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5章居必择乡(二更)
第265章居必择乡(二更)
刘谦想了一会,心中便有了成算。他对娇妻道:“夫人莫要心忧,如今既然他们要找父亲说理,那便说吧。父亲若知道他们打卿儿的主意,定不会轻饶他们。”这倒是,那刘老爷子最是宝贝自己这个嫡亲孙女,刘王氏蹙眉道:“夫君,我觉得卿儿说的话十分有理,如今你我膝下无子,日后那两房少不得要打我们的主意。虽然卿儿也建议我们再要一个孩子.”
刘谦闻言心中一动,因着心疼妻子,他没舍得让她再生一胎,但如今他也不过而立过半,再要一个也是使得,听妻子这样说,他面上就带了几分喜意:“夫人可愿意为我再生一个?”刘王氏脸色一红,低头道:“自是愿意的。若是个哥儿便好了,日后你我不在了,还能和卿儿有个帮衬。”
夫妻二人正在黏糊,外面有人来传话了,说老爷子让大家去正厅。刘王氏懊恼的嘟起了嘴:“只顾着与你说话,倒是忘了去公公那边说一声,如今定让那两人恶人先告状了。”
刘谦笑道:“那又如何?”
二人稍微整理了一下仪容,便去往了正厅。
老爷子坐在正中间,目光中充满了睿智和机敏,看着下面两个儿媳妇你一言我一语的哭诉在将军府受了多大的委屈,刘月文木讷的站在一边,刘星语也在旁边跟着落泪,刘家老大和老三看起来也是一脸愤愤不平的坐在椅子上等着,其他几个孩子年纪都不大,所以倒是没在这里,就算如此,这正厅里面也够乱的。
刘谦夫妇进来看到的就是这副情景。
老爷子正被他们哭的脑仁疼,最近那如微道长在京中收了个关门弟子每日教导一个时辰,老爷子与如微道长是故交,虽然他们一个从道一个从儒,却是难得的至交好友,趁着如微在京中,老爷子没事就去那边谈学论道,从天地大道的清修谈到柴米油盐的税赋;从行军打仗的兵法谈到奇门遁甲的阵法;从天南谈到海北,从琴棋书画谈到渔樵耕读;二人皆是不世之才,棋逢对手不亦乐乎。
这两日如微道长说那弟子请了三天假,自己要回一趟慈云观,老爷子才没出门。其实他何尝不知道,那闭门弟子就是楚逸芊?传授的学识不就是自己给孙女的那本《捭阖策》么?
那如微道长又何尝不知道那《捭阖策》就出自刘老爷子之手?当日见了那书的微微愣怔也有两分因为见了故人之物的缘故,只不过二人都未挑明,心照不宣而已。
老爷子今日正在府中侍弄如微道长刚刚移栽过来的几盆花草,大房和三房就找上门来了。口口声声说什么二房帮着将军府羞辱他们,不把刘府放在眼中,老爷子虽然不知道她们整出什么幺蛾子了,但以他对老二媳妇的了解,要真是逼得她能动了怒,就证明她们一定做了什么让人不能原谅的过错。
老爷子见到刘谦夫妇来了,就出言喝住了下面哭啼的两人:“莫要哭了!老二媳妇来了,你将今日的事情从前到后的说上一遍!”
刘赵氏哪儿敢让她说,哭到:“二嫂一心攀附将军府,自是向着将军府说话的!”
老爷子太阳穴突突直跳,沉声道:“老三家的,你的意思便是你说的老夫得听,别人说的老夫便听不得了?”
刘赵氏不敢再插话,她偷偷给大房的刘方氏使了个眼色,左右一共去了五个人,四个人说法一致,那刘王氏便是说出花儿来也没用。
刘王氏到了厅中,先是仪态万方的给老爷子行了礼:“见过公公。”又对大房和三房的两位刘家兄弟点了点头,这才扭过头来将事情从头到尾说了一遍。
听到刘月文去找楚逸鸣谋个差事的时候,老爷子和刘谦的神色就有些古怪了;
听到刘云卿与刘王氏的对话和分析之后,就连刘家两个兄弟脸上也挂不住了;
听到那刘赵氏果然如刘云卿所言,打算将刘星语塞给楚逸鸣的时候,刘家老三的脸黑的和锅底似的,自己虽然是庶子,但是也不至于上赶着将女儿送到别人府上去做妾啊!
听到刘星语哭着喊着要进将军府,甚至不惜撞墙殉情的时候,刘家三兄弟的脸都黑了,这实在是太丢人了啊!!!
听到刘方氏还有脸说什么待客知道,被李氏“啪啪”打脸的时候,老爷子手中紫檀木拐杖已经压不住了,敲在地上“咚咚”作响。
刘赵氏哭道:“父亲,您不能只听二嫂一面之词!月文和星语都在,父亲若不信儿媳,可以听他俩说啊!他俩可是您的亲孙子孙女啊!!!”
老爷子没有理他,指着刘月文身边的小厮道:“不骄,你来说!”
不骄不躁是老爷子放在长孙刘月文身边的两个小厮,自然不会说瞎话,不骄当时是没在厅内的,站在门外也听到了不少,大致和刘王氏说的一样。
老爷子气的胡子都翘起来了,刘谦生怕将父亲气个好歹,忙让人去给老爷子换了一杯茶过来,又上去抚背顺气。
老爷子喝了半盏茶,闭了闭眼,再睁开的时候眼中一片清明:“分家吧。”
本作品由六九書吧整理上传~~
大房刘慎二房刘谦三房刘谭三兄弟听完齐齐跪下道:“父亲,不可!”父母在不分家是古训,除非家宅不宁出了大乱子,刘方氏和刘赵氏听完也都愣了,她们以为今天这状告的好了就得一些好处,最不济也不过是挨顿骂,没想到老爷子居然轻易就说出了分家二字!
饶是想让老爷子好好修理一下大房三房的刘谦夫妇也没想到会是这么个结果。
老爷子看着跪了一地的子女站了起来,一字一顿道:“南方有鸟焉,名曰蒙鸠,以羽为巢,而编之以发,系之苇苕,风至苕折,卵破子死。巢非不完也,所系者然也。西方有木焉,名曰射干,茎长四寸,生于高山之上,而临百仞之渊,木茎非能长也,所立者然也。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兰槐之根是为芷,其渐之滫,君子不近,庶人不服。其质非不美也,所渐者然也。故君子居必择乡,游必就士,所以防邪辟而近中正也。”
老爷子训诫,刘氏三兄弟不敢说话,老爷子问道:“月文,你可知何意?”
刘月文支支吾吾答不上来,老爷子苦笑:“这是卿儿的启蒙教材,怎么到你这里就连完整的句子也说不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