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生升 - 在年代文里搞扶贫 - 番茄菜菜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第117章 生升

徐立川这个脚夫显然不够用的,因为火车站那边围了一群人。

一起下乡如今扎根在基层的知青们,仰慕长缨而前来插队的知青,还有各个公社的代表以及大湾村绝大部分村民。

阵仗很大,让前来送别的知青们想起了当初他们下乡时火车站也是人山人海,只是那时候他们一群人浩浩荡荡。

如今却是这么多人送别傅长缨一人。

“长缨姐姐,你还会回来吗?”

豆芽菜似的苗苗如今长高了不少,白白净净的女孩子仰头时眼角都泪盈盈的。

长缨揉了揉小姑娘的脑袋,“有机会会回来的,等苗苗长大了也可以去找我玩呀。”

“好,我去找长缨姐姐你玩。”

小孩子到底是容易糊弄,只是大人们却清楚,想要再见面还真挺难的。

正依依话别时,火车鸣笛声响起。

牛书记开口说道:“行了,火车来了都注意安全,大家把东西送上去赶紧下来。”

既然是长缨的娘家,孩子要出远门,家里人怎么可能不准备东西呢。

早几年乡下没啥好东西,可现在大家的日子好过些,能送的东西那可真是应有尽有。

连热水瓶都有。

长缨倒是想阻拦,然而被几个人围住哪能拦得住呢。

火车停靠三分钟,便是再不舍,也得让人走了。

“走吧,等将来有机会再来咱这看看,你放心,只要我在一天,咱们洪山公社绝对会好好的发展。”

别的事他不敢保证,但娘家绝对不会让这个闺女失望的。

不然对不起立川送来的那一沓厚厚的信。

……

陈秘书赶过来时站台上冷清清的,依稀能看出之前热闹过。

“咱们是不是来得太早了,说不定小傅主任下午才走呢。”

陈秘书听到这话笑了下,这安慰可真是一点都不走心,“走吧,去县里一趟。”

他这两天忙没走开,只是电话里说了声,原本想着今天来送人,谁曾想路上遇到了点麻烦事儿,结果这么一耽误,都没有,见上最后一面。

说不遗憾,是假的。不过往后的日子长着呢,说不定有什么机会就又见到。

陈秘书倒是想得开,“走吧,去县里汇报工作。”

这边火车离开了长缨生活六年之久的地方。

所有的人都在慢吞吞的向后移动,逐渐的变成了模糊的一团,黑黑的一点,直到最终完全消失在视线里。

“长缨,大家送了你那么多东西,要不咱们先收拾下?”

徐立川喊人,他想要用这种办法来缓解长缨的情绪。

别说长缨,就是他要离开家乡,心里头多少也有点忐忑不安。

平川是一个完全陌生的地方,生活习惯文化习俗还有方方面面都需要去适应,而且还要工作,谁知道。

面对诸多的未知数,徐立川心里头不安,但现在最重要的是把心情调整过来。毕竟还要在车上待上几天,一直压抑着情绪可不好。

长英离开车窗边,回过头去才发现这节车厢堆满了东西,便是列车员也忍不住的多看了一眼,“你们这老乡挺热情的呀。”

“是啊。”长缨顺手递了一包饼干给她。

列车员有些不好意思,毕竟无功不受禄嘛。

她连忙帮着整理东西,“我去给你拿几个编织袋装东西,不然回头你怎么拿走这些。”

就东西愣是堆了小半节车厢,不规整起来俩人肯定带不走。

长缨感谢了一番,顺带着和列车员闲聊起来。

从沂县到平川一共要换乘三趟车,其中第一趟列车的终点站就是上海。

当初长缨颇是轻装简行的乘坐这趟车离开上海,如今又要乘坐同一班车离开沂县。

只不过和她知青下乡那会不同,现在列车提速了一些,只需要两天一个半夜就能够抵达上海。

不过要在车上待将近40个小时也是一种很大的折磨。

“长缨你还要回家一趟吗?”

过去这几年,长缨从来不曾在过年的时候回去,仿佛那里压根不是她家一样。

这次虽然接道上海只是为了转车,不过回去一趟的时间倒也有。

富贵不归故乡,如锦衣夜行嘛。

长缨的爸妈不是一直都不喜欢这个女儿吗?如今长缨可是成了市里的一把手,论职务比傅国胜还要高半级呢。

徐立川觉得有必要回家一趟,回去炫耀下嘛。

“到时候再看看吧。”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