搞个大的
搞个大的
第一百四十一章搞个大的
魏无涯一行是带着个请来的‘风水师’一起去的郢县。
他们在朱令仪给出的一个大范围里,圈出了三个地方。
魏无涯跟当地官府的人私下见过两次面,喝了两顿酒后,又在沙河一带各个码头、船行、牙行跑了跑,甚至还在茶楼、酒楼、城隍庙等地逗留了几天,才留下一波人手,带着风水师等人回了京城复命了。
小别胜新婚的两个人,甫一见面就是开会。
魏无涯看着媳妇,眼里的怨念都快化成实质了。
“咳咳,”朱令仪握拳轻咳一声,“开会~”
这人,也太明显了,好歹遮掩遮掩啊。
下面的人掩嘴偷偷嘀咕着,想来不用多久,魏三爷的‘冷面无情’就会传遍商行了吧?
会议一开就是一个多时辰。
魏无涯先把当地情况和圈地范围内的事儿回报一遍,然后道:“郢县距离京城不足三百里,又有货船直通京城外的运河码头,单说运输的话,不论是走官道还是水运,都比较方便。
我特地看了几天,郢县现有的两个码头货运还是挺频繁的,主要还是南边的来货多,但这两个码头都被当地的大户垄断了。”
“他们不但把持着水运的价格高低,也把持着货船进出码头的时限。
就是说,货船到了,得在他们的安排指引下才能靠码头,这里头的操作就比较多,比如说没位置,靠不了码头就得等,或者加钱插队。
否则,迟迟不能靠码头,不能下货,真要是生产忙等着原料,耽误一两天损失就不好说了。”
朱令仪连连点头,心说这人靠谱。
“不但如此,船队也有将近半数在他们的控制之下,稍微有点规模的,都有他们的干股,或者股份。
淡季的时候还好,旺季的时候船排队装货,他们卡着船的数量,着急的只能加钱,你加三十两,他加五十两,一百两,最后多少就难以控制了。
只有几个十来条船的小船队靠着运些他们不稀罕的散货,勉强撑着。”
“还有下货的力工。。。。。。。”
魏无涯向来胆大细心,他去了十几来天,把很多细节都摸了一遍,比朱令仪想的还周全。
散会后,朱令仪打发他回家休息去了,自己还在办公房里认真琢磨如何摆平当地的地头蛇。
***
地头蛇么,先不说对错,人家地盘也是自己打下来的,再说对方也没朝她出招,肯定不能上来就打打杀杀的。
当然,如果对方找她麻烦,她就只好借机扬名立万了。
除此以外,如果不想和对方相接,嗯,最好的办法是另立个炉灶。
如果她自己花钱建码头自己专用,不用他们的,倒是个一劳永逸的办法。
码头都有了,她还差几条货船吗?大不了买下来几个。
自己的码头,自己的货船,自己招劳工,当然是她自己制定规则了。
她
不去掺和当地的码头业务,只管自己的玻璃厂,如果对方还不知足,就别怪她不客气了。
到时候,说不定她心情好,连地方水运和码头一起给整顿整顿。
只是,如此一来,她预计投入的银子怕是远远不够。
原本,她预计建个大厂房,加上两排办公房和食堂,原料库和成品库,沙地不值钱,建几个厂房,又不雕梁画栋的,只要坚固,有个大几万两够了。
但是,如果买河道、建码头,加上船队,把整个运输打通的话,估计没有二三十万都不用提。
也好,干脆就搞个大的。
打定主意,朱令仪特地去了趟内卫那不起眼的办公房,找傅瑾。
***
傅瑾:能让这位主儿亲自来,肯定不是小事儿。
果然,听完朱令仪的打算,傅瑾已经不知说什么好了。
半年前,这位还张罗着盖猪场,半年后都要买河道、造码头了!
自己专用的码头也是码头啊!
人和人的差别咋这么大呢?
他自诩自己的能力也不差的,如果让他张罗这样一件事,他也许会想法子找出刺头,通过官府正面施压也好,侧面找把柄也好,不管怎么做,肯定不会想着自己去造个专属码头,完全不跟对方一个赛道。
“这,恐怕得不少钱吧。”傅瑾最后只能提醒一番。
朱令仪点头,还朝傅瑾眨了下眼,朝上拱拱手道:“正是如此,所以,我这不是寻思着,普天之下,皆为王土,请陛下擡擡手么?”
“哦~”傅瑾会心一笑,搓搓手指:“上次喝的猴儿酒不错。”
“没有!”朱令仪果断说道。猴子们酿点酒容易么,再说,这酒越放越陈越好,喝一坛少一坛。
“不过。。。。。。”空手是套不到狼的,还是得意思意思,这个她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