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7章端午香包(二更)
第247章端午香包(二更)
宣宗晾了北魏来使近一个月的时间,终于在四月底的时候传旨让他们觐见了。尔朱昊和尔朱颜带着北魏使臣和礼物上了金銮殿,宣宗无可无不可的和他们寒暄了几句,让人将礼品接过去便让他们退下了,只道端午节的时候邀请他们一同看龙舟,当晚设有宫宴也邀请他们一同出席。
尔朱颜是十分不满的,凑在端午节宫宴的时候让北魏来使出席,这意思就是连单独的宴席都没有了?这是给特特的下北魏的脸么?
尔朱昊倒是无所谓,北魏和大周停战也不过十几年的功夫,本就不算特别交好,再加上尔朱颜进了大周就惹了一连串的祸事,想来大周皇上也知道尔朱颜和那周昀离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了,如此情况下宣宗要还以礼相待,那就真的有了蹊跷了,牵扯了一众朝臣,想来这宣宗也是为了维护自己颜面所以没有单独为他们接风,不过这端午节邀请了北魏来使看龙舟赛和参与宫宴也许就是暗中示好吧!早就听闻大周的端午只过上午,想来这中午的宫宴是特意为他们准备的吧!
要不就说“世上本无事,庸人自扰之。”宣宗压根没想那么多,就是懒得搭理他们而已。而至于午宴就更是顺带了,带着一堆皇子公主文武官员去看了龙舟,中午在宫中设宴款待群臣和家眷是大周端午的保留节目,更是各府相看的好时机,难不成因着北魏使臣来了就还不办了?谁知道尔朱颜和尔朱昊就能歪解出那么多意思呢?
大周的端午节源自天象崇拜,由上古龙图腾祭祀演变而来。仲夏端午,苍龙七宿飞升至正南中天,是龙飞天的日子,即如《易经·乾卦》第五爻的爻辞曰:“飞龙在天”。端午龙星既“得中”又“得正”,处在大吉之位,恩施普也,龙德显扬。
而在大周民间,端午节又称五月女儿节,系端午索,戴艾叶、五毒灵符。宛俗自五月初一至初五日,饰小闺女,尽态极研。出嫁女亦各归宁,因呼为女儿节。
楚逸芊最近也很是忙碌,因着端午习俗“食过端午粽,棉被棉衣都入笼。”这段日子,李氏让下人洗晒收藏冬衣,衣柜内放樟脑丸,以防虫蛀。“为衣香,置之箧笥。”
府里其他丫鬟绣娘也忙着制作香包和辟兵,辟兵其实就是端午节时系绕臂上的五彩丝线。谓可防避兵灾瘟疫,故称辟兵缯,古籍有云:“五月五日以五彩丝系臂,名长命缕,一名续命缕,一名辟兵缯,一名五色缕,一名朱索。”,谓以始出茧为丝织成,染以日月星辰鸟兽之状的绢。
而香包则用朱砂、雄黄、香药,外包以丝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丝线弦扣成索,做成各种不同形状,结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珑夺目;也有内藏香料、用纸做的香包、彩胜。到端午那一天,男女老少都会在衣襟上香包、彩胜郁香四溢,沁人心脾。
在大周,不论丰年欠岁,贫富之家,端午节孩子们的香包彩胜是必不可少的;楚逸芊让府里绣娘赶制出来五百个香包和千余条辟兵端午前几天发放。
从十岁开始,楚逸芊就开始让府里这么做了。那年端午楚逸芊见到了一对失去父母的姐弟,弟弟看着别家孩子身上的香包和五彩线满眼都是羡慕,奈何就算最便宜的香包在集市上也要卖十文钱一个,五彩线则要两文,对于姐弟俩来说,两文钱买一个馒头还是一条五彩线真的是个选择题。
楚逸芊从来不知道,在别人眼中五彩线都是渴望,她当时就解下了自己身上的香包和辟兵赠与了弟弟,转回头又解下了月牙身上的香包和辟兵赠与了姐姐。从那之后,每年端午节将军府都会提前三日在门口发放香包和辟兵。
在五月初三的时候,将军府的香包和辟兵都已经准备好了。
尔朱颜最近很是稀奇,虽然他们那边也过端午节,却没有这么隆重。而且在他们眼里,端午不是什么吉祥的日子,却是“恶月恶日。”是极为不吉的一个月,传说“(仲夏)是月也,日长至,阴阳争,死生分,君子齐(斋)戒,处必掩身,毋躁,止生色,毋或进,薄滋味,毋致和,节嗜欲,定心气,百官刑事毋行,以定晏阴之所成”,忌讳颇多;
就连生子都不愿意生在五月,他们认为瘟鬼和五毒等不祥因素都是集中在五月初五这一气候转换较为显著的时间出笼的,因此,在这一天产生的小孩都被视为不祥之物,北魏民间甚至有“五月五日生子,男害父,女害母”的说法。
尔朱颜从来没见过端午可以这样喜庆吉祥的过,她一边嘲笑大周百姓都是蠢货将恶月当吉月来过,一边好奇的打量各种小玩意。
这日尔朱颜又来到了街上,听到周边路过的年轻女子和小孩都说什么“明月将军府今年的香包和辟兵出来了,快去排队!”一个两个都是急急忙忙的,她随手扯住一个女孩问了问,那女孩说明月将军府门口派发香包,要去快去,每日只有一百多个,去的晚了就没有了,说罢便匆匆的跑了。
尔朱颜更是不屑,这个楚逸芊,惯会装腔作势爱慕这些虚名,这大周百姓倒是也好糊弄,一个几文钱的香包就让人心心念念的记住了,她倒要看看这楚逸芊到底送的是什么破烂玩意!
到了将军府门口,尔朱颜便看到了许多人排队在领香包,那香包各个做工精细,其中有的绣制成“五毒”形象的蜈蚣、毒蛇、蟾蜍、壁虎和蝎子,还有虎、鸡等动物形象的香袋;有的缝绣成瓜果蔬菜,花鸟草虫。最复杂的是“虎踩五毒串”,最上的一个较大的老虎脚下吊着五种毒虫,意为踩死毒害,消毒免灾。
尔朱颜走到前面随手抓起一个,冷笑一声:“嘉敏县主倒是会钻营,几文钱的香包就落了个好名声。”
在前面发放香包的是青枝和月鹿,见尔朱颜前来挑衅,月鹿眸光一闪不卑不亢的回道:“尔朱公主来自北魏,许是不理解这大周习俗。虽说端午配香包是民间习俗,却有一定的道理。”
尔朱颜抛了两下手中的香包呵呵笑道:“一个香包就能避百毒?”
月鹿答道:“自然是不能的。但春夏之际,虫害复生,时疫流行,用香袋包药佩带,既治病除臭驱虫散浊,薰香去汗味,又是人们盼望孩子们健康平安心愿的表露。”说着月鹿提起一个较小的香包,这是给幼童的,缠纸帛,折菱角,小巧玲珑可爱极了。
月鹿继续道:“香包配方是月鹿自己配的,虽然不可避百毒,但避蚊虫叮咬、避瘟防病的功效还是有的。这五百个香包虽然不值什么,但却是将军府上下的一片诚心,从花样子到香包里面的药草配方都是不同的,这种给小婴儿的配方都是月鹿特别配的,左不过是希望这些孩子能平安健康。”
本作品由六九書吧整理上传~~
月鹿话音未落,楚逸芊的声音响起了:“将军府是否沽名钓誉不需尔朱公主评判,尔朱公主若要领香包便请排队,若不领香包,便烦请让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