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章
第169章
“那么,路易斯先生的房子,现在没人买?”
“这怎么能卖出去?”店主听了金田一的话不住苦笑,将她当成了不谙世事的富n代一枚,不得不细细解释道:“法律规定了,我们在买卖这些房子之前,必须要和买方说明情况。”
其实现在即使他们不说,很多人也会问,这也是金田一三的问题显得没有那么奇怪的原因。各地的凶杀案都是居高不下,不提前问一问,总让人有点不安心。
“如果业委会那边的要求没有那么繁琐,倒也不是不能出售。但就是因为那边的要求太繁琐了,而能达到他们要求的人,很少会是缺钱的客人。越有钱,就会越迷信,甚至不惜花大价钱来远离那些未知的麻烦。”
“而且路易斯先生是携带巨款潜逃的,苦主数不胜数,那些人坚信路易斯先生最后一定会回到他最有可能去的那几个住址,所以,盯得很严。这些年尽管也都渐渐放弃了,可一旦搬进去……谁知道呢?早些年甚至还有人想要阻碍这栋房子的出售,因为他们觉得,只要这栋房子被卖掉,他们就永远失去了路易斯的线索。事实上,直到今年,都有受这件事影响而破产的人,家庭关系因此破裂的也有很多,只能说,路易斯先生降在这个小区的魔咒一刻也没消停过。”
“因此,和前面两套房子不同,只有这套房子,是彻底的非卖品。那些人魔怔得连保安,保洁都不允许进门,更别提易主了。”
金田一三盯着地图上的房子沉吟片刻,“我怎么觉得周围这几个小区好像也没有那么安全?”
中介脸色一僵,“……不,这是完全的误会,奈奈小姐。你要知道,像我们这种很少死过人的小区可是很难得的。而且,那些事现在也都过去了,我们小区现在非常安全。”
“很少死过人的意思,就是以前死过?”
“……”
“嗯?”金田一三用眼神示意他。
“好吧,反正客人如果要求我如实陈述,我是不能撒谎的。”店长双肩一塌,认命似的说道:“的确死了人,但他是意外死的。嗯……严格来说也不算意外。只是我们没想到多年前的事情还会在这样的年份重演。”
“多年前的事情?这是什么意思?可以详细说说吗?”
金田一三很懂得沟通之道,她不停的在本子上用鬼画符写写画画,弄得好像她真的有在记笔记一样,用心维持小说家人设不到,同时也没忘了给店长更多的钱,权当采访费了。
“靠着这个小区里发生的不幸故事来赚钱,我真是受之有愧。”店长再度苦笑,但拿钱的动作却很诚实。
收了金田一的钱后,他也不再遮遮掩掩,“死的那个人,是摄入了太多非法药物去世的。”
“我们大家都没想到,他会是这样的人,明明平时看着还挺正常的,没想到背地里……”
“不正常?”
“是啊。在我们这种作风良好的小区居民看来,他就是完全的不正常,根本没吸取到多年前的事故的教训。”
“多年前也死了人吗?怎么死的?”
“非法药物摄入过量。而且死的不止一个,死了一些,抢救回来了一些……”
“要说这一切都是怎么来的,就要从我们小区的前本先生说起了。”
“说实话,他看上去完全不像是能做下这种事的人,明明长得非常正派。”
前本先生,在从事医药推销行业多年后,终于赚够了钱,不仅在这里买了房子,还在小区里的商铺经营着一家药店。
他有一张国字脸,长得很严肃,平时也不爱笑。
小区里的人经常会拿这张脸来开玩笑,疑惑他是怎么靠着这张脸把药品推销出去的,但又不得不提,他的脸以及沉默寡言,严肃认真的性格,会给人很大的安全感和好感,同这年头动不动就推销药物,油嘴滑舌的其他药店职工相比,前本先生显得非常可靠。
他话不多,但每每有居民来他那里拿药,他都会仔细观察对方的症状,再去药房配药,配了之后再默默的走出来,把药品给递过去,并仔细的附带用药剂量,以及可能会出现的一些用药的不适症状,一些严重的患者,他还会主动建议他们及时去医院治疗,不要来他这个小药店看病。
在人性化服务这个概念还没有大规模普及的时候,前本先生细致而贴心的服务为他迎来了大批忠实的顾客。
不管是大人还是小孩,都喜欢到他的药店买药。
按理来说,当时一个小区至少有千人以上的规模,而前本先生的药店不止包揽了一个小区的生意,周围几个小区的居民也是宁愿走得远一点,也要在他这里拿药,他每天都有很多客人,收入一直都不差。
这样老老实实的做下去,估计没几年就能再买一套房了。
只可惜,前本先生因为以前当医药销售人员时,做过的几件错事,被人勒索了。
勒索他的人要价越来越高,走投无路的前本先生,在某次神思不属地为病人推荐止痛药时,不小心写错了服用剂量。
那款药里面有一些违禁品,大量服用可能会导致上瘾。在无数消费者反馈后,该药在两年后被强制下架了。
但在当时,对不知情的人们来说,它因为疗效快,的确是止痛药首选。而这个吃了药的病人在身体好转后,就跑来找前本先生,想再多买一些药。
前本先生当然选择了拒绝。
可病人并没有就此放弃,还是纠缠着他。甚至在一个月后砸碎了他店里的玻璃,企图进去拿药。
虽然前本先生马上就报了警,小偷什么都没偷到。但对方那股癫狂的样子还是让他吓得不清,同时,心里萌生出了一个大胆的想法。
既然对方对这款药物的依赖程度这么高,他是不是可以提高售价,出售这款药呢?
他只是这么想了一下,并没有马上付诸实践。
直到一周后,威胁他的人再次给他打了电话。这次要的钱,是以前的三倍。
而前本先生,已经没有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