇军就不饿啊?”

“你管得到多。”赵三奎翻了翻白眼,“皇军让你干啥你就干啥。你这话也就是和我说说,一会儿到了兴文堡的皇军面前,你要乱问瞎打听,让皇军把你一刀给挑了,我可不管。听着没有?”

“是……是……我明白。”赵老宝小声的答道,心里却暗暗叹了口气。

赵三奎往前走了两步,又回头看看赵老宝的样子,不由得也是摇了摇头,又走回赵老宝的身边:“赵老宝我听说你家在关里还有亲戚?”

“啊?”赵老宝没想到赵三奎会有这么一问,不明白啥意思,只是迟疑的答道,“有到是有,我们老家是从河南过来的,打我爷爷辈闯关东闯到这里,才在盘山定了居住。这一晃都好几辈子了,现在回了河南怕是也找不着老家的门了。”

“你最好能找找。”赵三奎突然压低了声音,“乡里乡亲的,我也不愿意坑你们,听我一句劝,要是有门路的话,抓紧往关里逃。到了关里还能有条生活,留在盘山的话,早晚……早晚……”连说了两遍“早晚”,却也没说出个所以然来。

“大侄子……不是,老总,到底咋的了?”赵老宝人老成精,立刻就感觉到赵三奎的话味不对,“你可是咱赵家村的人,有啥事可得帮帮乡亲。”

“唉,这事吧……”赵三奎挠了挠脑袋,又左右看看,见没有别的伪军往他这里瞅着,他才更加的压低了声音,“我在县城里听人说,咱们盘山的地早让皇军给分了,你们就别指望了。”

“啥?”赵老宝还以为自己听错了呢,“皇军……皇军分咱的地干啥?”

“这还用问吗?”赵三奎答道,“谁不知道盘山的粮食关外最有名啊?下个月一开春,就有日本侨民过来,以后咱这地就是人家的了。”

“日本人……侨民……”赵老宝的脑子一时有点没转过弯来,“他们也来种地?”

“日本人也是人,也得吃饭,干啥不种地啊?”赵三奎又道,“我听皇军说呀,这日本侨民打好多年前就来中国了,以前都是在黑龙江那边。现在日本人把东北全占了,那人家还不给自己人挑点好地方啊?老叔你自己想想,可着东北四处转悠,哪里的土地有咱们盘山的好?日本人早就相中这里了。”

听了赵三奎的话,赵老宝的脸都绿了。嘴里喃喃说道:“怪不得,怪不得,把老百姓家里的种子都收上去了,这是不打算给我们留活路了呀。以后这盘山,就是日本人的盘山了?那……那我们这的人……人可咋办?”

“还能咋办那?”赵三奎看着赵老宝的样子,似乎就不明白这赵老宝咋就听不懂自己的话呢?“愿意留下的,以后就给日本侨民当佃户,不愿意留的,爱去哪去哪,人家皇军管你死活啊?还有我告诉你,这地可是皇军征的地,不是买你的,懂不?一个大洋见不着,你得老老实实把地契交出来。”

“还有王法吗?”赵老宝猛的叫了起来。

“你给我小点声!”赵三奎到是吓了一跳,一把拉住赵老宝,“不是乡里乡亲的,我告诉你这些?”又看许多人望向这里,赵三奎连忙摆了摆手,“没事,没事,继续赶路。”

赵老宝却是呆呆的站在那里,声音虽然变小了,却还是说着:“还有王法吗?还有王法吗?”

“这都啥时候了?皇军的枪杆子就是王法。”赵三奎不忍再看赵老宝的脸,“你家里还有十好几亩吧?我这是悄悄告诉你,回去立马卖了,换成现钱去关里,再也别回来了。你要是卖晚了,皇军出兵就是征地,你一角钱都见不着。”

似赵老宝这种农民,自古以来的唯一思想就是种地交粮,反正自己是种地的,哪朝哪代不管谁当官,还能不吃饭吗?只要自己能按时交了粮食,那就有活路。外边的人,谁爱打谁打,管你血流成河,也不关自己的事情。

然而今天他才明白,就算是种地交粮这种安稳日子,对于他这样的农民来说,都已经是一种奢望了。在今天之前,他从来不知道“日本侨民”是什么,但今后他的土地将会变成这些“日本侨民”的土地,而似他这种普通百姓的最后立足之本,也彻底被鬼子毁掉了。

无错版本在69书吧读!6=9+书_吧首发本小说。

赵三奎肯定没有骗他,也没必要骗他。别看赵三奎在赵老宝面前咋咋乎乎的,可这小子是从小在赵老宝面长大的,赵老宝只看一眼就知道赵三奎说得肯定是实话。那就是说,鬼子并不是懂得春种、秋收,并不是不懂得人误地一时,地误人一年的道理,只不过鬼子已经决定彻底将盘山的中国百姓活活逼死了,鬼子已经决定将这块东北最重要的产粮地,牢牢的握在自己手里,绝不分一粒粮食给中国人了。

这个消息象晴天炸雷一样,劈得赵老宝晕晕乎乎,以至于连路都有点走不稳了。似乎赵三奎在边上还推了赵老宝一下,可赵老宝就象突然间变成了一具行尸走肉,连半点反应也没有了。

他的心在砰砰的乱跳,他的耳朵里全是雷鸣的声音,虽然他的身上还穿着破棉袄,可是冬日的冷风似乎一下子就吹到了他的心里,让他的心变得冰凉冰凉了。他的脑子里全是土地,土地,如果土地都没了,那以后自己怎么办?土地就是他的命根子,而如今鬼子要把他的心一脚踏碎,而且还要把血都吸干净。

似乎赵三奎又推了赵老宝一下,赵老宝还是站在那里一动不动,或许现在就算是赵三奎拿着刺刀顶着他,他也不打算动一下了。反正土地马上要没了,那活不活着还有什么意思?现在死了,是不是就干净了?

当那雪亮的刀光从赵老宝面前晃过的时候,赵老宝真的有那么一种想要立刻死掉的冲动,他甚至想迎着刀光冲过去。

只不过那刀光不是奔向他的,而是在他一眨眼的瞬间,赵三奎的脑袋就已经飞上了半天空,这让赵老宝一呆,他觉得自己看错了,好好的人,脑袋怎么突然就飞了?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