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四章、往事2
起初书生并没有认出和尚。
那人戴着一个遮面的斗笠,只匆匆留下一封信拜托书生代为寄出后便消失不见了踪影。
两日后。
书生在当地的菜市口前看到了几个被行刑的人。
那人的长相虽然沧桑了不少,但他还是一眼就认出了是当年的那个和尚。
据说是因为半夜杀了县令一家上下十几口人这次被官府当场抓住。
书生看了以后吓了一跳。
虽然已经过去几年,他也并未实际参与过任何和尚的事,但那个时期,朝廷对这种事很敏感。
常常会因为一个人而牵连许多人出来。
书生无奈之下只能将铺子关了连夜逃回了乡下老家。
回到老家后躲了一年确认没有任何风声后这才再次出来。
他突然想到了那晚给他信的男人。
仔细回想了下,觉得那日那人的声音和和尚十分相近。
犹豫许久后将信封拆开,发现从里面掉出了一把青铜钥匙,除此之外还有一个写着地址的纸条。
书生不明白什么意思。
晚上偷偷按照纸条上的地址前去,结果发现是一处乱葬岗。
他壮着胆子在乱葬岗中找了许久,最后终于找到了纸条上写的那个名字。
挖开坟墓,里面竟放着一个铁皮大箱。
书生趁夜将箱子运回家中,打开一看发现全部是黄澄澄的金条。
箱子上还放着一本书和一封信,里面写道:
吾弟近来可好,实在是万不得已,箱内是我此生积蓄,如吾弟需要尽管拿去用,只是可留少部分替我送给家人。
吾上有一位年迈祖母,下有一对妻儿,若不是那县令狗贼欺辱我妻儿,我断不会下此狠手。
吾知弟痛恨杀生之业,吾也是走投无路被逼无奈。
吾家父本是朝廷命官,却被奸人所害,连累家人上下二十几口流放北疆,至此无归,我所践行之事,杀之其人全部为朝廷狗官,这些狗官草菅人命,搜刮民脂民膏,百姓苦不堪言。
吾不望弟理解,只望弟可以帮我抚养家人,大恩不言谢,来世相报!
书生看完后赶紧将信烧掉。
为了防止外人发现立刻将墙凿出一个大洞,连箱带金的全部放了进去。
后面几天,书生根据信上所写的地址寻到了和尚的家人。
只可惜他祖母刚刚去世。
妻子得知和尚亡故的消息后也上吊自杀,只留下一个孤苦无依的孩子。
书生见这孩子可怜,便偷偷带了回来。
给孩子彻底改了姓,对外称是自己养在城里的外妻生的,外妻死了这才带了回来。
此时的书生也是孤家寡人一枚。
父母一年前已经双双去世。
眼下为了减少耳目,无奈之下便应了村里一位媒婆的要求,做了邻村地主的上门女婿。
那个年代的上门女婿是非常没有尊严的。
再加上书生还带着一个私生子,所以更是受尽百般屈辱。
好在他妻子对他还算不错,处处维护,这才在这样的大家庭中慢慢存活了下来。
后来书生凭借聪明的头脑,在短短四五年间将地主家的产业扩大了十几倍,更是在城中开设了不少分支。
地主死后便将偌大的家产传给了书生,书生连同妻子后来又生了两个孩子。
这个书生就是傅家最早的祖先,傅清。
那个收养的孩子就是我曾祖父的父亲。
后来生的两个孩子就是我曾祖父的两个舅舅。
我曾祖父还是头一次知道自己的真实身份,之前从未听家里人说过。
他心里不禁十分感慨,同时又痛恨自己不争气。
于是在傅家祠堂中跪了两天两夜后,下定决心,带着金条投了军。
曾祖父本就从小练得一身好武艺,又懂学识。
他一路打仗立功一路学习那本《奇门遁甲风水秘术》中的内容,渐渐被上面的领导赏识提拔,成了连长,最后又成了营长。
听我祖父讲,刘响最后惨死在了家中。
被发现时整个子弹打穿了他的脑袋,好像是自杀而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