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章:天门山关锦璘聚兵(2)
关锦璘撒开脚丫子跑到尤老先生跟前纳头便拜,其状仿佛梁山泊头领宋江遇见义士。尤老先生瞠目结舌,回过神来慌忙扶起关锦璘道:“使不得!使不得!”
郭正宁跟上来道:“老前辈,他是关锦璘关将军;国民政府大后方中将总都督!”
尤世雄愕然讶异,睁大眼睛目视着关锦璘,见他身段高挺:面容俊朗,年纪在30岁上下,惊叹不已道:“原来阁下就是关将军?老朽早就听说秦岭那边的天宝市有个留洋博士叫关锦璘;率领一帮人紧锣密鼓地为国家生产枪支弹药打日本,没想到能在穷山僻壤见到;久仰久仰!”
尤世雄紧紧抓住关锦璘的手臂扬声大笑:“关将军前庭饱满,后庭方圆,一副将帅之相;可喜可贺啊!”
关锦璘见尤老先生健谈,又是深深一躬道:“感谢前辈帮衬,要不我们人生地不熟的在天门山恐怕连把头也找不到!”
“嗨,看关将军说的!”尤老先生梗着脖子道:“天门山是国民政府的地盘,这一带民风淳朴;国军在此地遇难乡亲们巴不得过来帮忙,咋就连把头也找不到!”
老先生说着挺挺胸部道:“在那边挖坟的300多乡亲全是老朽一大早招呼来的,附近十几个村庄都来了人;敢不来人老朽和他们不得零干!”
老先生说着理直气壮道:“凡来的人老朽都给分了任务,每2人挖一个坟,赶天黑前必须完成!”
老先生说话底气十足,使关锦璘、郭正宁、秦大来十分感动。
关锦璘默默寻思:尤老先生能讲出这通话,那就说明他是天门山地区的精神领袖;乡亲们全听他的。
这恐怕就是中国传统的族长乡约文化。
沿袭上千年的族长乡约文化在中国盛行了几千年,清朝后期破坏严重;但陕南这个族长乡约文化并没衰落,尤老先生就是乡亲们公认的地方王。
尤老先生是阆中,醍醐灌顶治病救人,其智慧、威信和号召力自然得到乡亲们的认可。
关锦璘心中想着,便就想起自己小时候参加的宗族祭祖活动。
关锦璘的关姓其实姓官,官姓在积石原沿袭上千年;管理庞大的家族主要靠约定俗成的族长乡约制度。
关锦璘至今还记得官姓的族长官鸿基人称官大人,官大人每年都要在九九重阳和元宵节这两个日子里带领族人在官家祠堂集体诵读“乡约”。
诵读乡约的场景十分宏大,官家族门里以及几个杂姓的男女老少都参加。
诵读乡约是一个塑造传统社会生活规则的重大活动,意味着后代子孙对传统儒家礼制的传承。
乡约一词可以朴素地理解为约束乡邻,共守礼教。
宋代关中学派著名代表人物吕大防对族人立过如下乡约:凡同约者,德业相劝,过失相规,礼俗相交,患难相恤;官家庄的乡约直接承继于此。
一般而言,乡约是宗族乡里订立的共同遵守的规约;由族长带领村民制定,村民自愿遵守,自发执行。
官家庄的乡约由礼制秩序的传承者关锦璘的父亲起草,执行者是官鸿基官大人。
官家庄的乡约是刻于一块青石板立在官家祠堂前面的空场地上,成为官家庄和村里其他几个杂姓人家男女老少共守的规则。
乡约的执行当然还有一些强制措施,譬如说罚跪、罚款、罚粮以及鞭抽板打。
传统社会民间争讼,主要集中于户婚、田土一些细枝末节的事件上;这些细枝末节的事件要是全部交给法律那还不累死人?倘若按照乡约族规予以处理却显得十分简单。
传统社会中,官方支持民间宗族依照乡约调处化解细枝末节的矛盾;其形式灵活多样,适应性强,且不拘泥于严格的法定程序,受到民众普遍欢迎。
传统社会的族长是官府承认的代理人,官府委托族长来进行社会自治和管理,是重要的治理方式。
官府对于情节轻微,事关亲族的事件,一般仅在呈状上批令乡保、族长调处。
大量民间纠纷在进入官府司法程序审理之前,就已在宗族内部依乡约族规调处息讼。
传统社会就是在这样一种官府断案和宗族自治的双行道上保持内部和谐。
尤老先生运用传统的族长乡约和个人号召力安静一方社会秩序,可谓功德无量……
关锦璘正在寻思,便听尤老先生不无深沉地说:“大热天的尸体不能隔夜,赶天黑前让125个兄弟入土为安;老朽才能安心啊!”
关锦璘见老先生想得周到,突然问了一声:“前辈和乡亲们早上赶来枫树湾时见没见到小鬼子?”
本作品由六九書吧整理上传~~
“没有啊!”老先生怔怔说道:“其实我们赶到这里时刚下过一场暴雨,山中温度略微降低了些;大家伙才将阵亡兄弟的尸体抬到山崖下面的阴凉处!”
关锦璘凝望着尤老先生又道:“可知我们王将军的消息?”
尤世雄一怔,扬声说道:“关将军问的可是我孙女营救的那个国军兄弟?知道知道,咋能不知道啊!”
尤世雄说着呵呵笑道:“我孙女今天早晨起了个大早上天门山挖药,没过多久便回来啦!老朽觉得蹊跷问她怎么回事?我孙女才说他在山上救了一个国军兄弟,腹部被氂了一刀子肠子流了一地;她把肠子塞进去后做了消毒处理背到天门石窟,下山来招呼乡亲们;要将这位兄弟抬到祈福村做手术,可枫树湾还有不少死难的国军兄弟;我孙女才让老朽招呼乡亲们上枫树湾,她独自一人带了些干粮、药品、器械赶往天门石窟去了!”
尤老先生絮絮叨叨说完,关锦璘惊诧不已道:“出事咧!老先生说的天门石窟在什么地方?”
尤世雄听关锦璘说出事咧,先是一怔;接着把手朝东指指道:“这里是枫树湾,翻过东边那座山头就是天门石窟!”
“这就对咧!”关锦璘亟不可待道:“王将军和鲜儿姑娘可能被小鬼子困在天门石窟!”
“这怎么可能!”尤世雄摆摆手臂道:“关将军杞人忧天哪?我孙女把王将军背进天门石窟连小鬼子的影儿都没见,哪会被困在天门石窟!”
关锦璘扬扬手臂道:“我们现在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大家想想;小鬼子昨天还跟我们在这里打过一仗伏击了我们的车队!”
关锦璘说着把目光瞥向郭正宁和秦大来:“郭大校和秦参谋长你们最后一次是什么时候跟小鬼子接的火?”
郭正宁振振精神道:“天黑以后职下跟秦参谋长合兵一处向外突围,有一支部队阻拦被我们打退;我们突围出去后直接上了石泉县,现在看来阻拦我们的就是小鬼子!”
“这就对咧!”关锦璘神情庄重道:“这股小鬼子跟郭大校他们接过火后隐秘附近的山林中整修一宿;鲜儿姑娘第一次背着王将军赶往天门洞没碰上小鬼子;但第二次小鬼子可能发现王将军的尸体不翼而飞四处搜查,将从祈福村赶来的鲜儿姑娘拦截啦;如果卑职没有判断错的话,王将军和鲜儿姑娘是被小鬼子围在山洞里了!”
关锦璘这么说完,便对郭正宁和秦大来道:“郭大校和秦参谋长带领你们的人在枫树湾配合乡亲们安葬遇难的兄弟,赵大松赵营长和刘周保团长一干人马上和关某赶往天门石窟营救王将军和鲜儿姑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