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关锦璘出兵石泉县(2)
关锦璘一边踱步一边寻思:少华山跟天门山的情况竟然如此的相似相像。少华山的敌人先炸毁火车头,尔后用架在山头上的重机枪压住我们的部队射击。
更疯狂的是少华山还有飞机帮忙,才导致153位兄弟命丧黄泉。
少华山前来轰炸的飞机当然是犬神俊彦请求土肥原贤二派遣来的,要不是飞机施虐,也至于造成153位兄弟的身亡。
少华山死了153个兄弟,天门山枫树湾又有87个年轻的生命阴阳两界;我们实在是轻视了敌人的破坏力量。
大后方不亚于前方,敌人藏在暗处更难对付;而枫树湾87个兄弟丧命,很大程度上是架在悬崖顶上的两挺重机枪。
关锦璘知道,日本部队从1932年起就配备了九二式重机枪;九二式重机枪的基本构造沿袭了大正三年的重机枪构造,不同的地方是口径不同,光学瞄准镜不同,握把不同。
九二式重机枪瞄准装置采用了光学瞄准镜,远距离的命中精度相当高。
九二式重机枪子弹涂油装置以及供弹机构与大正三年型重机枪相同,但增加了下八字型握把以及枪口消焰器。
九二式重机枪供弹方式没有采取弹链供弹而是采取了弹板式,发射方法也不是手指的扳机式;而是变为对推的压铁式。
九二式重机枪特有的发射声仿佛啄木鸟,中国士兵称其为“啄木鸟”重机枪。
啄木鸟重机枪的优点是命中率高,平型关大捷时八路军林彪部缴获了两挺啄木鸟重机枪。
关锦璘闻讯后派大后方兵器专家向子超前去考察过,向子超回到大后方根据啄木鸟重机枪的优点;对国军的主要配备民24重机枪进行了改造,受到国军部队和八路军的热烈欢迎。
九二式重机枪口径:7.7毫米。
枪管长:721毫米。
全枪长:1156毫米。
重量:55.3公斤。
装弹数:30发保弹板。
发射速度:200——400发/分。
子弹初速:800米/秒。
表尺射程:2400米。
最大射程:4500米。
啄木鸟重机枪最大射程是4500米等于9华里路。
九二式重机枪在9华里之内甚嚣尘上简直就是绞肉机,王国伦的汽车运输队岂能经得住两挺重机枪的交叉攻击?
看来少华山和天门山我们是输在情报上。
而敌人却不同,仿佛芝麻一样撒在天宝市的角角落落;天宝市的人口现在超过100万,跟战前上海的人口并驾齐驱;在100万人口中潜伏上千名汉奸特务是很容易的。
看来在大后方对付敌特份子也不应该太暴露,太公开;以邪治斜,以恶制恶,以隐秘制隐秘才是首选。
而这点时间里大方的事业往往是太公开,太金鱼效益;才让敌人钻了空中。
关锦璘心情沉重地遐思一阵,看向林一鹏道:“王将军是不是亲自攀上崖顶去炸重机枪?才和你们失去联!”
“对呀对呀!王将军是亲自攀上悬崖去炸重机枪,才跟我们是去联系的!”林一鹏说着扬扬手臂道:“山头上的两挺啄木鸟重机枪将我们打得找不着北,王将军命令部队寻找障碍物做隐蔽;组织了十几个会武功的兄弟打算攀上崖顶打掉敌人的两挺重机枪!”
“王将军的想法太对呀!”关锦璘振振有词道:“只有打掉敌人的重机枪啄木鸟重机枪,你们才能保存实力突围出去;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只有保存实力才是最好的选择!”
“王将军也是这么说的!”林一鹏接上关锦璘的话:“王将军部署郭大校和秦参谋长每人率领一支部队分头从东西两边突围,说只要突围出去就上石泉县会合!”
关锦璘一怔,有点疑惑地问:“郭大校、秦参谋长、秦建灼还有林小弟你们都突围出来来到石泉县?王将军没有来你才在这里等候1天1夜是不是?在这期间郭大校他们又重返天门山去找王将军,让林小弟继续留下来等候王将军?”
“对对对!关将军您说得一点不差!”林一鹏振振精神道:“王将军之所以跟我们失联,就是是因为他坚持一人上悬崖对付重机枪!”
“王将军独自攀上南边的山崖?”关锦璘有点不解地问:“你们不是十几个人吗?他为何要1人独自行动?”
“小林子当时也是这样奉劝王将军的,但王将军九头牛也拽不动!”林一鹏有点抱怨地讲:“王将军说他有雨燕腾天功和太极金扇功,上百人近不到跟前;让小林子和秦大哥十几人对付北边崖顶上敌人,他自己1人上了南边的崖顶!”
林一鹏说着擦擦额头上的汗水珠子接着道:“小林子跟秦大哥十几人劝不住王国刚,只好结伴上了北边的山崖;北边山崖是300多个汉奸特务把守叫什么灵狐行动队;我们炸毁重机枪后那个叫王满仓的汉奸头子领着灵狐行动队逃跑了;我们也没追赶就来到石泉县,可是王将军没有赶来石泉县!”
“刚愎自用,自以为是,终于酿成大祸!”关锦璘挥挥手臂高声说道:“王将军当时一个人上了南边的山崖?”
本作品由六九書吧整理上传~~
林一鹏:“是呀,王将军是一个人上了南边的山崖!”
关锦璘:“林小弟听没听见南边山崖上的爆炸声!”
林一鹏:“听见啦!南边山崖上爆炸声比我们北边山崖上的爆炸声提前响起,秦大哥当时还说王将军真有能耐;一个人完成了我们十几个完成的任务!”
“王将军遇到麻烦!”关锦璘十分肯定地说:“他一定遇到小鬼子的伏击!”
关锦璘说着便对身后的八路营长赵大松道:“赵营长,立即安排下去;半个钟头后我们赶往天门山枫树湾!”
关锦璘给赵大松安排完毕又问林一鹏:“郭大校他们什么什么时候离开石泉县?”
“今天早晨,郭大校跟秦大来参谋长带领173个兄弟重新返回枫树湾!”林一鹏神情严肃地说。
关锦璘一怔,看向林一鹏道:“林小弟把刚才的话重复一遍,怎么就剩173个弟兄?”
林一鹏一怔,吃吃呐呐将就剩下173人的话语重复一遍。
关锦璘惊诧不已道:“173人是加上王将军、郭大校、秦参谋长、林小弟4人是177人,你前面说阵亡87人;哪那还有38人哪里去哪?你们出发前不是302人吗?”
林一鹏抬头看看关锦璘心情沉痛地道:“关将军您没说错,是还缺38个人;38个弟兄是郭大校和秦参谋长从枫树湾突围出来时,跟跟小鬼子接过火中牺牲啦!”
关锦璘听林一鹏这么讲,大半天不说话,两股泪水从他坚毅的眼角滚落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