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真皇后假皇帝清凌问卓琰是有想让其怀……
第75章真皇后假皇帝清凌问卓琰是有想让其怀……
清凌明明耽搁的时间也不长,可等她回到紫宸殿时,卓琰已经将所有人劝住。
清凌看着她送走所有人,金吾卫进进出出打扫寝殿,等紫宸殿只剩下卓琰一人时,清凌现出身来。
“我没想到你可以劝服所有人,我还以为,你至少会需要我的帮助。”
卓琰回过神,见到清凌突然出现,也不惊讶,只是照旧上前行礼道:“尊主过誉了,我并没有劝服所有人。从今天起,只要我不能使四海臣服,想谋反夺权的人只会与日俱增。”
“那你打算怎么办?”清凌其实也很好奇。
“杀。”卓琰平静说,“先帝励精图治二十年,郑周经得起一场屠杀。”
那些追随先帝起义的老臣或许会因她的血脉而臣服,但那些早年追随太子如今成了新帝党的重臣却没那么容易接受她的说辞。
她没先帝的神勇,不似先帝光凭战场厮杀就能赢得朝堂内外一片忠诚。她想那些大臣效忠她,只能予以利益。
“先收忠臣,再收能臣。杀光一批忤逆作乱的重臣,正好为忠臣让路。从今往后,这朝堂,只会是萧谢卓王的朝堂。”
卓琰很清楚会效忠她的大臣有哪些。
清凌看着卓琰,卓琰眸光沉静,就仿佛刚才那些话不是出于她口。清凌意识到她真的选对人了,眼前这个女配比她认识的所有人都要有趣。
清凌道:“你杀郑恒,也是为了萧谢卓王只能在你和郑恒之间选择你?”
“是。”卓琰毫不避讳。
皇位继承讲究“名正言顺”,郑恒毕竟当了二十年的太子,郑恒不死,哪怕她是郑帝的血脉,她的赢面也大不过郑恒。
清凌盯着卓琰的眼睛说:“如果我告诉你,郑恒没死,你杀他后,我选择了救他,你又该如何感想?”
卓琰只怔愣一瞬,就淡笑道:“尊主所为,必有深意。卓琰深受上恩,自然是‘雷霆雨露,俱是天恩’。新帝起死回生,不管尊上何时放他回朝廷,都是一场有趣的对决。”
卓琰显然误会清凌救郑恒是为了看她和郑恒打擂台。
“我没那么无趣。”清凌开诚布公,“我来这个世界是为了任务,而我的任务离不开郑恒。我救他并不是为了为难你。”
清凌沉默片刻,“只是我很好奇,什么样的经历才会造就现在的你?”
面对清凌的坦诚,卓琰依旧是刚才那副进退得宜的模样,但她眸光沉了沉,显然在思考。
她沉思几瞬说道:“卓琰并不觉得自己有特殊之处。大千世界,无所不有,像卓琰这样的人想来不在少数。更何况,尊主既然能知晓我身世,我想以尊主的本领,我过去的经历,在尊主面前,也是同样的无所遁形。”
“我是知道。”清凌上前一步,逼近她,“可是正因为知道,我才疑惑,我明明许你复活谢凛,你为什么不同意?难道他的死不是你心里最深的痛?”
她亲眼看前世今生回忆里的卓琰都因谢凛的死而消沉。
“是,可那又如何?”卓琰许久才回清凌道,“难道他复活,我的痛就不存在了吗?”
她看向清凌,说道:“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今日之前,我信奉忠孝之道,我忠诚先帝,尊崇父亲,哪怕被他们和心爱之人拆散,我也只当我命不好,生为柱国的女儿,也只能背负为家族谋求荣耀的责任。”
“可你告诉我,我不是柱国将军的女儿,我是先帝的女儿,我是柱国为让先帝有后迷晕自己夫人和先帝所生的血脉。”
“这也太可笑。我算什么,我母亲算什么,我们是柱国用来表现他忠勇、先帝用来体现他深情的工具吗?”
“哪个丈夫能做到把自己妻子送到别人床上,哪个父亲能做到漠视自己亲生女儿幸福而只为自己心爱之人的子嗣让路?他们既然那么忠勇、那么深情,那一个自己给先帝生,一个立心爱之人的儿子为帝就好了,为什么一个非要牵扯我母亲进局,一个又在临终前后悔想要我生下有他血脉的后代继承皇位?”
“难道就因为他们一个是夫,一个是君,我母亲的意愿就不是意愿,我的幸福就不是幸福?从知晓真相那刻起,我的心里只有恨,我要向他们复仇。”
她“父亲”创造出她,不就是想要先帝的血脉能流传于世。她不可能想不开杀自己,但她可以让先帝的血脉从她这终止。
先帝让她嫁于郑恒,不就是想皇位能传给自己的血脉。那她偏要下一代皇位的继承人不姓郑。
她要活着的,死着的,都为他们曾经的选择后悔。
清凌将卓琰脸上的恨意和狠决尽收眼底,她轻轻叹口气,不知道为什么,她对卓琰生出一种名为可怜的情绪,那是比喜欢更高级的情绪。
喜欢容易消失,可怜却不会。
“你打算怎么做?”清凌问。
卓琰听出她在问自己的复仇计划,淡淡道:“自然先稳定朝纲,再一个一个复仇。”
第二日,卓琰就在朝堂上说出惊骇的“先帝有灵托梦”言论,雪鸟绘声绘色向清凌转述朝堂滴骨验亲、以左仆射为首的重臣不信卓琰言论被金吾卫当场射杀的场景。
清凌正在享受郑恒的讨好,这人真信了清凌的鬼话,以为讨得清凌欢心清凌就会帮他对付皇后。
“女帝啊,哪怕说自己腹中怀了龙嗣不得不暂且摄政再徐徐图之也比女帝容易。看来她是真的准备大开杀戒了。”
她猜的没错,卓琰有卓骏和金吾卫大将军的支持,手里最不缺的就是军权,杀人如切瓜砍菜。不到半月,中央明面敢反对她的官员就被杀个干净,地方有官员想联合地方兵诛妖后,最先想到的便是能中央军抗衡的北凉边防军。
北凉王和北凉王妃对卓琰的态度又爱又恨。谢凛爱卓琰,他们自然也爱屋及乌,一直将卓琰当半个女儿看待;但谢凛之死又多少和卓琰脱不开关系,他们恨卓琰不敢违逆圣旨,以致谢凛失意意外而死。
但很快,卓琰的一道密信就送到北凉。北凉王看完信后,地方派来说服的使者们都被原路遣返回去。所有人都明白,这世上没有阻拦卓琰称帝的存在了。
新的左仆射很快补上,是太师的儿子,也是卓琰的师兄。三省六部空缺的位置都被先前追随先帝起义后支持卓琰的世家补上。有后代在家嘀咕了一声怎么感觉现在比先帝在时于我们这些功臣之家还好被家中长辈敲了一脑勺。
卓琰冷眼看着这群臣服她的臣子,欲望是无止境的,他们现在餍足她的给与,终有一日还是会不满足现在的境遇。
一个人,他自己当了尚书,就想他儿子也当尚书,孙子也当尚书,子子孙孙都当尚书。若是可以,最好大儿子尚书,二儿子侍郎,三儿子四儿子都是郎中,徒子徒孙再捞个外郎主事当当。
一人得道,鸡犬升天,欲壑难填。
卓琰清楚,他们现在有多感激她,将来就会有多恨她。
她登基后没多久,就抽调正规军进金吾卫,由她二哥统领,原统领刘将军为右金吾卫大将军,她二哥为左金吾卫大将军,原本想着两大将军并存,没想到刘将军休沐时意外摔断腿,只能由她二哥统率整个金吾卫。
卓琰感叹刘将军对她的忠心,虽然他现在不能为她效忠,但她愿意破格提拔他那最宠爱而又未出仕的小儿子为正四品都尉。小儿子年纪轻轻,舞勺之年,倒成了家里品级最高的将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