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章贾诩献计 - 穿越成汉献帝,还好我有模拟器 - 天青上宁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161章贾诩献计

第161章贾诩献计

“陛下,河东郡豪族一事,你看要怎么处理?”皇甫嵩严肃的说道。“公然与外贼联合反抗朝廷,军部尚书,你说应该怎么处理?”张明并未直接回答,他还不清楚皇甫嵩的来意。

“臣认为应当夷平三族,但现在不妥。”皇甫嵩正言道。

“有何不妥?”张明反问道。

“虽说河东郡一直在朝廷的管辖范围内,但这些年来,朝廷对河东郡的治理非常薄弱,地方豪族说话比朝廷说话还要管用,现在朝廷虽然剿灭力量白波贼,但却没有伤到河东郡豪族的根基,一旦处理密谋的五家豪族,河东郡豪族必然直接造反。”

“朱儁虽然还屯驻着大军在河东郡,但朝廷毕竟鞭长莫及,彼时河东郡豪族一致反抗,即使朱儁可以做到镇压,但屯田的事业也必将被其它世家豪族给破坏,陛下让大司农和朱儁弄了这么长时间,更多的也是为了度过今年的大旱之年。”

“所以无论是屯田也好,还是开凿水渠的事情,在秋季庄稼收割之前都不能被破坏,而想要不破坏,就只能暂时和这些世家豪族妥协,毕竟他们有钱有粮,但百姓不行。”皇甫嵩立刻解释道。

当初皇甫嵩寄出信时,并没有想那么多,他只是如实诉说而已,但后来扫平上郡事情之后,皇甫嵩越想越不对劲,这件事情远没有到达结束的时候。

皇甫嵩出身世家豪族,他知道在地方上,世家豪族有着怎么样的号召力,尤其是黄巾起义之后,小的世家被起义军剿灭,大的世家反而兼并了更多的农田。

就以河东郡为例,这次密谋此事的总共有四县五豪族,其土地面积几乎覆盖了四县的一半,夸张程度可想而知,若非如此,大司农也不可能动用军队实力才完成了换田协议,其它各县的情况其实也差不多,总之这些豪族更像是地方上的土皇帝。

虽然以朱儁屯驻在平阳的七千士兵也足以剿灭四县五豪族,但引起的混乱必然不小,河东郡其它县的豪族也会兔死狗烹,他们才不会在意这五个豪族犯的罪行,因为他们的利益是一致的,所以面对外面压力的时候,只会选择共同对外。

“皇甫将军说的有道理,朕怎么就没想到,这样吧,你继续将眭固软禁起来,待朝廷需要处理此事了,再议吧,这件事情不可能让其它人知道。”张明点了点头道。

待皇甫嵩走后,张明唤来了贾诩,随后便将此事说给了贾诩。

“陛下,军部尚书说的没错,此事不宜着急。”

“其实这件事情可以就此结束的,朝廷已经得到了想要的东西,无论是屯田也好,还是占据上郡也好,都是需要人力物力的一件事情,这个时候再去处理河东郡豪族,只会吃力不讨好。”

“陛下不如先安抚一下他们,待时机成熟之后,再去处罚他们也不迟。”贾诩微笑着说道。

贾诩的话永远都是一个稳字当先,在他看来,有风险的事情不如等它没风险的再去做。

不过张明知道,皇甫嵩和贾诩之所以担心河东郡一事,更多的是出于对屯田的不了解,他们虽然是聪明的人,但对于屯田一事知之甚少,如果屯田之事不能达到预期效果的话,想要维持河东郡统治其实还是需要地方豪族的。

在这个时期,士人还意识不到底层百姓的价值,无论是皇甫嵩也好,还是贾诩,他们都是士人阶层,平时跟底层打交道的时间并不多,在他们看来,朝廷想要统治各地,其实还是需要依赖士人阶层,而士人阶层几乎都是出自世家豪族的。

就以张明向全天下发布的重启太学的诏令,光一条不限出身,他就跟三公九卿吵了许多天,最后让渡了部分选人权力才被同意,然而即便如此,能够来到长安城的又有几个不是地方世家豪族出身的。

当然也有一些靠着运气,进入了一些私学,获得了学习的机会,但这样的人其实并不多,因为在这个时期,读书是一件非常奢侈的事情,寻常百姓家即使有机会读书,恐怕也很难真正的参与学习。

影响读书最大的原因是吃不饱,而不是造纸术,这是张明来到这个时代最大的感悟,当初他以为改良了造纸术,然后再配合上印刷术,就一定可以改变这个时代世家横行的局面。

但后来随着张明对这个时代了解的越来越深,他才发现,只有让百姓活下去,富裕下去,才有瓦解世家的可行性。

而让百姓活下去是张明当前的第一要务,至于富裕起来,可能还需要很长一段时间。

次日朝议,皇甫嵩作为军部尚书,首先说了一下这次进攻上郡的成果,当然他压根没有提高眭固的下场。

“这一次多亏了军部尚书,不然的话,朕还真的有些担心。”张明抚掌说道。

“陛下,这是臣的职责。”皇甫嵩谦虚道。

“尚书令,左冯翊地区的县令,县尉等人是否已经定好?”张明严肃的问道。

“陛下,臣已经决定好了。”士孙瑞说道。

“好。”张明点了点头道。

对于军部的事情,很多高官其实是没啥兴趣的,因为军部的事情很多,而且又没有什么油水,况且皇甫嵩也是位高权重,所以大家都是点到为止。

“军部尚书,等左冯翊地区官吏要前往各县时,你从军中选出地方卫士陪同他们一起前去,这些卫士还是跟以前一样,负责维护地方治安。”张明吩咐道。

“是,陛下。”皇甫嵩应道。

对于张明而言,三辅地区的卫士都可以从朝廷派出,因为这里距离比较近,但是三辅以外的卫士便只能从地方挑选了,至于上郡,现在还不好设立卫士,因为这些地方的官吏还是沿用之前的官吏,贸然设立卫士,只会被地方县令同化,反正会增加朝廷的负担。

至于在上郡成立锦衣卫就更加不现实了,在上郡地方县令,县尉没换之前,卫士未设立之前,朝廷对上郡的控制是很弱的。

不过上郡南边的几座城池,也就是雕阴,高奴,定阳这三个地方,县令,县尉早在战斗中被杀害,所以朝廷也换了新的县令,县尉,也在这些地方成立了卫士。当然半个月后,锦衣卫组织也会如期抵达。

相比于地方卫士而言,不管是哪个地方,锦衣卫都全部从朝廷调用,而且只接受朝廷的任命。

在安排好地方事务之后,军部尚书和尚书令都暂时退了下去。

“陛下,河东郡屯田一事,臣已经如期完成。”大司农站了出来说道。

“朕听说河东郡一些豪族好像不太配合朝廷屯田的事情?”张明缓缓的问道。

“是有一些不愉快的事情,这些地方豪族居然公然反抗朝廷的命令,若不是有朱儁大军在,此次屯田之事也不会这般顺利。”大司农有些抱怨道。

“辛苦了,接下来,你便继续负责关中开凿水渠的事情吧。”张明淡淡的说道。

“是,陛下。”说完大司农便退到了一边。

对于大司农而言,无论是屯田一事还是开凿水渠一事,现在都归他的部门管理,但是这两件事情都还没有取得成果,所以他还需要静下心来等待。

皇甫嵩听到陛下没有继续讨论此事,他的心放下了一些,河东郡豪族的事情现在处理还为时过早,等河东郡各县基础扎实之后,屯田的事业取得成绩之后,到时候处理也不算晚,反正眭固,他还一直软禁着呢。

“太傅,考试的时间和地点定下来了吗?”张明微笑的问道。

“陛下,现在长安城的学子数量还在不断增加中,臣估计接下来还会有不少学子前来,所以臣还没有确定好具体的时间,不过地点已经定下来,就在东乡处举行。”

“少府已经派人去东乡搭建起楼阁和露天台了,到时候,等一切弄好之后,差不多就可以开始了。”太傅走到殿中缓缓的说道。

“禁军统领,现在长安城中,大概有多少学子登记了?”张明看着禁军统领问道。

无错版本在69书吧读!6=9+书_吧首发本小说。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