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犒赏三军 - 穿越成汉献帝,还好我有模拟器 - 天青上宁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119章犒赏三军

第119章犒赏三军

次日一早,一名名大臣都穿戴整齐的走进了皇宫之中,这是十多天第一天早朝,他们自然要准备的充足一点。当大臣们到达未央宫大殿时,陛下还没有来,所以这些大臣便开始秘密私语起来,讨论之事五花八门。

“陛下到”

随着崔明的一声大喊,张明穿着一身龙袍在两名小黄门的服侍下大大方方的走进了大殿。

大臣见到陛下,连忙躬身请礼。

张明便在众人的眼光之下,迈着坚硬的步伐走上了高台,随后便坐了下来。

“想必各位大臣都已经知晓了,长安城外的敌军已经撤走了,危机已经解除了。”

“现在请皇甫将军为所有人汇报一下具体情况。”

昨天下午的时候,皇甫嵩便已经从长安东城门回来了,如今长安城守备已经无需他亲自过问了。他身为此次战役的总负责人,任务也算是圆满完成了。

“回陛下,此次战役长安四座城墙共守卫六万七千余人,其中死亡一万五千余人,大小伤者不下两万余人。敌军损失四万多士兵,此战没有俘虏。”皇甫嵩简洁的回答道。

长安一战是完全的守备战,在皇甫嵩的强力约束下,几乎所有的战斗都是发生在城墙处的。

“皇甫将军辛苦了。”

“既然此战已经获得大胜,那么此刻朕便要论功行赏了。”

“皇甫嵩。”

“臣在”皇甫嵩正肃道。

“此番长安城能够守住,全赖将军之才能,所以将军自然为首功,自董卓死后,将军便替朕维持着长安的稳定,现在又为朕抵挡住了叛贼,实乃大功。特封皇甫嵩为骠骑将军,位列三公,仪同三司,秩比两千石,食邑两千户,赏万金。”

“谢陛下。”皇甫嵩大声说道。

底下的数位大臣并没有感到意外,实际上,以皇甫嵩的履历,在灵帝时期,就能够位列三公,可惜灵帝早死,董卓与皇甫嵩向来不和,所以才落寞下去,如今这般结局,倒也不足为怪。

正当张明继续犒赏的时候,一个小黄门走了进来,随后大声的说道“陛下,车骑将军到来。”

“让他进来。”

“是,陛下。”小黄门答应一声,便走出了大殿。

昨日与李儒商谈时,张明就头疼吕布的奖赏,他之前为了拉拢吕布,先给了车骑将军的官职,不过那时只是一个虚名,并没有实际的作用,但也足够让吕布兴奋不已了。

随着吕布高大的身躯出现在大殿之中,群臣的眼神却大不相同,有的恐惧,有的不屑,有的讨厌,不过吕布并未看向这群老臣,他只是朝着王允点了下头。

“陛下,臣半路伏击牛辅的军队,大获全胜,目前大军正在后方朝长安城赶来,臣恐耽误了上早朝,所以独自驾马前来。”吕布抬着头说道。

“吕将军辛苦了。”

“吕将军,为在座的各位汇报一下此次战役的情况。”

“是,陛下。”

“十二天前,臣接到皇甫将军的消息,便快马加鞭,带领部下来到了长安西城门处,并成功击退了李蒙,王方的军队,之后便一直驻守在长安西城门处,六天前,臣趁夜率兵突袭敌军军营,一举将守营的胡轸五千人部队全部杀死,胡轸也于此战被我军部下杀死。三天前,臣前往骊山埋伏败退的敌军,正好巧遇牛辅的军队,牛辅三万士兵被我军击败,牛辅本人也死在此战之中。”

“此次战役臣共有两万士兵,在西城门防守中折损三千士兵,后在突袭胡轸折损五百士兵,在伏击牛辅时折损两千五百名士兵,总计死亡六千士兵,大小伤者七千余人,其中斩杀三万士兵,俘虏一万一千士兵。”吕布一字一句的说道。

“吕将军真乃是一名猛将,加封吕布为车骑将军,位列三公,仪同三司,秩比两千石,食邑两千户,赏万金。考虑到吕将军之前便是车骑将军,所以朕决定赏赐吕将军温侯,封地在温县。”

“谢陛下”吕布兴奋的说道。

温县在河内郡地带,紧挨洛阳,温候是一个县候,已经算是列候中的最高等级了。

“阎忠”

“臣在。”阎忠上前一步,躬身而立。

“特封阎忠为征西将军,秩比一千石,食邑八百户,赏千金。”

“谢陛下。”阎忠答道。

“好了,犒赏之事就此结束。”

底下的大臣大眼瞪小眼,只觉得三军犒赏结束的有点快。

王允身为百官之首,此刻已经意识到了问题,三军犒赏怎能只奖励三位将军,其它的校尉也出力良多,比如他的侄子王凌,百官之中有不少家族子弟都是在各军中充当校尉,军候等,在长安保卫战也出力不少。

“陛下,守住长安并不只是三位将军的功劳,还有各个校尉以及无数的将士们。”王允先站了出来说道。

“是的,臣觉得司徒公所言非虚。”又一个大臣站了出来。

各位大臣也连连点头,他们虽然没有为保卫长安做出贡献,但他们家中的子弟却被安排在了军营的各处,比如张猛,比如王凌,都是世家的人。

这也是张明一直头疼的地方,想要对付世家,并不容易,世家的手都已经伸到军队之中了。

若不是军中实在无人可用,皇甫嵩也不会启用这些世家的人,世家的人,虽然视家族利益高于国家利益,但至少他们还在乎朝廷的利益,而若是使用原本董卓的将领,临时反水都有可能,到时候,城内城外里应外合,那长安城势必会就此沦落。

“司徒公说的没错,此战能够获胜,离不开每一个将士的努力。但是朕毕竟只有一人,想要犒赏所有的将士绝无可能,所以朕昨日便想出了一个方法,可以达到犒赏三军的效果。”

别看这群大臣似乎都在为犒赏不公喊冤,实际上他们关心的也只是自己家族的子弟而已,至于真正难以得到赏赐的底层士兵,谁会在乎,要知道,新的军功制度早就颁布了,可又有几位大臣当回事,颁布是一回事,能不能执行是另外一回事,执行能不能执行好又是一回事。

“不知陛下所说的是何方法?”王允问道。他只关心自己的侄子王凌能不能得到赏赐,其余的他也懒得关心。

“朕打算成立一个职位,专门负责军功赏赐的,朕发现过去的军功赏赐很难发放到位,最大的原因就是缺少一个管理的职位,过去,军功赏赐往往都是由将军前往府库领取赏赐,然后下发给将士们,但这种方式下,朝廷难以派人监督核实,将士是否能够领到赏赐全看将军良心,这是不对的。”

陛下并没有将矛头指向为将士们诉苦的大臣,而是指向了过去的将军们,这倒是让殿中的大臣很是意外。

“这个机构就叫军功处。是专门管理将士军功赏赐的,需要两名官员,这两名官员由在座各位大臣提议,不过军功处不能单独存在,所以朕还准备再设立一个机构,军部,用来整合所有的军事要务,而军功处就是军部的下属机构。”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