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假道灭胡 - 穿越成汉献帝,还好我有模拟器 - 天青上宁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174章假道灭胡

第174章假道灭胡

如今的张扬每天都能收到斥候汇报的消息,毕竟南匈奴王庭聚集三万骑兵的动静实在太大了,想要瞒住早有防备的张扬是不太可能的。“主公,南匈奴的动作不像是去侵袭太原郡。”杨奉缓缓的说道。

“难不成他还想进攻五原郡不成?”张扬不屑的说道。

“没有,属下也是初来驾到,对南匈奴王庭不够了解,所以才有此一说。”杨奉抱歉的说道。

身在屋檐之下,自当低头的道理,杨奉还是懂得,他虽然觉得不对劲,但已经向张扬提过了,便做到了他的本分,更何况,他现在也只是张扬的一个偏将而已。

对于南匈奴王庭大量调集骑兵的事情,张扬终究还是难以忽视,所以他在闲暇之时还是加固了一下五原郡的防御。

在六月下旬的时候,张扬实在是受不了斥候每天的情报,所以他便让部将徐英率领五千士兵前往五原郡前线布防。

对于南匈奴单于于罗夫而言,他们这一战的目的是直捣张扬的大本营,也就是云中郡的云中城,这也是朝廷交给他们的任务。

若是南匈奴王庭能够一举拿下云中城,张扬的势力便将土崩瓦解,到时候,朝廷率领大军前来,很快便能逐一击破,从而拿下并州五郡。

贾诩之所以将这么重要的任务交给南匈奴王庭,就是因为只有南匈奴王庭才有如此之多的骑兵队伍,从而可以在短时间抵达云中城,并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拿下云中城。

当然贾诩的考虑绝不是这么简单,若南匈奴王庭真的能够攻克云中城,自然再好不过,但若南匈奴王庭没有攻克云中城,那就意味着张扬和南匈奴彻底结下了死结,之后必将走向不死不灭的下场。

可以说,贾诩的这一步棋将南匈奴王庭架上了火炉之上,无论结果如何,于朝廷而言都不亏。

就在南匈奴王庭召集各地骑兵的时候,西边战场上,皇甫嵩也已经率领一万五千名士兵抵达了上郡城。

如今的上郡城已经拥有了整整两万五千名左右的士兵,但即便是面对只有一万士兵的朔方郡,皇甫嵩也丝毫不敢大意。

上郡在徐荣的治理下,各县卫士都已经到位,这些卫士都是徐荣带到上郡的士兵,这些卫士目前也只听从徐荣的命令,只要徐荣一声令下,即使是地方县令,也会立刻被卫士击杀。

而这些都是徐荣发兵并州前所做的准备,无论是皇甫嵩还是徐荣,他们都不希望出征并州的时候,后方出现混乱。

其实上郡的这些县令经过眭固的调教,对于张扬早已经没有效忠的想法,毕竟敢有效忠张扬的县令早已经被眭固杀的干干净净,但是徐荣为了谨慎小心,依旧还是布置了地方卫士。

至于北方的朔方郡,徐荣也已经调查清楚了。

朔方郡共有一万名士兵,但是却分驻在两地,其中七千士兵驻扎在临戎城,毕竟那才是朔方郡的郡城,这七千士兵主要是用来防守草原游牧民族入侵的,另外三千则驻扎在大城,大城紧靠着上郡,这三千士兵是用来监督上郡动向的。

一旦上郡有任何异样,大城守将便会将消息通知给五原郡守将,至于临戎城,距离大城实在太远,而且中途又有大量沙漠地带,反倒不是第一通知对象。

拿下大城并不困难,唯一困扰皇甫嵩,徐荣的是,一旦大城遭到进攻或者失守,五原郡守将必然会得到消息,从而做好充足的准备,彼时再想进攻五原郡,就会困难重重。

这一天,皇甫嵩,徐荣看着墙上的地图又接着讨论起来作战的计划。

突然,徐荣灵光一闪,心中顿时有了主意。

“主帅,属下有一计。”徐荣站了起来,口中说道。

“说。”皇甫嵩盯着地图毫不犹豫的回道。

“主帅,你看,之所以我们一直在讨论如何能够既拿下大城,又不让五原郡得到消息,是因为从上郡经过朔方郡抵达五原郡的这条路,朝廷军队必然会被大城守将发现,到时候我们的进攻计划便会彻底暴露。”徐荣解释道。

“可是,为何我们一定要经过朔方郡呢?根据我们此前商量的结果,朔方郡作为一个大郡,但是其主要兵力都集中在西边的临戎城,正因如此,上郡才一直安稳无忧,没有受到张扬部下的影响。”

“既然朔方郡守将并不想干扰上郡的行事,那么上郡的军队调动也可以绕过朔方郡,从上郡前往五原郡,除了经过朔方郡,还有一条路,那便是经过西河郡。”

“朝廷和南匈奴王庭有盟好之约,所以经由西河郡,应该不会有什么问题吧?”徐荣疑惑的说道,他觉得这么简单的道理,皇甫嵩应该早就能想到的才对。

“你说的是走鬼兹,白土,桢林,美稷,曼柏这条路吧。”皇甫嵩问道。

“是的。”徐荣说道。

“你可知那里是谁的势力范围?”皇甫嵩问道。

“不是南匈奴的势力范围吗?”徐荣疑惑道。

“是,但又不是。”皇甫嵩叹息道。

“怎么说?”徐荣好奇的问道。

“南匈奴王庭并不只有一部,现屯驻于美稷附近的便是南匈奴的另外一部,又名屠各胡,现役南匈奴单于于夫罗的父亲羌渠便是被该部首领所杀,因此这两部虽然同属南匈奴,但彼此关系势如水火。”

“虽然朝廷跟南匈奴王庭签订了盟好协议,但是南匈奴王庭的盟好协议却无法适用于屠各胡,毕竟他们压根不承认南匈奴王庭做过的任何决议。”皇甫嵩解释道。

“不过你刚才的提议,倒是让我想到了一个新办法。”皇甫嵩笑着说道:“不管这屠各胡与于夫罗到底有多大的仇恨,在外人的眼里,他终究还是南匈奴,而且现在还是南匈奴的右贤王,因此,对外的时候,屠各胡依旧代表着南匈奴。”

“既然如此,我们不妨就替南匈奴单于于夫罗先消灭了这个杀父仇人,既表现出朝廷与于夫罗的诚意,更让朔方郡,五原郡的守将意识到,朝廷的目的是南匈奴,而不是他们。”皇甫嵩笑眯眯的说道。

不过,就在皇甫嵩,徐荣的军队出发之前,皇甫嵩还是拟了一封快件让亲卫送去了南匈奴王庭,亲自交到于夫罗的手上。

虽然屠各胡的首领是于夫罗的杀父仇人,但毕竟是南匈奴内部的事情,朝廷既然插手管理,就很有必要通知一下于夫罗,只是通知归通知,该干的事情,朝廷一点不落。

早在灵帝时期,朝廷就多次插手南匈奴内部的事情,甚至于夫罗父亲羌渠能够当上南匈奴单于都是朝廷的帮助,若非如此,彼时的单于应该是屠各胡的首领才对,正因如此,屠各胡的首领才在后来趁着于夫罗外出作战之际袭杀了于夫罗的父亲羌渠,自此结下深仇大恨。

可惜,黄巾起义之后,朝廷衰落,自此,朝廷再也没有那个能力插手南匈奴的事情,即使是这次跟南匈奴的盟好,也是通过交易谈判达成的,若是在灵帝时期,这次的盟好,根本就不需要谈判。

两万五千人的部队便在皇甫嵩的率领之下,浩浩荡荡的朝着西河郡出发,此一路,先经过鬼兹县,后经过白土县,然后到达帧林县,最终抵达美稷县附近,消灭屯驻在此地的屠各胡部落。

不过在皇甫嵩大军抵达帧林县之前,便让亲卫向屠各胡送去一份信件,这份信件就是所谓的借道信。

屠各胡部落军帐之中

“这是大汉朝廷皇甫嵩将军让人送来的信件,各位看看。”说罢,屠各胡首领便将信件交给了在座的将领。

两刻之后,帐中之人都已经阅读完了此封信件。

无错版本在69书吧读!6=9+书_吧首发本小说。

“单于,我等与王庭势如水火,何来的盟好一说,何来的借道一说?”部下立刻反驳道。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