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无论变成什么样,我还是你的小黄黄
一众锦衣卫的行动也是十分麻利的,他们分别将姚广孝和权贵妃以及侍候权贵妃的一众贴身太监都压了下去。 姚广孝也就罢了,死他一个人,万事皆休。
但权贵妃可不是!连她身边侍候他的老太监、奴仆、宫女等,皆为连坐之罪!
这方才是株连九族!
处理完,姚广孝和权贵妃的事宜,朱棣这才朝着陈阳,拱了拱手,话语之中充满了感激之意:
“护国神兽大人,您又帮了朕一个大忙!”
“多亏了您,才让朕和凝儿再续父女之缘…”
“还替朕铲除了如此犯上作乱的奸臣贼子。”
陈阳面对朱棣的恭维之词,心中丝毫不为所动。
在内心的最深处,他甚至为帝王的无情感到了一丝的心寒。
虽然,是陈阳现在亲手将姚广孝推上断头台的,但没办法,现在两人是敌人,他不该招惹朱婉凝的!
但平心而论,抛开妖言惑众这一点不说。
在正史上,这位被称为“黑衣丞相”的姚广孝,对大明朝的贡献还是有的。
也正是因为有姚广孝的劝说下,朱棣才下定决心发动了靖难之役。
在靖难之役成功后,姚广孝更是被朱棣亲手任命为僧录司左善事,一心辅佐朱棣。
要说朱棣,能够从建文帝朱允炆的手里成功夺过皇权。
姚广孝这位靖难之役的主要策划者,是功不可没的。
然而,对于最是无情帝王家的朱棣来说,一旦姚广孝失去了自身的价值,他也是落个“狡兔死、走狗烹”的下场。
一刀下去,人头落地,什么“黑衣丞相”,皆为过往云烟。
倒不是说,陈阳替姚广孝的下场感到有多惋惜,他也不过是兔死狐悲罢了。
陈阳身为历史学系的研究生,看待历史,就必须透过表象看本质。
如果说,姚广孝辅佐朱棣是个有功之臣的话。
换个角度来说,站在建文帝朱允炆的立场上看,他就是一个不折不扣的乱臣贼子。
所以,历史上既没有绝对的忠臣,也没有绝对的奸臣。
因为,历史从来都是由胜利者书写的…
胜利者用自己手中的权利,编造各式各样的理由,标榜为正义的一方,将失败者极尽所能,描述为邪恶、腐败的一方。
所谓“成王败寇”就是这个道理。
但,等过了千年以后,身为后世人,不再产于其中的利益纠葛,无论多么华美的辞藻去粉饰,后世的学者们,一样可以客观地了解其中的秘密,公平公正地看待历史问题。
姚广孝现在落得个人头落地的下场,要怪只能怪他,为了一己之私,非要应验自己的预言。
他如此图谋加害朱婉凝,这个在陈阳心目中占据很重要地位的人。
得到如此下场,一切皆为姚广孝咎由自取。
“凝儿,这些年父皇亏欠你得实在是太多了,父皇心中有愧…”
“不过你放心,明日父皇便正式册封你公主称号,且不用再居住于冷宫…”
“父皇一定好好弥补你这些年受到的苦楚!”
朱棣一脸愧疚地看着朱婉凝,话语之中露出了父亲该有的“慈爱”,这在陈阳眼里,不由得感觉到一阵的恶心……
而朱婉凝,面对朱棣的悔恨话语,则显得有些不知所措。
事实上,朱婉凝从出生以来,就一直没怎么见到过自己这个所谓的亲生父亲,在这十几年间,更别说体会亲情的滋味。
看着朱棣对朱婉凝,这番讨好的嘴脸,陈阳内心狠狠地鄙视了他一番。
朱棣这个当父亲的,真是一点都不称职!
要不是陈阳胡扯,给朱婉凝安上了一个九天圣女转世的身份。
恐怕,朱棣根本就想不起来,自己还有朱婉凝这么一个女儿的存在吧!
假如,没有陈阳的存在,权贵妃和姚广孝等人,真的逼迫朱婉凝投塘自尽成功了。
事后,朱棣知道了,恐怕也不会深究其中的原委,更别提什么失女之痛了。
陈阳实在是看不下去朱棣这一副惺惺作态的模样了,淡淡地说道:“陛下…”
“陛下,天色已晚,请您回宫就寝吧…”
“本尊还有些事,要与九天圣女商讨。”
陈阳趁机下达“逐客令”,朱棣又岂是不识趣之人?
毕竟,陈阳说过,自己刚认回的这个女儿可是九天圣女转世。
那么,作为同样是神仙下凡的陈阳,和女儿商讨的问题,自然不是凡人所不能涉及的问题。
现在的陈阳,在朱棣心目中的地位可是堪比神明的。
陈阳说一,他朱棣绝不敢说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