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第四十一章
第41章第四十一章
第四十一章
闹过一场,总算出了门。
软木黄底软缎披覆的马车停在府门口,孩子们先被嬷嬷抱上车,等他们坐定了以后,纪兰芷踩着软凳爬上车。
许是天寒风大,夜雾湿冷,纪兰芷被一阵料峭冷风吹得摇晃,险些跌落,幸有一截肌理坚实的臂弯,轻轻托举住她的后腰。
手臂的温度滚沸,纪兰芷被烫了一下,后颈有点生热。但好在,她能站稳后,那只手便悄无声息地收了回去,一点痕迹都不留下。
纪兰芷撩帘进车厢,回头一看,对上谢蔺的一双清寒凤眼。
郎君躬身入内,对方才出手相助的事只字不提,害得纪兰芷想道谢也师出无名。
车厢里坐满了人,仅剩下纪兰芷身侧的一个空位。
在众人眼中,谢蔺与纪兰芷婚期将近,本来就该坐在一起。纪兰芷临时推搡,倒显得两人生分。
纪兰芷拍了拍一侧的空位,扬唇微笑,邀请谢蔺坐下。
郎君从善如流,整了整凌乱的衣袍,坐到一侧。
谢蔺温恭知礼,刻意与纪兰芷空出一寸的距离,好教小娘子能随心所欲地塌肩闲倚,不至于被谢蔺害得拘谨。
纪兰芷看着那一寸犹如天堑般疏远的距离,她和谢蔺的衣袖泾渭分明,各论各的,互不相犯。
只是谢蔺衣袖中的草木香还是一脉脉浸进来,让纪兰芷难以忽视。
小孩们聊起方才那一场酣畅淋漓的爆竹打战,聊得热火朝天。纪兰芷插不上话,只能转头去看坐姿端正的谢蔺。
她和他不必太过拘束生分,未婚小夫妻共处一室还一句闲谈都没有,反而惹人生疑。
纪兰芷心有所感,问:“谢大人身上熏的什么香?这次倒不似松香。”
纪兰芷忽然和谢蔺搭话。
谢蔺怔了怔,偏头去看纪兰芷。
小娘子为了在嘈杂的车厢里和他讲话,半个身子轻轻倾斜过来。脑后两条赤色发带垂至肩头,车厢晃荡,漏进一丝街巷的柔和灯火,烛光勾勒出纪兰芷鲜明的眉眼,朱唇榴齿,喜笑盈腮。
纪兰芷和谢蔺说话,没有半分厌恶与抵触。
在小姑娘含笑的目光里,谢蔺渐渐放松了僵直的腰脊。
谢蔺原本漫不经心的神情褪去,侧头来听纪兰芷说话,眼神里带点郑重,他甚至稍稍低头来迁就纪兰芷,试图听清她说话。
他慢声细语地说:“除了松香,许是还沾上旃檀香。这几日京中有货郎卖撒佛花,也有僧人擡着开光的泥佛走街串巷,挨家挨户诵经祈福,分发寺中熬煮的腊八粥。我为琢哥儿求了一碗,许是那时沾上了檀香。”
纪兰芷知道,夫人们都最爱把寺庙里熬煮的红豆粥、绿豆粥,或是寻常斋菜带回家,端给小孩吃。
不是什么贵重东西,但沾了佛缘与香火,那就是天赐之物。小孩子娇气、难养,父母亲希望幺儿能健健康康长大,不免会祈求神佛庇佑。
便是纪兰芷,少时有个头疼脑热,除了看病吃药,盛氏也会一连几天上寺庙里为她带僧人熬煮过的绿豆粥。
只是纪兰芷没想到,一贯秉持“天道宁论,不信诸神”的谢蔺,竟也会为小儿的安康求神拜佛。
纪兰芷觉得有趣,她靠他更近,戏谑一般,小声问:“二哥信佛吗?”
小姑娘一双杏眼灵动,分明有戏弄之意。
谢蔺没有因她态度里的不恭敬而恼怒,他认真地回答:“曾经……信过。”
在他跪在山石塌陷的地里,徒手挖掘纪兰芷尸体的那些时日,谢蔺希望诸天神佛庇佑,希望这一场山难只是老天爷开的玩笑,他的小妻子性命无虞,无灾无难。
在他为亡妻点灯焚香、立碑挂幡、建设祠堂的时候,谢蔺希望六道有轮回,能再等他数十年,待他养大了谢如琢,自会去寻纪兰芷,共赴生死约。
如今,谢蔺低头,凝望撑着手臂,小心翼翼靠近他的纪兰芷。她的肌肤雪腻细滑,手足齐整完好,身体健健康康,纪兰芷活着出现在他的面前。
谢蔺的眉峰舒展,神情柔和。他忽然觉得,信奉神明兴许有用,对于法华天佛,他还能再敬下去。
纪兰芷不解地问:“曾经?”
谢蔺低低嗯了一声,没有说其他的话。
纪兰芷并不知谢蔺在想什么,她觉得郎君实在没趣,有时惜字如金,和他谈一大段话,他回个寥寥数字,掐断了谈兴。
纪兰芷只当谢蔺不想再被她逗趣,索性不再问东问西。
很快,马车停在灯会前面的街巷。再往里进一步,便是闹市。
马车挤不进去,小孩们趴在车窗边上,也不耐烦待在车里,吵吵嚷嚷要下车逛街。
嬷嬷们请示纪兰芷的意见。
纪兰芷看了谢蔺一眼,道:“谢大人,我们下车步行?”
谢蔺点头。
他先撩帘,抱着身量不算高的谢如琢下车。
等谢如琢落地,他又帮忙车夫摆好供其他大人小孩踏脚的矮凳。
车夫诚惶诚恐,连说不敢让谢相公帮忙。
谢蔺淡道:“不过举手之劳,不必在意。”
等车里的人都走空了,纪兰芷才提起裙摆,扶着木头车驾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