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章、白马屯
根据剩下的地址我用笔将它们连在一起。
最后得出一个形似骷髅头的图案。
杨三看着上面的图案若有所思道:“红子,你看这两个地方是不是我们之前去过的大王村和王柏村?”
我顺着他手指的位置看去发现还真是。
在这两个地方交汇的正中央有一个小点,上面写着白马屯。
这个地方十分隐蔽,我查了下,不属于任何村镇管辖,就好像凭空出现的一样。
“你立马联系下看看,这里有没有一个叫做金阿三的人。”
我们特调局唯一的好处就是资源广,想要查什么东西不需要麻烦的手续,只需在内网上提交,最多一个小时就可以得到结果。
这个内网估计是特调局专用网,据说防火指数非常高,目前有权限的只有柯卫国一人。
柯卫国失踪后,上面就将这个权限分配给了我。
几分钟后,杨三回复道:“联系上了,这里只有一户人家,姓金,具体叫什么没有登记,你看我们要不要跑一趟?”
我立马连线王红宇将这边的情况讲了下。
王红宇这边还需要至少一周的时间,所以我们决定立马动身。
我们乘坐飞机飞往距离最近的西安,从西安往东边走换乘了两辆车后才到白马屯最近的大岗村。
但令人奇怪的是,我们几乎问遍了整个村子,竟然没有一人知道白马屯的存在。
最后一个操着满口陕音的小伙子将我们带到村长家,意思有啥事找村长,要是村长还不知道那就真没法了。
村长是个四十来岁的汉子。
我们说明来意后他摇摇头,说是自己也是前两年刚上任的,确实没听过这个地方,但又有点过意不去。
于是请来了上一任村长,是个八十多岁的老头。
这老头姓余,据说从村子初期就一直住在这里,小时候经常跟父母进山打猎采药,所以对周围的很多地方都很了解。
余老头听到我们是来找白马屯的,先是有些没反应过来,最后问道:“你们找白马屯是来做什么?”
我拿出身份牌,说道:“我们是考古学院派来的,听说白马屯有一户姓金的人家在往外倒卖古董,所以特地过来调查情况。”
身份牌我们有很多,为了方便开展工作,特调局的每个人都有不下十种身份。
考古专家,派出所,大学教授等等......
这些证全部都是经由特殊渠道发放的,所以要真到这些有关部门查询也能查到我们的档案。
余老头皱着眉,脸上露出不可思议的表情:“不会吧,我记得十年前这户姓金的人家就全部搬走了,至今白马屯已经成了一个废地,根本没有人会住在那。”
最后他又颤巍巍地走进里卧拿出一个笔记本,翻了翻递给我道:
“你们自己看吧,这时当时那户人家的信息情况,还是我当村长时记录的,那个时候白马屯没有人管,就临时划拨到我们村了。”
我翻了几页,里面都是一些工作笔记。
关于这户人家的记录也只有寥寥几句话。
但怎么看都没有一个叫金阿三的名字。
我心中狐疑:“难道是我们调查方向错了?”
就在这时,那个村长汉子忽然拍了下大腿,喊道:
“对了!我记得他们之前捡到过一个孩子,好像就叫什么阿三......不过后来这个孩子早夭,好像不到十岁就死了。”
余老头听后点点头:“确实有这么一件事,当时也是因为这个孩子的事好像才搬走的,至于搬到哪,谁都不知道。”
我听后和杨三对视一眼,笑道:“谢谢你们,不过方便派个人带我们去白马屯看看吗?来都来了,至少去一趟,我们回去也好交代工作不是。”
村长汉子没有丝毫犹豫,当即答应亲自带我们去。
一路上我问了许多关于白马屯的事,汉子也是知无不答,他说:“这个白马屯确实存在有些时间了,据我父母说好像比我们村子历史还久,不过你要说有什么古董文物之类的,那还真没听说过。”
“我们这里别看山多,但实际并不是什么风水宝地,前些年村子有人请了位大师过来,想的就是看看有什么可圈可点的地方,搞搞开发,带动下村民的收益。”
“结果人家大师来了看了一眼就走了,临走前还说我们这里可惜了,要是没有这两座山挡着,或许是一处风水宝地。”
我顺着汉子手指的地方看去,发现确实有两座山屹立在整个村子中间,硬生生将其分成了两截。
这种地形不仅造成当地村民出入困难,就连想开发几条通往外面的山路都很困难。
典型的困龙局。
我摇摇头,将话题又扯回白马屯:“这个屯子既然存在这么久,为什么一直没有纳入周边村镇的管辖范围呢?”
汉子说:“可能太穷了吧,你想整个屯子就一户人家,啥概念?”
杨三问:“为什么他们不迁到你们村子?”
汉子说:“这谁知道,这家人也挺怪的,好像原来政府提议过,但就是不肯搬迁。”
聊着聊着,我们转眼便来到白马屯。
这里风景不错,相比汉子所在的村子至少多了几分依山傍水的韵味。
我们下了马车后,汉子说自己留在上面等我们,让我们速去速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