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关中大旱(二更) - 离恨总成欢 - 只是无双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都市言情 > 离恨总成欢 >

第105章关中大旱(二更)

第105章关中大旱(二更)

这日晚上,赵欢来了。其实因着赵欢经常来府里找楚逸阳,两个人还是偶尔能碰个面的。

且每隔三五日,赵欢总会来她这听雪苑坐坐。虽然时间不长,但是也算是长见面的。

这此已经有月余没见赵欢,楚逸芊是有些想他的。

此时见赵欢来了,她便问道:“这几日在忙什么?”

赵欢笑了:“芊芊可是想我了?”

楚逸芊啐了他一口:“只是问问,哪里就是想你了。”

赵欢也不在意,抿了一口茶,问她:“芊芊可记得那年关中大雪?”

楚逸芊一愣,是有这么一回事,常年一般到三月,中原地区的河水是不会结冰的,那年竟然结了;而到了四月,又下了场大雪,关东十余郡县老百姓缺衣少粮,饥寒交迫,“城中薪食俱尽”,“民冻饿死者日以千数”。甚至出现了为了活命“人相食”的人间惨剧。

不少人家整户被冻死,连尸体都无人掩埋,朝廷下诏赈灾,“死无亲属者官瘗之”,官府安排人来掩埋尸体。宣宗还因此取消了当年元宵节的游幸活动,并恩告地方,进行抚慰。她也曾和其他贵夫人捐赠了衣物,开了粥棚。

想到这里,她正色道:“便是来年?”

赵欢清浅颔首:“是来年春。”

楚逸芊点头:“那你这几日可是因着雪灾的事情在忙?”

赵欢苦笑着摇摇头:“雪灾在来年春,如今关中却是大旱呢。今年春天只下了一场雨,如今已至八月,没有半点雨水。关中已旱得泉枯,河瘦井底干。”

听到赵欢如此说,楚逸芊完全想起来了!先是头一年大旱,第二年就遭遇了雪灾。后来还因这次大旱,民间还有了一首《荒岁歌》。

天色大变,人心不安。

处处祷雨,人人呼天。

诸物甚是贱,粮食大值钱。

壮者饥饿逃外边,田苗枯槁人煞煎。

斗米钱五串,麦卖四串二。

榆树皮茼根面,一觖还卖数十钱。

大雁粪,难下咽,无奈只得蒙眼餐。

山白土,称神面,人民吃死有万千。

兄弟无粮难共患,夫妻无面结仇冤。

老幼见面无所说,彼此只说饥饿言。

饥饿甚,实在难,头重足轻跌倒,便为人所餐。

别人餐犹可,父子相餐甚不堪。

路旁没人走,街头有女言。

谁引我,紧相连,不用银子不用钱。

儿叫娘,娘不言,半夜三更哭连天。

谁人怜念,谁人挂牵,哭得魂飞魄散大路旁。

楚逸芊猛地站起:“那你这几日,可是为旱灾事情奔走?”

赵欢再次颔首:“正是如此。”

“情况如何?”楚逸芊声音有些颤抖。

赵欢听出楚逸芊的恐惧和紧张,出言安抚道:“芊芊莫慌。山西豫州今年虽然也旱,却也比关中要好上许多。早在四五月,我见久未降雨便已经给陛下递了折子,让朝廷防旱。”

楚逸芊忧心忡忡:“那陛下可听进去了?”

赵欢略一停滞,脸上带了一些忧国忧民的神情:“北方每年都有地方大旱,只是旱情不同。想来皇上也只当是一般旱情,只是让户部早做打算。”

楚逸芊听出他言语中的失望和无奈,也有点低落:“也不知那户部是不是会把这事放在心上。”

赵欢对宣宗多少是有些失望的,好在那户部尚书到是个难得的明白人。便也对楚逸芊说道:“那户部尚书是五年前才上任的王栗桐,老尚书过世之后,皇上就让他做了户部尚书。”

楚逸芊有些不解的看着赵欢,赵欢浅笑:“你是不是忘了,你家二嫂王燕清?”

本作品由六九書吧整理上传~~

楚逸芊想起来了,兴奋的站起来:“原来是他!”

“正是此人。皇上虽然只是说早作防范,但也只是口上一提。那王尚书家便在关中,我特意找了机会去拜访了王尚书,将关中的旱情都递给他了。”

楚逸芊倒是知道王尚书是关中人,记忆中那王燕清肤若凝脂面若桃花,正是应了米脂出美女的民间传言,据说那米脂女子皆是皮肤细腻、娇嫩、白里透红,传说四大美女貂蝉便是米脂女。

楚逸芊又问道:“那你为何把这些东西给他,不直接给陛下?”

赵欢又苦笑了一下:“各司其正,他是户部尚书,就算递旱情折子,也要他递才名正言顺。我之前的折子只说偶然听说关中大旱,却不该由我去调查的。”

楚逸芊点点头,这到是。宣宗多疑,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又问道:“那王尚书如何打算?”

“那王尚书最近也有家乡人过来递信,只说大旱,却没有得到详细信息。我这份调查文书给到他,着实也把他惊了一跳。”

楚逸芊对朝政之事是一窍不通,只听得弯弯绕绕,不由得急道:“那他是管是不管?”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