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往事 - 霓虹逆命 - 阿嘟嘟阿咕咕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都市言情 > 霓虹逆命 >

第12章往事

陈阵出生在一个小领导家庭,爸爸是采购科的科长,由于工作性质的关系长期在外奔波,很少有时间陪伴家人。妈妈是家庭主妇,在日复一日的等待和无聊中,因为无人陪伴迷恋上了打牌。

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也都是集团的工人,但因为住得离陈阵家远,他们平时很少有机会见面。即便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偶尔会带来一些温暖和关怀,但那也十分短暂。

这样的家庭环境使得陈阵小时候基本处于无人管教的状态。他放学后总是自己一个人回家,家里常常空无一人,妈妈可能在牌桌上激战正酣。他自己打开门,随便找点吃的,然后就开始自己安排时间。没有父母在身边督促作业,他常常是先玩个痛快,等到想起来作业还没做的时候,已经很晚了。

在这种缺乏约束的成长过程中,陈阵逐渐养成了一些散漫的习惯。他对学习不太上心,成绩也一直处于中游水平。在学校里,他有时候会和同学们打闹玩耍过度,偶尔还会违反一些小纪律。不过,他也有着很强的自主性,在自己感兴趣的事情上,比如探索集团周边的角落,或者研究一些小玩意儿的时候,再比如打篮球,他会表现得非常专注。

父母长期聚少离多,家庭氛围总是弥漫着一种压抑的气息。只要爸爸难得在家的时候,总会因为一些生活琐事争吵起来。

妈妈抱怨爸爸总是不在家,把整个家的担子都扔给了她一个人,让她在这个空荡荡的房子里孤独度日。爸爸则觉得自己在外辛苦工作,不就是为了这个家,可回到家却得不到一点理解,面对的只有无休止的指责。

激烈的时候,两人甚至还会大打出手。陈阵在一旁吓得不知所措,小小的他只能大声哭叫,试图让父母停止争吵和打斗。可在愤怒中的父母根本顾不上他,家里的东西被摔得七零八落,原本温馨的家变得一片狼藉。

这些场景在陈阵的童年记忆里留下了深深的阴影,他既害怕父母的争吵,又对这个家的未来感到迷茫。这也使得他在成长过程中更加渴望逃离这个充满矛盾和争吵的家。

可能是受到父母的影响,毕竟在他的成长过程中,父母长期聚少离多,家庭里总是充斥着争吵,激烈时还会大打出手。这种充满暴力与冲突的家庭氛围,就像一团挥之不去的阴霾,笼罩着他的童年,在他幼小的心灵里种下了用暴力解决问题的种子。

也可能是青春期的叛逆在作祟,这个时期的他内心充满了躁动与不安,对世界有着自己的理解,却又缺乏正确的引导。陈阵总是喜欢用暴力来解决问题,在他的观念里,似乎拳头是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无论是面对同学间的小摩擦,还是生活中的小矛盾,他的第一反应不是理性思考、心平气和地沟通交流,而是用武力来让对方屈服。

他似乎觉得,只有这样才能显示出自己的强大。

而且,他的性格也变得睚眦必报起来。哪怕是别人不经意间的一个小冒犯,比如在人群中被不小心撞到,或者被人无意说了一句不太中听的话,他都会牢牢记在心里,并且寻找机会报复回去。这种睚眦必报的性格让他身边的人都对他小心翼翼,生怕一个不小心就触怒了他。同学们开始远离他,邻居们看到他也会躲着走,他逐渐被孤立起来。然而,他却并未意识到自己的问题,反而在这种孤立中变得更加愤懑,形成了一种恶性循环,让他越来越深陷在这种不良性格和行为方式的泥沼之中难以自拔。

至于彭子龙、李豪、胖子、许麻拐以及周密的哥哥周青。从小就是陈阵"暴力集团"的一员。有的是被打服了加入的,列如胖子;有的是无言的默契,列如彭子龙和李豪;还有的则是被"暴力集团"的气质所吸引自愿加入的,例如周青和许麻拐以及其他一众机关子弟。

这次被开除,母亲没有尽力去争取,陈阵也是知道原因的。

在很早之前陈阵犯错的时候父亲就说过,初中毕业就把他送进煤校去。这似乎是父亲为他规划好的一条道路,虽然没有和陈阵商量过,但在父亲的计划里,这是最适合儿子的发展方向。到时候弄一个名额来,学费生活费集团全包。毕业后回集团当技术员,这是一个稳定又体面的工作,在父亲看来,这足以保障陈阵的未来生活。

母亲深知丈夫的计划,所以在陈阵被开除这件事上,她算是有恃无恐了。她也觉得或许按照丈夫的规划走下去,陈阵也能有个不错的前程。

煤校就是煤炭工业学校的简称,它是一种专门为煤炭行业培养专业技术人才的中等专业学校或技工学校。

在过去,煤校在煤炭行业的人才储备和发展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煤校里,通常会开设与煤炭开采、加工、利用以及矿山机电等相关的专业课程。学生们会学习煤炭地质、采煤方法、矿山测量、矿山通风与安全、煤炭洗选加工等知识。

这些学校往往配备有一定的实习实训场地,如小型的矿山模拟实验室、矿山机电设备操作间等,让学生们能够进行实践操作,熟悉和掌握相关的技术技能。从煤校毕业的学生,会凭借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进入煤炭企业,成为煤炭生产、技术管理等方面的专业人员,为煤炭行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在当时的社会经济背景下,煤校为煤炭行业源源不断地输送着人才,满足了煤炭行业对各类技术人才的需求,也为许多家庭提供了子女就业的保障途径,就像陈阵的父亲为他规划的那样,毕业后进入集团成为技术员,拥有一份稳定的工作。

所以,在当时的情况下,家里孩子成绩不好,又爱在学校惹是生非的家庭只要有关系的,都会想方设法搞到去煤校读书的名额。

集团里这种情况屡见不鲜了。陈阵不是第一个,也不会是最后一个。

陈阵不想去煤校读书。在这种生长环境下成长起来,他十分痛恨这个地方。他想离开。

从小到大,他目睹了太多与这个集团、这个地方相关的不愉快。家庭中的争吵、父母关系的紧张、自己无人管教而养成的不良习性,这一切似乎都与这个地方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煤校,作为集团培养人才的地方,在他眼里不过是这个压抑环境的延伸。

他渴望着外面的世界,那里有他未曾见过的精彩,有可以摆脱家庭阴影的机会。他不想按照父亲规划好的道路,进入煤校,然后毕业后再回到集团当技术员,一辈子困在这个他想逃离的地方。他心中有着对自由和不一样生活的向往,那是一种强烈的冲动,让他不甘心接受这种被安排好的命运。

每次想到要去煤校,他心中就涌起一股反感。他想象着自己在煤校里的生活,周围都是和集团有着紧密联系的人、事、物,他觉得自己会像被困在笼子里的鸟一样,永远无法真正展翅高飞。所以,无论如何,他都要想办法离开,去寻找属于自己的那片天地。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