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6章寄生虫败血症肝炎肝腹水,卧槽……
第1266章寄生虫败血症肝炎肝腹水,卧槽……翌日,周启继续在太医院养病,女帝下了严令,一切公务不再报送周启。
沈云卿去了一趟独孤家,请老爷子独孤筑勤出山给周启诊病,老爷子现在九十有七,耳不聋眼不花,精神抖擞身体硬朗,现在还坚持在轩禾书院带徒弟,堪称一界泰斗。
独孤筑勤专治疑难杂症,沈云卿请他出山,就是来对症下药,同时也彰显一下他的诚意,别总以为我幸灾乐祸,我其实比你们更关心周启的死活。
老爷子给周启号过脉,看过了舌相、手掌、腿脚和眼睛,询问了饮食习惯和病痛症状。
最后的结论还是肝火上炕,但是开的药和太医院的完全不同。
“恩师啊,这都是猛药毒药和驱虫药啊。”朱言钦看过药方都吓一跳。
“王爷肝火上炕隐有虚症,像是某种毒物作祟,你照方抓药就行了。记住,此药每天清晨喝一碗,十二时辰只一碗药,不可多。”
“恩师您说是中毒?”
“并非毒物中毒,而是体毒,源于王爷体内病灶。”
这时沈云卿接过药方和诊断,随后说:
“岳公,您老以毒攻毒能理解,开驱虫药做什么?”
“驱虫药能治此病。”
“嘶……”
独孤筑勤开的都是小伎俩的猛药毒药方剂,除此之外又开了驱虫药片,沈云卿怀疑是不是周启肝脏上有寄生虫,要不然开驱虫药干什么。
而且猛药对肝脏的毒副作用很大,在肝脏已经有病的情况下开毒药猛药,对肝脏的损害更大,除非独孤筑勤认为肝脏没有严重疾病,是寄生虫导致的肝脏异常,所以下毒药虽然是毒害肝脏,但是肝脏能承受,而寄生虫承受不了。
但独孤筑勤是站在中医辨证的角度诊病,但是如果从西医角度分析,独孤筑勤开的药就是一贴驱虫药,猛药下去是杀虫。
如果这个假设成立,周启这么些年的肝病就是寄生虫引起的疾病。
扶老爷子到大堂坐下,沈云卿来到病房,此时王妃张玉萍、刘仁举与三子周睿正在病房服侍。
“郑王可感好些?”
“好多了,独孤前辈可有良方治孤的肝病。”
“郑王放心,岳公医术精湛,此病可治。但之前在下有几个问题想向郑王询问。”
“海郡王但说无妨。”
“王爷平日喝不喝生水?”
“从来不喝。”
“那去地方民间走访,食宿上可有注意卫生。”
“只要许可,都吃随行携带的食物,或是下馆舍打尖。”
“那吃不吃生的食物,比如生肉,生的牡蛎河蚌。”
“从不吃,不过……”
“不过何事?”
“孤偶尔会食用些鱼生。”
“鱼生!郑王喜欢吃鱼生?”
这时王妃张玉萍接过话说:
“王爷极为喜爱鱼生,时常食用。但是每次都会洗净才会料理,不应沾染疾病。”
“但是生的食物之中会有肉眼不可见的小虫,一旦进入体内,就会在体内生长,从而吸取人的精气。”
沈云卿现在高度怀疑,周启的肝病很可能是经常吃鱼生造成的寄生虫感染。
野生鱼类都有寄生虫,如果不烹熟食用,就无法杀死寄生虫,更别说是直接生吃。
这些寄生虫进入胃部后,胃酸未必能杀死寄生虫和虫卵,等到食物进入肠道,这些寄生虫就会刺破肠道,然后到处游走寄生,最后进入肝脏完全可能。
而且寄生虫一旦大量在体内增殖,寄生虫的排泄物部分被人体吸收,但是当这些寄生虫排泄物超过人体所能吸收的总量,就会开始污染血液,最后罹患败血症,一种血液污染疾病。
同时寄生虫寄生在肝脏,还可能引起肝腹水,肝腹水如果处理不当,就是肝硬化。
周启食用鱼生几十年,感染寄生虫的概率很高,不排除现在体内有一定的肝腹水,即便治好了寄生虫,肝腹水以目前的医疗技术,很难根治。虽然只要控制不恶化,但是会影响寿命。
太医院之前开的方子都是保肝药,偶尔换个太医,也会下一两位猛药,能起到压制寄生虫的作用,但是无法根治。
周启能拖这么多年,还多亏了太医院的药方进行了压制,否则肯定是死了。
寄生虫长期寄生在肝脏,一定是以肝脏作为食物,寄生在其他地方,则以其他人体组织为食物,人体不断被蚕食,不断在生长,同时人体免疫系统感受到入侵,从最开始的不断增殖释放抗体,同时寄生虫在污染血液,到最后免疫系统过疲劳开始衰退,人体内休眠的结核杆菌开始逐渐复苏,进而又引发肺结核发病。
这是一整个恶性循环,如果不是周启生活条件好,肯定活不到今天。
但眼下来看,即便能治好这个毛病,寿命也会大打折扣。
态度上尽可能安慰周启,让他放心,但沈云卿很清楚,周启这病即便彻底治好,但寿命肯定不长,日后肝腹水会要了他的命。
而且眼下也没有b超、核磁共振、ct和造影,看不到体内的具体情况,无从得知服药后体内寄生虫是否完全杀死,而且不同寄生虫的治疗方法和药物都不一样,这会影响到治疗效果。
目前能做的是尽快验血和验粪便,独孤筑勤诊出有虚症,肝阳又上炕,结合之前判断,轻度败血症的可能性很大,否则不至于昏迷休克。
本作品由六九書吧整理上传~~
沈云卿建议下,当天对周启粪便进行了取样,通过对粪便取样,用显微镜对粪便进行观察,然后数里面的虫卵,如果有寄生虫,一定会有虫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