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2章问案(二)
第422章问案(二)张嬷嬷听到楚逸芊忽然打断的话抬头看了下她,只一眼便低下了头。
楚逸芊察觉到了自己突然出言的不妥,忙对两位大人道:“两位大人恕罪,是嘉敏无状。”
钟友泰摆摆手:“县主不必多礼,这之前的轮值表本来也是要看的。”
楚逸芊没有再解释什么,默默的坐在旁边听着。
冯熙查了下轮值表,这轮值表也没问题。
钟友泰便继续问话,张嬷嬷进去熬酸梅汤的时候材料是小厨房本就有的还是张嬷嬷自己带的?三人为何没有一个人上前帮忙?张嬷嬷熬汤的时候他们在哪里?
答案又是一致的。
张嬷嬷进去熬酸梅汤的材料一部分是小厨房本就有的,而乌梅却是张嬷嬷亲自带来的汀州府的上杭乌梅。
因着这上杭乌梅是贡品,所以张嬷嬷带来也不奇怪,他们便没有多问。
张嬷嬷熬汤的时候她们就在旁边,一人帮着烧火另外两人则做些其他杂活。
钟友泰看了一眼张嬷嬷又问了一句,那乌梅是用什么装的?
答案则是乌梅是张嬷嬷用罐子带来的。
钟友泰神色肃穆了起来,身上带了肃杀之气问道:“既然你三人俱在旁边,那可看清了她在何时将草乌下入汤中?还不如实招来!”
三人被钟友泰吓的哆哆嗦嗦,一口一个不知,那年纪小一些的更是一边打嗝一边说不知冤枉,求大人严查。
屋内一片混乱,楚逸芊解释道:“钟大人,熬制酸梅汤的乌梅需要用水浸泡片刻。”
话说到这里还有谁能不明白?
他们都不去厨房,自然不知酸梅汤如何熬制,但他印象中那乌梅是干的,如果张嬷嬷当着他们的面大大方方的将乌梅放进去,那她什么时候下的草乌呢?
除非有人和她同谋帮她掩护。
而楚逸芊这一解释就说的通了。张嬷嬷定然是先用那浓浓的草乌水浸泡过这乌梅,所以才直接带着罐子来的小厨房。
既然如此,这小厨房的人暂时看起来是没有什么嫌疑,可结案之前还是不能大意,就让李公公先将三人送回去,但还是分开看着;又让李公公亲自带人去查张嬷嬷的屋子,去找找那泡过乌梅的草乌。
李公公见三人没有什么嫌疑,心里倒是松了一口气。一个给皇后下毒就已经够骇人了,若要从这不起眼的婆子里面再挑出来几个同谋,那这翊坤宫不就是一个四处漏风的茅草屋?这便领命去了。
张嬷嬷其实很是不解,她原本以为冯熙和钟友泰会直接问她如何下的毒。她其实已经打算了合盘托出,也没打算牵连其他人。
可他们二人没有问。
她这时候才感觉到了害怕。
之前虽然知道他们是身居高位,一个是大理寺卿一个是刑部尚书;也曾偶尔听皇上和皇后夸过这二人心细如发,可因着她之前没有犯事倒也不觉得什么。
如今他们二人进来不过一炷香功夫,如何下毒不用她说便已经一清二楚。
张嬷嬷居然有些渴望冯熙直接问自己了,只要他问,她自然会说的。
可惜要她又失望了。
冯熙和钟友泰让人把那三人分开看管起来之后,便没再问她一句话,也没有和楚逸芊似的坐在那里说些有的没的扰她心房。
他们就静静的坐着等人将轮值表送来,该喝茶的喝茶,该翻看之前轮值表的翻看之前轮值表。二人之间也没有半句沟通,连带楚逸芊和林如雪也是一言不发。
屋中只有书记员翻动纸张的声音,应该是趁这个空挡在检查之前的记录。
其他人进来添茶的时候也是轻手轻脚。
刘嬷嬷在两位大人进来之后就回了福宁宫了,临走的时候高德全交代了一声,若没有去唤她就不必再过来了。
这一屋子的人一点声音都没有,只有偶尔的茶杯和盖子轻碰的声音。
本作品由六九書吧整理上传~~
而满屋子的人,除了张嬷嬷规规矩矩的跪着,其他人都安坐如山,静默如山。
张嬷嬷第一次觉得时间怎么过的如此慢?
她觉得自己犹如待宰羔羊,而什么时候尖刀挥下她却不知。坐着的那些人居高临下却看也不看她一眼,这种人为刀俎我为鱼肉的感觉简直让人窒息!
张嬷嬷有些沉不住气了,她来回挪动了两下跪的发痛的膝盖,冯熙冷冷的扫了她一眼。见冯熙扫过来,张嬷嬷问道:“老奴既然与县主说了要招供,便不会食言,想问什么问老奴便是,两位大人何必多次一举?”
冯熙已经收回了目光,他刚刚扫她只是因为她手上的两只银镯子叠带在一起,这么来回一挪动就有了轻微的响动。而他正在全神贯注的思考,这才看了她一眼。
钟友泰也在闭目沉思,听到张嬷嬷这么说,他睁开眼淡淡道:“张嬷嬷倒是要教我二人如何做官?”
张嬷嬷语噎,而后道:“那乌梅确实是我先用草乌水泡过的!泡完了的水我已经倒了!草乌还在!你们问我便是!何必如此折腾!”
冯熙敲了敲桌子:“本官断案自然有本官的章程,开审之前本官已经告诉过你,若无问话不可随意言语。莫不是你觉得这不在衙门审案就可以随意大呼小叫咆哮公堂?”
张嬷嬷气结,可看到冯熙微微眯起的双眼已经有了些不耐,她也不敢再多有二话。
楚逸芊看的又好气又好笑。
气的是自己本事不够,张嬷嬷在自己跟前还处处拿乔,一副你要问我我就去死的样子。如今这二位倒是不问她,她怎么还不乐意呢?
笑的是张嬷嬷此人真真是天真至极。
这案子在如今这个阶段对于冯熙和钟友泰来说是习以为常的小事,可以说是顺手拈来。他们想的是当然不仅仅是这两次下毒,而是这两次背后有何关联。
话不是不能问张嬷嬷,但断案如同诊脉,病人的描述未必是准确的。他只道自己是因为吃坏了东西才拉肚子;而一个负责任的大夫却会问清楚他平时有什么饮食习惯,这三日之内分别吃过什么东西,从而判断到底病因是什么。
只是因为人犯配合便听犯人的话去断案,那还要他二人做什么?熟读律法的书记员便完全可胜任此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