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江山美人
第127章江山美人
大成得此大胜,人心振奋,许多江湖中人,平民百姓,便连勋贵显望之族也纷纷奔赴边关。便连寒江也想不到,这押送粮草军械而来的竟是皇甫逍为首的数位长安显贵子弟。
听镇海军徐钧樊夙夫妻两个来信道是,已带慕连城滔海剑,于一日交战之际,暗中联络上。
虽有冲突,却也没有直接不认滔海剑,看来很有谈下去的可能。
寒江回信道是,海盗少有出身清白的,多有人命,家仇在身,至此危难之际,不比计较太多,不防应下只需按罪责,斩杀敌寇,立下功绩,便可赦免。若有冤屈,必当查明,还以清白,如此,方可赚取一份助力。不然便是一时认下滔海剑可令七海盟,关乎自身利益,随时可以反目。可以拿七海盟前认盟主,七海王齐韫做榜样。
便说他为朝廷做出贡献,交出七海令剑,滔海剑,朝廷愿彻查当初齐氏旧案。
随后又讲此事交于长安守着小皇帝的南熏,让她派人去为齐家查案。
月半后,朝中查出出齐氏受朝中同族所累族诛,本身并无大过,念今立下大功,赦免先人罪过,归还家业与齐氏遗脉。
一时天下议论纷纷,许多本身有过罪责逃亡在外隐姓埋名者,都不少出钱出力,只为立下大功,足以赦免罪过,不必再苟全性命,堂堂正正。
这一战下来,寒江得了个火之地狱恶魔塔特的名字。乃是死状凄惨,令人作呕的北狄人尸体,为寒江迎来了个可止小儿啼哭的名号。
后来萧纪将军之子萧轼归来,依年纪来算有差异,方为人知。
十几年前先大都督长子,萧纪将军因战事受伤昏迷,被亡国的月氏公主所救,只被困北狄西北,不能归来,与月氏公主之女成婚,有了萧轼。
而当初陇右边城为北狄西域大军围困,城中三千老弱,寒江顶盔掼甲扮作萧纪将军,守住边城。
其后更是屡立功勋,总额你。荡平西海,纵横北狄,是为北狄汗王心腹大患,悬赏步步高升。
被人称之为血衣修罗,恶魔将军,如今又是地狱恶魔降临,简直就是这些夷狄克星。
一时间天下皆惊,引得许多人都去围观一下,想看看这地狱恶魔长啥样?
是不是传说中身高力大,壮硕如山,貌若夜叉,凶厉暴虐……
只是少有人能够如愿的。
此番立下大功,纯属大成数年来少有,且逢紧要关头,两位摄政王一口赞同,由皇帝下旨晋封寒江为总揽三关军镇的天下兵马大元帅。
…………
长安城中勋贵子弟有心报国,却不得寒江重视,只使了萧绎接待,分派给他,带着熟悉军务。
萧绎不愿接手的,只不过刚被人救了性命,说过要报答的,话音未落,转头就被丢了这么个难题。
就连去援助临近两处城池的萧绍归来,也只管看笑话,不愿与亲生哥哥分忧。
好在新来的几个个姐妹弟弟们都是可亲和气的,娇妻爱子陪伴稍能安抚他受伤的心灵。
别人倒也罢了,为首这皇甫逍出身名门,本身亦是正职兵部侍郎,专管兵事,又带有圣旨,明言协调粮草军器,分明是朝中派来监察的。
一来陇右便要请见大都督,寒江忙的跟陀螺一样,手下侍卫将校为寒江一战慑服,怎么也不至让一群朝中派来的监察来搅扰?
所以皇甫逍自来陇右除了当日交接粮草军械时候见了一面,话都没说两句,就被人给拦下,想着才有一场战事,北狄汗王虎视眈眈,各种遣派调度,奖赏抚恤,却是忙乱。不想过了许久都不能得见,总被人阻拦,扯开话题,便是傻子也知道不对了。
皇甫逍心中很是不满却也无奈,父亲分明查出二弟去向,却因朝中局势,最为忌惮文武结交,况是皇帝下旨,执掌三关边镇的大元帅,与朝中权势擎天的太尉,出自一家父子。
若是相认,必成朝局大乱,朝廷也不能放心,是以不肯相认。二郎生来坎坷,母亲心疼的日日垂泪,皇甫逍才设法自吏部调往兵部,自请亲赴陇右以为监军。
却是老祖母回返老家,满怀心事去祭奠先人时候,想与早逝的祖父说些心里话,见了先曾祖画像,直道,“可算想起那位寒郎君像谁了!”传信父亲,去追查早先执意迁往姑苏的左冲,方得知了真相。
只要想明白近日被阻拦的关节之处,皇甫逍也不是常人能挡的住,终于得了机会到了寒江面前,想要私下相认,只道了一句“恭贺大元帅……”
别说叙旧相认了,百般言语都不曾说出口来,便听闻亲卫传讯军中急报,联军进犯。
于是就被客气的请到一旁,听寒江令下聚将,商议军情。
不多时大都督府中便聚满的将校官吏,按序汇报所负责之事。
早有安西北庭两处都护府传讯,道是西域联军出战数次,只有三国奋起,其余皆是出工不出力的,借口国中事变退出的也有五国。
还有漠上王大军本是正常行进,也交战两次,虽说兵力不多,行动迅捷猛烈,深的用兵要诀,稳如山徐如林,疾如风,侵略如火,个中真味,当真难缠。
其后莫名行进缓慢,日前更是暂停了交战,似有异状,正待查明其中缘由。
唯有北狄大军仗着弓马娴熟,四处为虐,只是城池只在多有村寨防备,人少力薄的村落不是合并,就是自觉迁往关内。大型的村寨选址之初便是靠近城池,便于援救。
坚持些时候,便有援军,兼之熟悉地形,避大吃小,北狄军队多多少少吃了些亏,要么无所获。
投军陇右的第一批江湖人已是赶来,很是热血,也愿接受军中操练,熟悉军械军阵,形势渐好。
便有些摩擦,粮草军械不足,朝廷支持,大成诸多百姓自觉捐助,总是有着希望,打败北狄,边关平静的一日。
待诸将汇报完毕,寒江询问一些关节之处,并无异样,散去诸将,点名留下几位将校,方道出新的军报。
云代沿线有报,北狄久攻不下,似有绕行道路,南下痕迹,只是旧迹可断,并无实据,不敢上报朝廷,便请问新任的三关大元帅。
因应坚壁清野之策,除却城池近处便于援救之处建有村寨,原野山林空旷,巡逻亦有不到之处。
倘若当真如此定有熟悉地形之人引路才能正好避开巡逻区域。
听闻北狄汗王新收幽州王为义子,拜为长安王,一时间天下哗然。
当初幽州王投敌便知上无耻之辈,不想却是与北狄汗王拜为父子,卑躬屈膝出卖祖宗先人。
向张两位先生也道,“第一代幽州王先祖辈为开国皇帝侄儿,曾立下大功,被封河东道总管,爵封国公,按制无功则降等袭爵,每降则三等,无嫡出子则去封收爵,尽归国有。传承三世已为伯爵,其后无嫡子出。后因东夷为祸,占下幽州,被其庶出的先祖伐下,故封幽州王,爵袭三世不降。如今幽州王正是传下第三世,是以相熟河东地势,自是家门所传,根基所在。”
如此定是想要效仿当初带兵直下,避开沿途城池兵陷长安,幽州王血脉偏远,却也是皇室,只要拿下了防备不足的小皇帝,管是禅让,强夺,总是能够为帝,那时说不得就占了两分名份。
到时便是更加以下伐上,幽州王虽声名狼藉,可如今边关四夷虎视眈眈,尤其北狄针对,北关沿线城池防备严密,不能轻动,生恐中计,为北狄破关南下,成为千古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