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2章三品淑人
第392章三品淑人
赵欢和箕水豹出宫第二日,圣旨就下来了。箕水豹年轻有为,有勇有谋,在本次营救嘉敏县主的战斗中勇立头功,特赏赐京中宅院一座,白银五千两,黄金一百两。
其实宣宗本想给箕水豹一个武职,不管跟着赵欢还是谁,人才还是能为自己所用才好。当时箕水豹就有些不知所措了,他本能的想拒绝,但他知道上面这位可是掌管着生杀大权的皇帝,不由得他用江湖中的那一套率性而为。
还是赵欢帮他解的围。赵欢对宣宗坦言道,箕水豹手上有不少人命,这些人大部分是该死之人,这些过往在江湖中没什么,反而是一种历练,但入了仕途之后这些事情难免会被人诟病。到时候皇上难免也被御史言官参上一本识人不清的折子。
赵欢将这些道理说明白,宣宗虽然还是觉得十分可惜,但也不再强求了,只是到底意难平。还是赵欢劝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都是陛下的人,又何必在意是在庙堂还是在乡野?
宣宗这才歇了心思,不过还是口头上要了箕水豹一个承诺,只说之后要有什么朝廷不方便插手的事情,请箕水豹出手的时候希望他不要拒绝。
箕水豹面瘫着一张脸答应了。心中却暗自腹诽,陛下诶,您面前那个笑面狐狸如今统管着大周北魏西吴三国的大半个江湖,便是您真我来让我做什么,我还不得请示了这位笑面狐狸才能动手?
不得不说赵欢这瞒天过海是真的玩的炉火纯青。
别人能查到的,大多是他愿意透露出来的。比如宣宗之前查到了赵欢在北魏和西吴搅动的商场风云,但这江湖中突然冒出来一个一统武林的二十八宿到底是何方神圣组建的却是无人知晓的。
旁人只知道二十八宿各有堂主,见识浅一些的,便以为是这二十八个堂主中最开始有几个能人凑到一起成立了这二十八宿;眼光远一些的,便觉得这二十八宿背后是哪位王爷或者哪个世家老爷子给后代留下的势力。但从来没有一个人猜到这个是赵欢的手笔。
也是,如今的赵欢不过弱冠,谁能想到他有如此翻天的本事呢?
就连宣宗也以为赵欢不过是机缘巧合认识了箕水豹,求了箕水豹救人。而昨日楚逸芊和林如雪的觐见让他得知了那位神秘的二十八宿的箕堂主居然有意求娶林如雪!他更认为这是一个拉拢江湖势力的好机会。
这些江湖人士最喜欢儿女情长,没想到这位冷冷清清的林如雪居然能勾住箕水豹的心!虽然今日未能得偿所愿,但宣宗显然也将赵欢的话听了进去。左右那箕水豹要娶林如雪了,横竖不是自己的敌人也便罢了!
对于江湖人士,宣宗的态度倒是颇为宽容。他不是一定要打压,只要他们不闹出什么事情来,平日里那些打打杀杀只要不报官他也不会揪着不放。毕竟不管什么地方,都需要互相制衡,而江湖这些人士显然互相制衡的非常让他省心,那他又何必费那个力气去惹众怒呢?
而对于这些人的拉拢,宣宗一直有些心思,却没想好怎么做。这些人如果能为朝廷所用是件好事,但是真的拉到手里,他又当如何用?所以面对箕水豹的时候,他是示好大过于诏安,不然也不会被赵欢这么轻描淡写几句就打消了念头。
宣宗的人去箕水豹那边宣完了旨意不久,皇后娘娘的懿旨也到了林府。
林如雪头天晚上便回了林府,她单独见过了自家祖父,便回到了自己稍微有些冷清的院子。
她回来就是等娘娘懿旨的。
林氏如雪,身为女子,忠义无双特封三品淑人,赐白银三千两、珍珠十斛、各色宝石五匣、各色贡缎二十匹
宣旨的太监是皇后身边的小李子,小李子念了两刻钟才将懿旨唱完,前面都是在夸赞林如雪如何忠义,如何为救义妹以身试险,如何值得天下女子学习和效仿;后面则是长长的赏赐清单。
同小李子一起来的还有嘉敏县主楚逸芊。这也是她那日特意要来的恩典。
林府上下跪伏在地,林如雪清脆的声音响起:“臣女领旨谢恩。”
谁都知道冲着皇后对那位嘉敏县主的喜爱,这次回来应该也会罩着林如雪两分,没想到直接就封了个三品淑人!要知道就算是如雪的祖母也不过是三品淑人而已!
不过这些道理谁能去和皇后讲?林大夫人让身边丫鬟去给小李子递了一个荷包,小李子也没有推拒,顺手将荷包装到袖中,然后又对林如雪道:“林姑娘,皇后还有口谕给你。”
林如雪忙半蹲下行屈膝礼,小李子道:“皇后口谕:本宫听说将军府这几日都在为这个认亲礼忙碌,林家丫头要没什么事就早点住过去吧,也好提前熟悉一下将军府的亲戚。”
林如雪恭敬道:“谨遵娘娘懿旨。”
小李子这才笑眯眯的对楚逸芊道:“县主,那咱家这就回去给娘娘复命了。”
楚逸芊和小李子又客气寒暄了两句,亲眼看着小李子上了马车,这才过来拉着林如雪的手道:“如雪姐姐,我们这就走吧!”
林如雪无奈的看着楚逸芊道:“娘娘赏了这么多东西,好歹要入库收起来。再说就算要走,也要和家里交代一声,你且等我一会。”然后就叫身边的丫鬟带着楚逸芊去她院子里坐一会。
林大夫人忙迎上来道:“县主乃贵客,不可随意怠慢。如雪你且去忙,县主不如随我进客厅坐下等会?”
本作品由六九書吧整理上传~~
楚逸芊倒是记得这个识趣的林家主母,便也没有拒绝,随着进了客厅。
林大夫人正陪着楚逸芊说话,林二夫人则去了林如雪那边。离郡王已经给她带了话,让她不必再为林如雪的事情费心了,而且来传话的人还让她将之前的两千两银子还回去。那银子早就被她拿去给弟弟还赌债了,去哪儿变出来给离郡王?
她一边腹诽离郡王小气,给了人的东西还要收回去,一方面又发愁这交不出银子怎么办。虽然自己在林府没什么事,但那离郡王要收拾她娘家不是分分钟么?
不得不说这位是真想多了,离郡王再有诸多缺点,也是堂堂皇子。给人办事的银子不管成不成的,定金自然不会要回去,这当然是下面的人从中作祟。她要给也就罢了,不给那人还能如何?也不过是放几句狠话吓吓她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